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2章 田间民事
翌日。
日上三竿,刘羽才缓缓睁开双眼。
昨天一天开荒路,晚上又与李元“折腾”到半夜,实在是劳累。
伸伸懒腰,看向屋内,已经是只剩他自己。
这几天正好是收割粮食的日子,想必李元已经是出去劳作去了。
可以看到,屋中小桌上放着一碗细麦粥。
刘羽有些无奈,虽然可以看出这细麦比昨日老者给他的那碗麦饭要处理的更细腻了些,但是总觉得还是有点难以下口。
没办法,先垫饱肚子要紧。等在这里探查清楚再想办法解决一下吃食的问题。
怎么的也要把麦子磨面的食用方法教授给这些穷苦人民。本来就干活苦,还总是吃这些硌人肠胃的麦饭,身体怎么可能扛得住。
忍着不适喝完麦粥,看看时间已经上午十点钟。
刘羽提起铁锹走出房门,准备去找李元。
回想昨天初来乍到,居然能误打误撞直接收个小弟,真的有点天运之子的味道。
这几天首要任务就是与李元多多交流,顺便学习这时代官话雅言。
再就是与这些村民搞好关系,听李元说,这十几二十个村民是逃难过来自己开荒的,这说明他们不受这里县城的管辖。
刘羽完全可以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根据地发展,不受人管制,还能猥琐发育,放在各大穿越众里已经爽呆了好吧!
他决定深入贯彻我重八老哥老哥那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至于怎么让这里的人听你的奉你为主?
简单啊,一个利字!
昨晚与李元相谈,刘羽可知道这附近不太平,这小村落里更是一个字,难啊!
他们虽然来到这荒野之地齐心协力开辟出一处悠然自处之地,但是这附近有着随时出没的许多豺狼野物,就是围上篱笆也不好阻挡。
而且生活所必须的盐铁农具也是无法自行解决,再加上时而有的天灾,这拢共靠十来个汉子老弱和几个妇孺不容易开垦的近百亩土地出产根本不够一年所需。
这附近还有不少逞凶作恶的胡族与恶匪,保不得什么时候他们一年所忙化为空。
而且开辟荒地在古代本来就不是个体能够干的事,荒地刚刚翻土几年时,必须长久上肥,其中农物所需,人力种植打理,修建水利,这许多事,根本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忙碌得过来的。
这年景本身就不好,从东汉末年三国乱开始,一直到南北朝之前,整个世界的气候和地质可都不太好。
雪灾,洪灾,地震台风再加上大乱战争引起的瘟疫,可以说老天这几百年做的妖可不少。
在大自然的愤怒下,人类想要好好生存下来,必须靠一个大集体团结的力量。
所以西晋时期,固然有晋武帝开国初政的原因,但最大的功劳还是他重新统一天下,让整个国家动如一体,集体生产。
这才让三国末年中原人口的七百万人口猛增到后世统计司马衷继位后的三千五百多万人。
还好这一段刘羽经济学科中有学习,他才可以通过数据来了解这个时代。
所以眼下打动这些村民跟随自己其实也很简单,让他们吃饱,并且解决安全问题。
这其实就是马斯洛的那个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上到下,从先到后分别是: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个需求说白了其实也就是人的终生所求,满足人这五个需求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满足人的欲望的过程。
无非也就是一个利字。
刘羽现在最先应该解决的就是村民的生理需求,也就是吃饱喝足。
但是粮食刘羽可不缺,那二十亩地的玉米小麦和稻米主食不说,哪怕红薯土豆都可以让村民解决饥饿。
但是这些东西也是刘羽最宝贵的东西,这不仅仅是一些粮食,这是能改变这个时代的东西。
他现在孤身一人拿出来,可没有绝对的力量守护住,你暴露给人家,人家抢了你的刘羽也没地哭去。
那没办法,只能找个稳妥情况下再拿出来,除了让村民敬重他之外,还有就是信任。
没错,信任。
你一个到了这里没几天的怪人和人家语言不通,来历不明,就想让人家愿意跟随你,你谁啊?
虽然人家也是流亡之民,但现在苦点也还能撑的下去,万一跟着你连命都没了还不如一直保持原样呢。
所以说你得给人家一些保证或者说信心。在这个时候,刘羽的好兄弟:李元可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刘羽如今还不会这里的古话,那么与村民的交流也只能通过李元来,这是保证成事的前提啊,笼络住李元,让村民看到他们相熟的人已经投明会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然后刘羽再想一些能给村中带来好处的改变,不用太长时间他就能深入人心。
想着这些,刘羽环顾这不大的村庄,心中一股信心生出。
我一个现代人,在这古代还不混的风生水起?
其实刘羽作为一个二十出头刚出社会的小年轻,能想到这些已经是他昨夜苦思半夜的结果了。
一个年轻小伙,虽然刘羽的性格中带着谨慎,但最重要的还是经历过见识过的苦痛经历,不然早就开始满脑子异想天开,以为创业有多么容易了。
这些人性权谋怎么可能出现在一个半大小伙的胸壑。
实在是,刘羽这一代年轻人,二十岁的孩子们被迫开始脱离低级趣味。不得不为了现实的生存竞争去寻思这些老干部才研究的人性问题与权谋手段。
是成长,亦是悲哀。
麦田中,二十多人在一起一伏弯腰收割着田间的麦穗,田地中未收割的麦子已经剩余不多。
刘羽打眼一瞧,这麦田中麦子种植并不均匀,有的麦穗相近,有的则离着老远。
可以看出,这古人还没有摸索出合适的种植方法与技术来怎样让麦株间的距离达到适合,以让麦子增加产量。
刘羽看着田间劳动的李元,不到二十岁的小伙正在勤勤恳恳的拿着一把坑坑洼洼的镰刀割着麦子。
这孩子在刘羽看来其实很是可怜,虽说在他之前有个霍去病这个年纪已经在大破匈奴了。但是人家那是朝廷高官贵族后辈,又有合适的机会与皇帝的信任。
但李元按他的话说,他在外流亡两年,在此地生活三四年。那他家庭破碎时他才十三四岁,那个年纪,刘羽可还受着家里呵护,受着学校教育保护呢。
就这样,这孩子还能顽强活下来。虽然不知道李元有没有在这个朝代的史书与后人中留名,但他就像荒野里的野草,坚韧不屈,虽然一路刺骨疼痛,但是随风摇曳着人性的光芒。
刘羽朝着李元走去,李元看到他来了,赶紧挥手打招呼,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好似一直在等待刘羽的到来。
刘羽挥手回应,加速走了过去,与他回个温和笑容,然后拿着铁锹加入到割麦大军之中。
这个古代异姓兄弟,其实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