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双宝:总裁大人请温柔

第130章 公布孩子的身份,逼着她嫁给他?(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0章 公布孩子的身份,逼着她嫁给他?

而卧室里,慕少凌阴沉的视线看向了张行安。

阮白拿好自己的包,头也不抬的就要出去,出去前,经过张行安母亲身边的时候说了一句:“您误会了,我跟您儿子没有任何关系。”

舅母一皱眉,忙推杵在门口的儿子:“还愣着干什么,追啊!”

张行安转身,追下楼去。

舅母用手怼了舅舅的后腰一下,示意他说几句话。

舅舅站在门口,对卧室里站着的大外甥说:“少凌,你们这一代的年轻人都比我们有文化,也比我们老一辈的人思想开放,你不该阻止小白跟行安发展,自由恋爱,就是要摒弃掉过去的一些门当户对的死观念。”

“是啊。”

舅母跟着附和:“少凌,小白她也不想出生在普通家庭,也不想学成归来做个小设计师,人投胎在什么家庭,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再说了,行安品行有过问题,坐过牢,能不能成为一个好丈夫还不一定。你不要觉得小白配不上行安。”

“我问过了,是行安追的这个小白。”舅舅瞎编的补充一句,生怕大外甥会认为这个小白勾引了行安。

慕少凌转过身来,看他舅舅和舅母:“我没说小白配不上行安。”

“那你……”舅母顿了一下:“你是觉得行安配不上小白呀?”

慕少凌脸色很黑。

舅母知道自己儿子什么德行,也不辩解,举手保证:“我用我的性命担保,小白嫁进张家,肯定不会受一点委屈!”

慕少凌觉得跟长辈无法沟通,摆了摆手,制止了舅舅和舅母接下来的话,匆匆下楼。

……

院子里。

郭音音看到阮白的时候,吓了一跳。

接着,她又看到张行安追了出去,是去追阮白的,搞什么鬼,张行安神情怎么那么紧张?

难道,张行安也看上了这个阮白?

哪种看上?认真的,还是跟以前看上其他女人一样,糟践的玩一玩?

……

慕少凌驾车离开的时候,正好碰上张行安从远处回来,孤身一人,想必是没留住执意要走的阮白。

张行安看着驾驶室里的慕少凌,邪笑着说了句:“我也不想大家误会,但他们都认为那是我女朋友,我总不能挨个去解释,而且,你们分手了。今天她在大街上晕倒,我也是好心才把她捡回来。”

慕少凌视线里像是啐了冰刀子,射向张行安,接着一脚油门,车子急速驶离张家别墅庄园的门口。

张行安的眼睛还看着慕少凌开车消失的方向,这时,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回头看,是端着酒杯的郭音音。

“行安哥哥,你对那个小白有意思?”郭音音说完,抿着小嘴。

张行安说不上来什么感觉,瞧着远处那些形形色色的女人,再看着面前这个才十九岁,却也完全没什么个人特色,更看不出哪里年轻,哪里嫩的郭音音,腻烦的点头:“有意思,她比我见过的所有女人都有意思。”

郭音音不太满意这个高评价。

“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我太了解你们男人了,行安哥哥,你会不会想娶她?”

张行安目带疑惑:“你打的什么如意算盘?嫁进慕家之前,先背地里清走慕少凌的前任?”

“你就说你想不想结婚,想不想娶这个小白,如果你想,我有办法。”郭音音现在迫不及待想清理掉阮白这个障碍。

阮白嫁谁都行,当然嫁给张行安就最好不过了,只要她成了有夫之妇,那少凌哥哥就是自己的了。

堆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我!土地公啊!竟然沦落到和乡野精怪抢香火?”他穿越了,开局传承了土地庙,本以为以后的日子是庇护一方百姓,却不想这个朝代的人并不相信玄学,一点香火都没有。无奈之下,他只好和已经成了气候的山野精怪达成协
佚名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上一世,人人都说表姐韩丽丽嫁得比江婉好!表姐嫁给陆厂长的弟弟,新郎又高又俊又有钱。江婉嫁的却是下乡青年,长相普通,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后来陆家不幸落了难,家道中落,韩丽丽因丈夫常年在外不着家,独守空房
飞猪猪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未婚妻害我,联合一众外人废我修为,伤我父母,残害我家族。他们以为我没了修为就无能为力,成了凡人。真是令他们失望了,我拿下天龙珠,修炼了新丹田,还练成了上古秘籍。我得到了魔龙传承,吞四海,御万道,站在诸
佚名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十八岁的她,刚从高中毕业,正值青春年华,却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抉择。身为家中独女面对知青下乡的号召,全家上下都犯了难。爷爷、爸妈心疼她,未婚夫又早已投身军旅,这下乡之路,似乎布满了荆棘。于是,她拖着一只
佚名
龙魂武帝
龙魂武帝
【传统玄幻+无系统+杀伐果断+暴爽燃文+百万追读】江尘,江家绝世天才,本是觉醒亘古稀有的神龙武魂,却被人误认为是废武魂土蜥蜴,因此受尽冷眼,卑微如尘。然江尘却是一心向武,百折不磨,崛起于微末,傲立于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