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罐贵妃娇又作,病娇暴君乖乖认怂

265 萧家的女人都是老虎?(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265 萧家的女人都是老虎?

今日的北夷王庭注定是个不眠夜。

六王子桑青大婚,娶月啼部部首之女莎林娜。婚礼由北夷汗王亲自主持,寓意北夷王庭海纳百川不拘一格,愿三十六部自此齐心共谋大业。

作为这场婚礼的主角,桑青自是带着巴图四处敬酒,与一众前来贺喜的部首与部落使臣攀谈,一刻都不得空。

而巴图表面是迦楼罗留下监视桑青的亲信,实则已为桑青忠犬,并时刻以迦楼罗之名震慑那些因为桑青鸮族身份,而看不起桑青之人。

不过巴图跟着跟着便发现,他这位新主公似乎已暗中结识了不少部首,这些部首手下的部族要么贫穷,要么弱小……

可北夷三十六部中真正的强部能有几个?

除了还未归顺的那六个,巴图满打满算也就七个。

除了这七个部外,其余部族都不过是王庭的臣民罢了。

可他们主公倒好,不算明面上有姻亲的月啼部,竟有至少十个小部向他表示了友好。

巴图脑子笨,自然看不懂其中的深意。

他只知道他的老家巴熊部,竟也在主公的友好范围之内,一时间竟连他都在自己部中得了青眼。

不过这一切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只要身为汗王的哈丹不派人仔细盯着,是绝对看不出来的。

更何况桑青在北夷王庭一直是浮萍一般,被自家父兄轻视冷落的角色。

若非他的婚礼能稳定军心,促进王庭内部的交流,汗王莫说主婚了,恐怕来都懒得来。

这不,巴图回头一望,便见那身着大燕宫裙,肤白貌美的新阏氏正跪在汗王身侧,乖巧的将脸颊放在对方的膝盖上。

柔顺,美丽,楚楚可怜……

这是北夷对大燕女人根深蒂固的印象,当然除了萧家的女人。

萧家的女人是老虎,会吃人。

“你们快看,是乌日部的人!他们怎么来了?”

“乌日部?我还以为除了三王子大婚,他们都不会来王庭呢。”

“是啊,先汗王共有八子,乌日部也就只有咱们汗王大婚时才来过。”

……

众宾客议论纷纷,无论是在商讨要事还是饮酒作乐的,都不约而同看向了一个方向。

只见一众衣白神俊之人,正在黄昏残血中缓步向宴会之地走来。

风吹草动,一缕残阳落于他们之中,而站在残阳之上的,是一名面罩轻纱,双眸似琥珀流光的黑裙少女。

在北夷白是圣洁,黑则意味着神秘。

而乌日部作为历代北夷大祭司的出处,其历史甚至超过了北夷王庭。

北夷信神,乌日供神,即便上一任大祭司已凋亡多年,乌日部依旧在王庭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当然,乌日部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虽然负责向神请命,为历代汗王加冕,却从不会干涉王庭政治。

他们不站队,不押宝,所以无论哪位王子荣登大宝,对乌日部都是礼遇有加的。

如今他们突然出现在六王子哈桑的婚宴上,自然会引来不小的关注。

更不要说这来得还是乌日部的圣女,前任大祭司的亲孙女,被乌日部寓为神圣之意的迪娅。

果不其然,前一秒还在声色犬马的汗王,立刻是拂开了美人儿,快步向乌日部众人走了过去。

糖酒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关于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王朝争霸+庙堂+江湖+单女主+无系统(系统是经验包)+杀伐果断+种田]穿越到这片世界的沈浪刚从军中退伍,加入了大楚新创建的精卫司任职。此时,女帝初登基,国朝内忧外患,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涛汹涌。也就在这个时候,沈浪走进了女帝的生活……多年后,女帝站在太极殿上,接受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心中很是感慨。回望一眼身侧的沈浪,想起相处的点点滴滴,不由紧紧抓住他的手。“
不爱拆家的二哈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为了完成每个炮灰的心愿
山海明月
报告陛下,世子殿下又在作死了
报告陛下,世子殿下又在作死了
本书又名《大乾第一败家子》《封王拜相》。 徐安穿越大乾王朝,成为第一败家子。 本想继续躺平当咸鱼,没事赚赚钱泡泡妞,哪想总有人看他不顺眼,想置他于死地。 也罢,既然你们不让我安生,那就休怪小爷我了! 于是他捆公主、坑群臣、斥使团,带着太子上青楼……可他越作死,大家对他似乎越眼红了。 皇帝老儿:好女婿,快当朕的驸马,大乾兴盛交给你了! 奸佞权臣:徐家小贼,胆敢坏我大事,上天入
楚河汉界
重回七零:一把猎枪养四娃
重回七零:一把猎枪养四娃
既然老天让我重活一世,我发誓不再殴打妻子,不再好吃懒做。心中满载的后悔,就用这一世来弥补吧。“老公,你真的愿意改变吗?”“媳妇,前半辈子我负了你,后半辈子,我用生命来爱你,把你和孩子都宠上天。”
顾晓白
军王龙首(九五之尊)
军王龙首(九五之尊)
一月前,哥哥婚宴上,一家惨遭迫害,只留下新婚妻子。 可他却被敌人围困战场,无法回去救援。 一怒之下,他杀光数万贼寇,斩杀五大至尊! 而今天,龙首林策,回来了! 叶相思,以后我,护你终身……
风情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