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喊我去盗墓

第四百一十九章 活着的液体!(4200)(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四百一十九章 活着的液体!(4200)

卫青!

此人正是西汉最著名的将领之一——卫青,卫仲卿!

汉武帝茂陵中最大的一座重臣陪葬墓,便是卫青的陵墓。

后世这座陵墓的遗址前面立有一块石碑,石碑上便书有“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公青墓”十四个大字。

不过据吴良所知,这块石碑其实是清朝时立下的,立碑者乃是《资治通鉴》的作者毕沅。

而在这之前,卫青的陵墓,以及整个汉武帝茂陵都遭受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早已十不存一。

如此一直到新天朝成立之后,茂陵正式被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仅剩下的遗址与少量文物才被修复并保存了下来。

所以。

这块破损的玉板难道是西汉名将卫青的遗物?

可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吴良凝视着那块玉板,脑中迅速搜罗着相似造型的玉器。

据他所知,天朝的绝大多数玉器都属于装饰品,哪怕酒具亦是如此,上面或多或少都要刻上一些装饰性的花纹使其看起来更加美观更加名贵,就算没有装饰性花纹,亦要琢磨成为某一种造型,比如玉镯之类,极少有这种平滑方正的玉板造型,更是极少有人在玉器上刻下自己的名号,这在古代非但会影响玉器的美观,还会直接影响到玉器的价值。

在这个认知基础上,再结合卫青的身份……

“难不成是笏板?”

吴良很快便联想到了一样东西。

所谓“笏板”,乃是天朝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携带的工具。

这种东西早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以前,那时候还没有便与书写的纸张,因此文武大臣在朝见君王的时候,便要随身携带一块板子,不但可以将君王的旨意记录下来,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也就是说,“笏板”的功用等同于后世的笔记本。

正所谓“笏,忽也,备忽忘也”,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而最开始出现的“笏板”,其实都是竹木材质的,那时的“笏板”是真的为记录事物而存在,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

但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的记录工具出现。

“笏板”便逐渐失去了原本的功用,只是这种宫廷礼仪依旧流传了下来,逐渐变成了一种代表地位与官职的礼节性物品。

于是“笏板”的材质也在发生着变化。

玉器、象牙之类名贵的材料都成了制作“笏板”的材料,而历朝历代也对“笏板”的使用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比如几品以上官职才能使用什么材质的“笏板”,不同品阶的官职使用的“笏板”应该是怎样的规格,等等等等。

如此一直到了清朝,“笏板”才不再出现在朝堂之上。

原因是满族人喜欢骑马,最开始的时候文武官员都是骑马上朝,连轿子都很少坐,如此双手既要拿鞭子又要牵缰绳,实在空不出手来拿“笏板”,于是就弃之不用了。

而以卫青当时到达的官职官阶。

放在后世最起码也是部长级的官员,甚至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亦不为过,使用名贵的玉质笏板自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所以这难道就是卫青使用过的笏板?”

吴良继续使用“金刚伞”在那一堆“九窍玉”中划拉,希望能够找到这块玉板缺失的部分,如此拼凑起来便能够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

因为据他所知,汉朝的《礼记》中曾记载过当时的“笏板”规格:“笏长2尺6寸,中宽3寸。”

汉朝的尺寸要比后世短上一些。

不过这并不影响吴良做出判断,他找到的这块玉板宽正是3寸左右,只是因为已经发生了断裂,导致没有办法衡量具体的长度。

可惜。

吴良几乎翻遍了每一块“九窍玉”,确保自己不曾有任何疏漏,却依旧没有发现缺失部分的玉板。

吴良自是有些失望。

倘若能够找到缺失的部分,吴良一定会好生收起,回去之后再想办法将其粘合起来珍藏,在他眼中,这玩意儿哪怕发生了破损,价值也绝对超过了那些没有文字的精美玉器。

失望之余,吴良又开始推演这块玉板与那些“九窍玉”的来源。

传说可能是卸岭力士传人的吕布?!

他此前便推断这些玉石制品应该是来自中原的陵墓之中,而如今在这堆玉石之中又发现了疑似卫青使用过的“笏板”,那么……

吴良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卫青墓所在的汉武帝茂陵。

几年前董卓权倾朝野,各州郡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组成联军出兵讨伐,董卓受形势所迫只得西迁长安,而在离开洛阳之前,董卓还特意派吕布盗掘了东汉皇陵群以及汉武帝茂陵,将墓中黄金珍宝洗劫一空。

汉武帝茂陵既然毁于吕布之手,那么建于茂陵之内的卫青墓自然亦是难逃一劫……

想到这里。

吴良顿时觉得心中的许多疑惑都可以解释得通了。

若非是进行了大规模的盗墓活动,并且针对的还都是那些王公贵族的陵寝,怎么可能搜罗出来如此惊人数量的“九窍玉”?

而距离如今最近的载入史册的大型盗墓活动,似乎便只有这一次。

当然。

墓中盗出来的那些真正之前的黄金珠宝,自然全都要归董卓所有,彼时吕布还是董卓的义子与下属,想来并不敢私吞,至少不敢明目张胆的私吞。

而剩下的一些不太吉利的边角料,诸如这些从死人身上扣出来的“九窍玉”,再比如那块已经破损断裂的玉板,董卓是肯定不会要的,倒是有可能赏赐给吕布与下面的人。

那么这些东西又要如何处理呢?

如今这世道,天朝的百姓连饭都吃不起,如何能够消费得起这种不能吃不能喝的奢侈品,何况他们的社会地位亦是没有资格享用玉器。

而天朝的士族对玉器又十分了解,更加不会对从死人身上扣下来的“九窍玉”感兴趣。

所以这玩意儿就只能运送到西域,去忽悠一下对玉器只有一知半解的外地商人还差不多,倒也算是物尽其用了,说不定这样转上一圈,经过一定的改造之后又会换成另外一种形态回到中原,摇身一变就成了抢手的稀罕东西,就像后世许多国产的东西去国外转上一圈,反倒就可以变成进口货物高价销售是一个道理。

吴良倒不在意这些,他在意的是那块疑似卫青用过的“笏板”的玉板。

按照这样的推测,这块玉板极有可能便是在吕布率众盗墓的时候发生了破损,于是便成了不入眼的边角料,扔在这一堆“九窍玉”中运到了这里。

如此一来,找不到缺失的部分亦是合情合理。

没准儿缺失的部分已经碎成了很小的碎片,基本没有了价值,自然也就没人再感兴趣,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我知鱼之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醉仙葫
醉仙葫
凡人流修仙小说,新书阶段,多多支持,等不及的可以看看本人完本作品《工地仙踪》!
盛世周公
官府强制发媳妇,不领犯法
官府强制发媳妇,不领犯法
十字路口,柳小龙救助孩童,不幸被轿车撞击。灵魂却被安放在大顺朝同名同姓的人身上。刚刚苏醒被告知,官府发媳妇,不领犯法。关键是领了媳妇明年必须要生娃娃。自己都是被饿死的,再领一个媳妇,生一窝娃,这日子该咋过?在新的人生的十字路口,且看柳小龙如何破局!
小白兔吃萝卜
往前走,不回头,前夫请别纠缠不休
往前走,不回头,前夫请别纠缠不休
恋爱三年,结婚四年,七年的感情,商时序偏信小三,亲手将她送上审判庭。 一句‘你可认罪’顾汐冉心如死灰,她在审判庭上力挽狂澜,自证清白,让渣男看清楚小三的真面目,在她无罪释放的那一刻,她对他说, “商时序我们离婚吧。” ‘顾汐冉你别后悔!’ -被深爱的有恃无恐,总以为她只是一时赌气。 某天碰面,“来找我复合?” ‘自以为是也是病,去精神科挂个号让医生给你好好看看。’ 每次生气,她气完了还会回来,这
招财进宝
不看美女和大腿,来看杀人和悍匪
不看美女和大腿,来看杀人和悍匪
关于不看美女和大腿,来看杀人和悍匪:我是一名公安部档案员,在多年的档案整理过程中,见证了办案人员的不易,也了解了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本书将从每一本卷宗里的照片、口供、走访调查、新闻采访……等各个角度,尽可能为你真实的还原案件本来面目。每一起案件都是真实发生,每一个犯罪分子,都把人性的罪恶体现的淋漓尽致,违法犯罪不要做,人间正道是沧桑。
甜柔
诸天皇帝聊天群
诸天皇帝聊天群
“叮,明太祖朱元璋加入聊天群。” “叮,隋炀帝杨广加入聊天群。” “叮,明思宗朱由检加入聊天群。” ……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脑海里突然传来一阵奇奇怪怪的声音,紧接着,就是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明思宗朱由检:群主仙人,救救大明!!! 隋炀帝杨广:大明?不是大隋么?” 秦始皇嬴政:什么大明大隋,寡人的大秦呢? 汉高祖刘邦:政哥,朕……呸,我举报,西楚霸王项羽灭了你的大秦帝国!
洛九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