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斐潜

第2493章死不起(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493章死不起

在江东遇到了各种问题的时候,在关中之处,正在展开的青龙寺大论,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基本上就是属于文学和思想上的碰撞了。

这也是斐潜举办青龙寺大论的本意。

唯有思想上的碰撞, 才能产生出文明的花火。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先产生了巨大的思想碰撞的,并非是六经,而是《孝经》。

《孝经》据称是孔子的『七十子之徒之遗言』。

当然,孔老夫子已经离开尘世很多年头了,这老爷子当年讲过一些什么话,嗯,也确实只有其徒子徒孙可以摸着良心表示孔老夫子确实这么说过。

大汉当下所传《孝经》,本来是河间人颜芝所藏, 由其子颜贞献出。看这个姓氏,也就知道是那个传人的后代了。

后来这个《孝经》经过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等人共同认证,盖上了名戳,表示此经所传,和他们家里面的《孝经》的经文皆同,算是为这個《孝经》定论了,就是差不多相识后世鉴宝砖家那样写了证书。

这便是《今文孝经》,合计一十八章。

但是有意思的是,过了几年,大汉鼎鼎有名的拆迁户,鲁恭王扒拉了孔子老宅……嗯,这说明『强拆』其实也是有华夏传统的, 然后在坏壁之中发现了现《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书, 凡数十篇,孔安国悉得其书。而这个扒拉出来的《孝经》之中,竟然是二十二章……

噫?!

之前不是有砖家盖章签名,认证有效, 说是大家都是原版,大家『皆同』是一十八章的《孝经》么?

难不成这砖家……

然后就有砖家鼓着红肿的脸出来了,宣称说:『这个……那个……都一样,都一样……哈哈哈,呵呵呵,告辞,告辞……』

反正不管信不信,都是这样了。

所幸的是,《今文孝经》和《强拆孝经》,呃,是和《古文孝经》相差其实也就之差了一章,『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亲严兄。妻子臣妾,犹百姓徒役也。』

其他的章节则是略有合并和字体变化。

这种差异其实问题不大,因为春秋战国之时,有些文字到了秦汉的时候会有一些演化和转变,比如『亡』和『无』,『疾』和『病』,还有『女』和『汝』等等,言语习惯还有时代变化的因素产生的差异,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并不能因此就说明《今文孝经》和《古文孝经》之中究竟那个字才是原装货,那些是后封的,只要三码,嗯,四码合一,没有保修过,也就算了。

只不过唯独少了一章!

闺门章。

当然,具体是那些包括孔子门徒子弟记漏了,还是当时的砖家合计的时候,觉得孔老人家不至于盯着旁人的『闺门』不放,不符合孔老夫子的身份,就特意『避讳』,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个事情么,后世的儒学研究者也有论调,表示大概就是因为『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顽;兄贤不过舜,而象傲;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所以将闺门章给删除了。

要不然这脸皮上不好看啊……

而在青龙寺当下争论的,并不是古今孝经之间的差别,而是对于孝经的延伸、注解和阐释,毕竟当下是『正解』大论。

这些延伸、注解和阐释之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则是关于『丧葬』方面。

有一些人认为丧葬,特别是厚葬的风俗,处于华夏的主流地位,是因为儒家强调『孝』的原因,尤其是在两汉之时,厚葬之风尤盛,就将这个风俗完全归于儒家的『孝』,但是实际上么……

关于『孝』这个观念的产生,若是论其诞生的确切时间,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在周代,但孝的基本含义明确转为『善事父母』则是战国及其以后的事情,是经过儒家的阐释发挥,才把『善事父母』最终成为『孝』的核心,甚至是唯一内容。

然后从『善事父母』变成了,或是等同于『厚葬之风』,这个么,就有意思了。

厚葬之风,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就已初见端倪,春秋战国之前,孔老夫子还没有对着门徒叽叽咕咕的时候,就已经是有大批的人进行厚葬了。究其原因,未必是这些人超前感应了在孝经当中所提及的『善事父母』,而是因为那时的人相信灵魂不灭。

求长生,求复生,死为不灭,灵魂永存。

这才是厚葬出现的主要原因。

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认为先祖死后灵魂不灭,仍能祸害或保护子孙,干预人事。在这一观念影响下,丧葬习俗中就自然出现了厚葬现象。

既然是认为人死后灵魂有知,活着的人便不惜重金厚葬死者,去换得自己心灵上的安危,相信自己在死后也能富足与安宁。生者无愧,死者欣慰。在这种观念和心理的影响下,厚葬便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习尚,并久盛不衰。

厚葬起初之时只是『陪葬』。

也就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将原本生前最为喜欢的,最为珍贵的物品,和死者一同埋葬,寄托哀思,也为了在心中相信死者依旧可以在地下继续拥有其珍爱的器物,或是人和动物,这习俗和『父母』其实起初没有多少关联。

因为在早期的墓葬之中,就有年幼的孩子身边也封存陪葬了大量器物的。难不成这孩子也是因为有孩子为了『善事父母』才厚葬的?

『此乃本末倒置是也!』管宁侃侃而谈,环顾于众人之间,神色之中透着一种不容分说的确定之色,『孝与不孝,绝非厚葬父母与否而定!』

『若人子平日不行孝道,唯父母死后设祭嚎哭,典礼十里,重金殡殓,便可谓尽孝乎?』

『生而不得养,死后方以臧,可谓君子乎?』

『孝重于心,而非其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守孝之礼,乃寄哀思,然有钓名之辈,以惨绝之举,侵削之行,摧残自身,以示孝道,此等极端守孝之风,未免有些过为已甚!』

『更何况,昔日孝文之时,临邯郸道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斫陈,蕠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唯有释之前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孝文遂称善,终薄葬于霸。』

『如今且看,长安各陵皆有盗!』

『赤眉等众数十万人入关,烧长安宫室市里,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虚,城中无人行。宗庙园陵皆发掘,唯霸陵、杜陵得全!』

『厚葬非为孝,沽名钓誉乎?又引贼盗侵扰,至先灵于九泉亦难安眠!此等便可称之为孝?其可怪也欤!』

『既治孝经,当求正解!』

『至今日起,正孔先贤本意,孝于平日,乃重敬养!』

『绝非待死后方厚葬而为孝!』

管宁侃侃而论,旁征博引,加上长安各陵的命运其实就在眼前,引为实例,确实是很有一些说服力。

管宁在他十六岁时失去了父亲,其表兄弟都怜悯他孤独贫困,表示愿意赠予他用来给其父亲治丧的费用,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终。这在大汉厚葬之风当中,不可不谓勇气非常。

要知道那个时候管宁才十六岁!

管宁直言,表示孝的本质与厚葬毫无关系,同时也表示孔子对于孝道的表述当中,也没有说要进行厚葬的,只是说要符合『礼』。

对于什么才是符合孝道的『礼』,管宁表示最为主要的是『敬』和『养』。『养』是尽孝的外在表现,而『敬』是于内心当中的前提,是孝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养只有在心中存有敬意的前提下展现于外,才能称为孝,孝是敬之心与养之行的结合。

『养』而不『敬』,同样也不能称之为『孝』,首先应该是要有敬心,然后才考虑孝行能否真正得到落实。

管宁大肆批判如今世俗之风,『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根本就不是『孝』,而是沽名钓誉之人,利用父母丧亡来给自己涂脂抹粉,沽名钓誉,并且胁迫着他人也要一同如此,导致整个社会风俗畸形,对于这样的现象及其愤慨。

马月猴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主挖我灵根?我直接飞升成仙!
女主挖我灵根?我直接飞升成仙!
沈书梨穿成修仙文中的炮灰女配(假千金),刚穿过来就已经被挖了灵根!她为了活命,利用龙魂宗的炮灰男配帮她逃离万剑宗! 在救治男配师尊时,加入了龙魂宗,她的师兄们个个都是为女主铺路的炮灰!龙魂宗更是一个早被灭门的不入门小宗门。 沈书梨不是受苦的主儿,既然她来了龙魂宗,势必要让自己过得舒服。 一不小心就把龙魂宗混成了这个大陆的第一宗门。 文中为女主铺路的炮灰师兄们,也个个把她宠上天,就连师尊也变成了自
佚名
穿越以后,他杀伐果断
穿越以后,他杀伐果断
他穿越了,穿越到一个女频小说世界,还成了大秦帝王! 仅上位三年,便将秦朝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最终在恶毒女配的帮助下,一统天下。 可到最后,为了取悦小说女主,他将深爱他的女配处死,把家人灭族,皇位传给女主,跟其余男人共同侍奉她。 他可不打算想原主一样惯着:“都喜欢女主,都喜欢头顶青青草原是吧?” 他发誓,他要一统天下,做后世迷人的老祖宗......
佚名
血雨腥风
血雨腥风
他穿越了,穿越到了平行蓝星,这个世界原本和前世无异,可就在三年前,异变突生。 名为恐怖擂台的超自然事物突然降临平行蓝星,它要求所有国家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召唤出恐怖之物进行对决。 胜者国运昌盛、万古长存。 败者国运衰败,不仅会遭遇来自其他国的侵犯,在连败九场之后,甚至还会有恐怖降临本土,导致国家瘫痪,人民生命岌岌可危。 已经有好些小国因恐怖降临惨遭灭国,他们所存在过的土地,尸横遍野,满目疮痍,彻底
佚名
星际小辣椒穿越七零,干就完了!
星际小辣椒穿越七零,干就完了!
星际小辣椒穿越七零年代,穿成了那个爹不疼娘不爱,泡在苦水里的小丫头。 华夏文明咱没有,干就完了! 辱骂,欺辱,虐待,暴打,PUA都给我滚一边去, 姐要活得敞敞亮亮,痛痛快快的。 看几章的宝子们,手下留情哈! 本文也算是一见钟情,不喜欢的宝子们可以撤了。 女主想留城,不想下乡,刚好有那么个机会。 男人长在了她的心坎上,她又有本事医治,他们的婚姻关系就确定了。 如果你们觉得这是恋爱脑的话,可以撤了!
佚名
开局惨到穿乱世,疯癫的她权倾朝野
开局惨到穿乱世,疯癫的她权倾朝野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亡国公主,正被押往蛮彝大佬那里做玩物?No way!她立马逆袭,开局就团灭了押送士兵,霸气侧漏! 未婚夫和姐姐想搞背叛?她笑着原谅,下一秒却让他们领盒饭:“人死债消,拜拜~” 接着,她孤身闯入梁城,把蛮彝大佬炸成烟花,抢粮抢金库,烧府不留情! 蛮彝追杀?反手就灭!围城?那就请君入瓮,串串伺候!杀汉人开路?直接炸飞对方大佬!她抢山匪、劫犯人,买人买马,势力疯涨。终于,她开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