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85章 真人不露相
冲啊!池州码头喊杀声一片!
以江小鱼为首的马门买卖徒子徒孙,皆以刀头宽约三寸大刀片为武器;而以刘学优为首的上海滩潮帮的弟子们,则以龙泉宝剑相敌。
欲说潮帮,也绝非都是外地人。早在三月前,潮帮将刘家独门绝技的青龙宝剑武术传播武馆的分馆,开在池州市区。以武会友,广纳圣贤!短短三月,池州分馆,人满为患。
刀客行天下,剑士平乾坤。横扫不平事,龙马任我行。与江小鱼池州刀客相媲美,刘学优的龙泉宝剑之术,略胜一筹。不是比双方刀剑之间利弊,而是江小鱼的刀术在池州本地独树一帜,无人能及。
究其使用招式,在刘学优的龙泉宝剑剑术面前,捉襟见肘。是因为刘学优的一双龙泉宝剑,在众人面前耍的滴水不漏,的确不是虚构。知道潮帮刘家剑馆开在池州的人,无不亲眼目睹刘学优使用双剑的风采。
徒弟手端铜盆,里面注满清水。对着晨练中的刘学优,挥手泼洒过去。
却只见刘学优飞转全身,双剑犹如狂风吹动下的大风车,“呼呼呼”旋转。无论你有多少双眼睛,都看不见刘学优旋转身影,以及手中子母青龙宝剑的影子。待他休止,人们上前检查。发现刘学优身上,连一滴水珠都没有。
而一对子母龙泉宝剑的尖端,却水淋淋的,一滴一滴向下滚着水珠。
再看看刘学优身边周围,地上、包括站在刘学优周围观望的站闲看热闹的人身上,也被溅上水珠。唯独,刘学优身上见不着一滴水珠痕迹。说明什么?行家不禁惊诧得伸出舌头,摇头叹息的同时,默默无声离开。
心里默念着:我去!将剑术耍到滴水不漏的地步,也算是出神入化了。自愧不如,悻悻离开。
欲说江小鱼那刀术,那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
江大刀的刀客美誉,在池州一带流传甚广,也不是空图虚名。关键是,江大刀还有另外一个美名:劫富济贫,伸张正义。可这一次也不知道咋地,居然和潮帮不宣而战,暗地里早就较上劲。
究竟是驴不推还是磨不转,甭说潮帮老大刘学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能有人问及他江小鱼,也不见得江小鱼说出个米和豆子来。
官府捷足先登,据池州当地知县分析。有可能是因为江小鱼被池州本地人崇拜惯了,堪称武士世家的江小鱼,扛着江大刀头衔,为池州本地人押镖,横行天下。土匪强盗,只要在池州地盘,见着扛江大刀旗号的马帮、驼队、商人,一个个躲避不及,乖乖放行。
江湖上,将这种有贼心没贼胆的小毛贼,称之为眼里有水。
即是识人识货,恃强凌弱,躲大欺小。久而久之,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江大刀的名声,不胫而走,脍炙人口。正是来自民间窃窃私语,谗口嚣囂。传到江小鱼耳朵里,不得不使江小鱼内心喜悦,忘乎所以。
因此,倚老卖老的脾气,冥冥之中从江小鱼身上滋生。
走大街串小巷,江小鱼也学会自己一个人走在前面,后边跟着一大帮喽啰,吆五喝六,专横跋扈。曾经那个杀富济贫的江大刀,逐渐地在人们心目中淡化。纷至叠来的舆论是人们背后对江小鱼吐弃:瞎!什么江大刀,简直就是土匪恶霸!
所以,本地人见得刘家剑馆开在池州,人们不请自来的真正目的,是用脚做出对江大刀不满的选择。未曾想,江小鱼不去自我检讨。反而将池州人的选择归咎于刘学优的潮帮,意指上海滩潮帮来池州是鼓动民心,在自己的地盘上抢饭碗来着。
不知道江小鱼的这种心胸狭隘的想法,是自寻烦恼、庸人自扰。还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要说潮帮来池州落脚,刘学优特准备厚礼一份,亲自登门拜访。第一次来到江家府上,江小鱼当然尽地主之谊。
彼此寒暄中,江小鱼见得潮帮总舵主亲自带人登门拜访,以礼相待,自己岂能做家三品,不尽待客之道。他满面春风得意,步伐矫健,侃侃而谈。令刘学优对这位江湖老前辈俯首称臣,服服帖帖。
要说江小鱼见得刘学优,眼前一亮只恨自己绝后,五房老婆居然没有一个帮他生出个儿子。概叹自己,没一个续继江家香火之人。江小鱼看得一表人才的刘学优,嘴里不停地啧啧称赞。
自改自叹,江小鱼送走刘学优的那一刻,心里酸甜苦辣咸,倒不是羡慕嫉妒恨。那么,既然江小鱼初次见面,给刘学优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标准的老者风范,却为何事后反目成仇呢?难道,真滴是江小鱼为老不尊,故意和刘学优过不去么?
非也!欲说江小鱼事后脑后有反骨,究竟为了什么?还得从江小鱼耀武扬威,横行池州城说起。
池州知县郑挚友,是个小肚鸡肠,鸡毛蒜皮之人。作为知县,他进出池州,前面鸣锣打鼓开道。后面八人大轿,呵呵嗨嗨抬着行走。沿途乡民、街上闲人、路边行人,无不见他低头弯腰行礼、驻足让道。
可有一日,见得江小鱼骑着高头大马,行走于池州大街小巷。人见人夸,人见人点头哈腰。知县一下子不愿意了:奶奶的,在池州还有比我郑知县面子更大的人?气得郑挚友将牙齿咬的咯嘣咯嘣作响,心里就此买下要打击打击郑挚友的嚣张气焰的想法。
话又说回来,江小鱼也就扛着江大刀名义,行走江湖,从不与官府打交道。
用江小鱼的话说:我江小鱼凭本事吃饭,靠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为己任。一不想当官,二不想成为地主恶霸。无需和官府往来,见他们低人一等,奴颜婢膝,那可不是我江小鱼马门买卖所为。
听起来,这句话并不坏!但传到知县耳朵里,瞬间将知县原本对他不满情绪发挥到极致。派人专门围绕江小鱼的江大刀镖局,寻找机会,以待一攻击溃,从而达到教训教训江小鱼的目的。
有谁知,花甲之年的江小鱼,再不像年轻时的血气方刚。押镖生意,交由大弟子秦三刀,和他师妹赖烟枪打点。他在池州,整天手里拎着鸟笼,端着茶壶,不在澡堂,就在小酒馆。过着安分守己,安度晚年的生活!
终于,知县郑挚友等来等去,终于有一天,将上海滩潮帮总舵主刘学优等来了!
刘学优带人送礼上门,知县是笑得抽风。倒不是因为潮帮送给他的礼物厚重,而是因为他日思夜想的修理江小鱼的计划,即将实现。借住潮帮掌舵人刘学优之手,给江小鱼来个下马威。
让他见识见识得罪官府,将一事无成的这经验教训,希望江小鱼日后做人不哪么虚张声势。知县郑挚友是跃跃欲试。
枪打出头鸟,或许,知县对付江小鱼,正是因为他名扬四海,招摇过市。
于是,他让亲信故意放出风。说是上海滩潮帮来池州定居,目的正是为了打垮江小鱼的江大刀武馆,是为了来抢江小鱼武馆在池州的饭碗。江小鱼一听内线来报,怒火中烧,怒发冲冠。
冲啊!刀剑相加,“乒乒乓乓”清脆的刀刃、剑刃相加处,火花飞溅。现场,缺胳膊少腿的人,倒地哀嚎:“啊哟我的妈呀!痛死我了,救命呀!”
华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