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小说

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

积雪颇深,清扫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刘廙低头回答道:『论先秦焚书坑儒之事真假与否……』

『嗯?』斐潜微微愣了一下。

这一段时间斐潜都在关注着汉中和川蜀的变化,并没有将精力放在青龙寺上,所以自然不知道才流行起来的论题。

这个问题么……

其实这个焚书坑儒的事情,在青龙寺当下讨论之前,斐潜就不止一次的和庞统,甚至还有郑玄等人讨论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有了定论,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将这个结论抛出来,没想到到了当下却被辛宪英作为了『沙龙』的议题。

这就有些意思了。

斐潜还以为是一些普通的经文章句的讨论,没想到是这么一个比较『特殊』的题目。『焚书坑儒』,对于这个问题的认知,几乎是伴随着斐潜一步步成长,而会有如同上台阶一般,间隔一段时间回看,都有些不同的认知。

秦始皇在最开始施行政策的时候,或许没想到会在二代目垮塌罢?

虽然说当下因为汉中川蜀的事情,使得斐潜暂且没有关注到那边去,但是若是热闹起来,肯定会吸引斐潜的视线。

所以……

辛宪英是自己琢磨出了这个题目,亦或是有人替她想的?辛宪英又知不知道这个论题的要害之处,究竟是什么?

『汝可有论?』斐潜问刘廙道。

刘廙抬眼瞄了一下斐潜,然后低头说道:『臣以为……秦焚书或有之,坑儒或伪之……』

斐潜不置可否,『说说看……』

『臣幼时,学五经,常有论,秦燔五经,坑杀儒士,五经之家所共闻也……臣之蒙师,常喟然而叹,感怀若无秦之焚书,典籍就不必如此流散失闻,尚书亦不必至汉初之时,方得伏生口述,得今文之学而传录……』刘廙缓缓的说着,然后偷偷看一眼斐潜,似乎用查看斐潜的表情来判断自己应该不应该继续说下去。

斐潜现在也越发的习惯了这种来自于各个方面的揣测和观察,因此面无表情的微微点头,示意刘廙继续说。

这本身就是确定的事实。

秦始皇确实有收集各家书籍的法令,这个不算是冤枉秦始皇,但是秦始皇收集各国各家的书籍,并非是为了说冬天冷了烧把火,而是为了阉割各国的文化精神。

准确说,为了统治。毕竟六国之中,掌握知识的大多是六国贵族。

国土上的大一统完成了之后,自然就是需要在精神层面上的大一统,而各国各家的学派经文,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文字,甚至因为亡国之后对于秦国的痛恨,也会夹带在了各家的文学当中。

面对这样的情况,收缴各国各家的书籍,成为了一种几乎是『必然』的选择,秦始皇这么干过,汉代也干过,唐宋明清统统都做过,唯一的区别就是秦二世太那个啥了,没有等到类似于『四库全书』的书卷出世。

就连斐潜现在也在偷偷摸摸的开始做这个事情……

为什么偷偷摸摸,因为一旦大张旗鼓,就会给下面的蠹虫带来更多的鸡毛令箭,而这些鸡毛令箭有时候不仅不能促进某些方向上的进步,甚至还有可能带来反效果。

秦始皇的收缴也好,焚书也罢,是为了政治上的需求,所以在这一点上也不能说是冤枉了老嬴头。

『授臣诗经者,乃南阳郡中夫子,号醇翁,亦言秦焚《诗》、《书》,诛僇文学,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刘廙低声说道,『故臣以为,焚书当有之,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故贾公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然坑儒……则或伪之,若有,为何贾公未有一眼,太史之中亦不见记载?』刘廙继续说道,『所言传坑儒之事,或详之,或略之,然未见于汉初之文是也……』

接下来,刘廙开始引经据典,表示秦始皇坑杀的那些人,是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以侯生、卢生、韩众等为首的方士们,为秦始皇寻找仙人仙药不果,为逃避处罚,纷纷逃亡,引来秦始皇的怒气和追究,最终导致坑杀方术士数百人。

斐潜微微侧头,看了看刘廙。

斐潜原本以为刘廙能力不强,所以也没有太在意刘廙这边的情况,现在看起来,似乎是斐潜的一个疏忽。

没有完全废物的人,只是要看这个人放在什么地方。

刘廙的想法,斐潜是赞同的。

汉朝对秦朝的反思,是一种政治正确,也是统治阶级本就应该做的事情,一个庞大的帝国为何会在短短十几年间土崩瓦解,究竟犯了何等错误,大汉如何才能规避重蹈秦之覆辙,这是每一个在大汉朝堂顶端的那些人物,必须要去思索的问题,并且从中要找寻出一些答案来,代表就是贾谊的《过秦论》。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前车之鉴。

但是奈何并非所有人都愿意独立思考……

有些懒惰的人,亦或是别有用心的人,就会简单的反其道而行之。

秦王朝失败了,所以秦王朝所有的东西都是错误的,然后只要跟秦王朝反着来,就是正确的了,在这样思想的引导下,秦朝禁止的,汉朝就放开了,秦朝消灭了各国,然后汉朝就分封了各国,秦朝重律法,汉代就讲究人情等等,这种做法,虽然说度过了前期的动荡期,使得大汉可以休养生息,壮大发展,但是也埋下了更多的隐患。

从武帝朝开始,儒生们开始偏离了过秦之思,走上一条以黑秦为政治正确的路,儒生否定秦的一切,将其视为万恶之源,而秦朝又同时是周王朝的覆灭者和破坏者,所以推崇周礼,讲究崇尚周王周政,就成为了及其正确的事情。

尤其是董仲舒为了给儒生脸上贴金,便是将儒家打造出了一个周礼捍卫者,或者说是周政的殉道者的模样……

任何宗教教派的成立,亦或是宣传之中,总是会有一些殉道者。

儒教的殉道者,或者说是早期殉道者的模型,就是被『坑』的这些儒生……

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夸大其词也并非仅仅是儒家才会做的,但问题是儒家在这个过程当中,试图在固化阶级。

从汉武帝开始,这种反秦的言论,就越传越是玄乎,到了当下,当一个谎言被说了千万遍之后,也就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真理。

斐潜捏着下巴上的胡须,琢磨着。这一次辛宪英搞出来的论题,是真的在研讨,还是在求婿,亦或是还有什么其他的目的?

在刘廙的述说当中,对于清凉殿的初期清扫工作完成了,跟着斐潜而来的黄氏大工匠,钻进了倒塌一半的清凉殿当中查勘完毕,走了出来,对着斐潜汇报了受损的情况。

清凉殿的大梁因为腐朽,承受不住大雪而断裂。

一旁的刘廙,因为方才讲述青龙寺的事项而有些恢复的面色,又重新变得苍白。

『此乃天家之居也,若宫内有天子,此便是性命攸关……』斐潜指了指倒塌的清凉殿,『若是以此为论,当为「废格」之罪也……』

『废格』是汉朝的罪名,指臣民违背、阻止或不执行皇帝诏令的行为,处罚极重。一旦是『废格』之罪,要么就是腰斩,要么就是斩首弃市,反正就是死。

刘廙差点一个屁墩坐到雪地上,浑身上下都有些哆嗦……

『不过……清凉殿损毁情况,要等些时日才能勘定……』斐潜看了看刘廙,『定罪之前……便有一事,若汝行之有功,或可稍抵罪责……』

刘廙连忙上前,拜倒在地,『请主公吩咐!罪臣定然万死不辞!』

马月猴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关于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刘平穿越了,成了刘备的堂弟。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既不懂军事战略,又不懂科技发明,也不是神机妙算的策士.....那么就搞建设吧~开垦种地,目标是养活天下人口;修桥补路,目标是连通南北贯穿东西;修剪工坊,目标是.......蓦然回首,刘平发现好像大汉可以横扫整个地球了
皮卡丘丘
继女服下绝育药离府后,大少慌了
继女服下绝育药离府后,大少慌了
关于继女服下绝育药离府后,大少慌了:苏府二房继女林婉爬床大房大哥,一夜欢愉过后,五年,整整五年,她倍受侮辱、折磨。三年前,白月光带着他的私生子回来了。在女儿生辰的这日,他下令取女儿心头血,一碗、两碗......而他却为他的私生子大肆宴请宾客庆生辰!林婉抱着女儿冰冷僵硬的尸体,一把火烧了苏府南院,漫天火光中,她对着他盈盈一笑:若有来生,愿你我陌路,苏烨,我恨......重生归来,她不在卑微、怯懦,
语不知新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家人为了小三的孩子,用性命逼着姜沉鱼替嫁给一个病秧子。沉迷“亲情”十几年的姜沉鱼一朝梦醒,再不执着追逐所谓“家人”。姜家人只当她的疏远是赌气,只等着她的病秧子老公死后,哭着求着回姜家时好好奚落她。可他们逐渐发现,离开姜沉鱼之后,姜家公司破产,人脉断联,连他们的身体都一天不如一天。他们这才知道,他们看不起的废物是天下最有天赋的玄学术士,他们曾经的好运气全是姜沉鱼逆天改命,费尽心思替他们谋求的。流落
兔兔兔兔宝
官道之绝对权力
官道之绝对权力
安江以选调生第一名上岸,怀揣为民之念,投身官场,却被无形大手拨至乡镇,赘婿身份受尽白眼,两年之期已满,组织部一纸调令,峰回路转,安江华丽蜕变全县最年轻正科级干部……且看安江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手掌绝对权力!
天选之主
拒做恋爱脑,竹马带我玩甜恋
拒做恋爱脑,竹马带我玩甜恋
在她20岁生日这一天,她满心欢喜,精心打扮后,早早来到酒店,准备与追了三年才到手的男神共度这个特别的日子。 然而,就在这充满浪漫氛围的时刻,一行弹幕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她眼前。 【女配不会真以为男主爱她吧?太蠢了,他现在正在陪女主啊。】 她看着这些文字,心尖猛地一颤,仿佛被人狠狠泼了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她难以置信,可弹幕的内容却让她心中涌起不安。 紧接着,又一行弹幕出现。 【别恋爱脑了!男配才是你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