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贵婿

第一百二十九章 部署(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一百二十九章 部署

“刘酌当然不能真的死了,但……却又必须在杨四贤的视线中死去。”

这句是一句很矛盾的话,吴洗尘不解,依旧看着李辰安。

“我已经想好了。”

说完这句,李辰安将萧十三娘给唤了回来。

就在这凉亭中,就在这灯光下,他仔仔细细的将心中所想对萧十三娘说了出来。

萧十三娘脸上的神色从起初的淡然渐渐变得惊讶,至最后,她甚至张开了小嘴儿,极为愕然的问了一句:“……这真的可行?”

“必须可行!”

“唯有如此才能瞒天过海。”

“可是,那个叫刘酌的抵达蜀州之后,还不是会暴露?”

李辰安微微一笑,“那已经是半年之后的事了,另外就算是暴露,我也有充足的理由。”

“取笔墨纸砚来,我给刘酌写一句话,你呆会就去送给他,不然他不会相信。”

萧十三娘从书房中取来了笔墨纸砚,为李辰安磨了墨。

李辰安提笔,思量片刻落笔写了下去——

“着白衣者为善!”

萧十三娘并不认识这几个字,反倒是吴洗尘看了这几个字之后又看了李辰安两眼。

萧十三娘揣好这张纸飞了出去,院子里又只剩下了师徒二人。

“师傅,你听说过杨四贤这个名字么?”李辰安问了一句。

吴洗尘想了片刻摇了摇头,“为师虽不知道这个名字,但为师知道鱼龙会天下巡查在鱼龙会中的地位极高。”

“他们有监督鱼龙会各分舵之权利,甚至有生杀予夺之权利!”

“鱼龙会总部有长老八人,其下便是四大天下巡查。八个长老基本上都在京都,并不一定都是江湖高手,比如八大长老之一的奚帷,他就完全不会武功,但其智却近妖!”

“鱼龙会许多大事都是出至他的手笔,比如二十年前,也就是昭化三年春,震惊玉京城的浣花溪血案,就有传言是奚帷一手策划。”

李辰安惊讶的问了一句:“何为浣花溪血案?”

“就是辅国大将军、上车候卢战骁满门被灭一案……这事很是复杂,具体如何为师也不知道,只是听说是皇上下的旨意,说卢战骁拥兵自重有反叛朝廷之心。芦府满门被灭之后,皆沉尸于浣花溪,以至于浣花溪的水被染红,十日之后才恢复澄澈。”

“所以,江湖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宁和阎王过招,莫惹奚帷注意……江湖中也有许多人死在了他的布局之下,比如十五年前曾经在江湖赫赫有名的琴剑山庄。”

“……这奚帷,多少年岁?长啥模样?”

吴洗尘又摇了摇头,“天下恐怕没几个人知道他多少年岁长得是什么模样。”

“他的仇家太多太多,以往和商涤闲聊,他说就算是皇城司也在暗中调查,但这么些年过去却无半点消息……或许长孙惊鸿知道少许,但长孙惊鸿既然没有给皇城司下达指令,便也说明长孙惊鸿也不知道他的踪影。”

这就厉害了。

李辰安记住了奚帷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太危险。

“所以鱼龙会能够在这短短三十年崛起,世人皆以为是姬丞相的权势所致,而事实上其中至少有一半的功劳在奚帷身上。”

“这个人才是姬泰真正的心腹,同时,也才是钟离府以及长孙惊鸿的大忌讳!”

“你若去京都,一切都需小心从事!”

一个能够令钟离府和皇城司司正长孙惊鸿忌讳的存在,他这辈子也是值了。

李辰安对此也仅仅是放在了心上,因为他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小鱼小虾,当不会进入这种人物的视野之内。

堵上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小可怜怀着崽崽,被顾少抱回家宠
小可怜怀着崽崽,被顾少抱回家宠
误打误撞睡了个小姑娘,后来人人都说是因为她怀孕了顾钦泽才对她百般宠爱的。她被欺负他为她出头,她缺钱他一张黑卡给了她,阮安安也以为他真的只是因为孩子才对她好的。生下孩子准备离开这个她想爱却觉得亏欠的男人
音音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上一世,人人都说表姐韩丽丽嫁得比江婉好!表姐嫁给陆厂长的弟弟,新郎又高又俊又有钱。江婉嫁的却是下乡青年,长相普通,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后来陆家不幸落了难,家道中落,韩丽丽因丈夫常年在外不着家,独守空房
飞猪猪
藏心引诱!腹黑大佬暗宠作精美人
藏心引诱!腹黑大佬暗宠作精美人
在那个年少轻狂的年纪,谁也没能料到,十六岁的学霸竟会被十三岁的学渣辅导作业气到泪崩,那段既尴尬又温馨的过往,成了两人青春里最想逃避却又无比怀念的篇章。时光荏苒,当曾经的学渣摇身一变成为应聘者,而学霸则
佚名
下山救了绝色贵妇,闹着当我岳母
下山救了绝色贵妇,闹着当我岳母
叶家弃子叶天行,于昆仑山修行十年。今日下山,出手救下绝色贵妇小姐姐,却没想到对方非要闹着当他岳母……小姐姐,拜托你矜持点!可别乱点鸳鸯谱啊!
佚名
玩命变强祁云章,开局托举儿子
玩命变强祁云章,开局托举儿子
祁云章穿进高山下的花环,成了赵蒙生搭档,刚给儿子祁同伟办完毕业宴,就听说被分配到了穷山沟。梁璐嗑着瓜子冷笑:"谁要跪着求婚跟我姓,我倒可以考虑。"学生会主席侯明抱着胳膊嘲讽:"我侯家人从不为五斗米折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