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6章 热闹的迎亲
十月的天气虽然有点凉了,周庆家却洋溢在喜庆气氛中,第二天的婚礼,他们家提前一天就在院子中搭起了大棚。农村讲究吃大棚席,尤其是天津近郊,这种习俗已经持续百年。把该请来的客人都请来,要的就是这个热闹喜庆劲儿。
棚席的主要菜肴有四喜丸子,扣肉,肘子,海鲜,还有很多炒菜等等。但是最受欢迎的一种菜肴,一上桌就被抢光,那就是素烩菜,叫烩豆腐。如果谁家娶媳妇办婚宴,没有这道菜,那这个婚宴办的都不算圆满。
周庆请了村里很有名望的厨师来帮忙,有些菜必须提前准备好,比如蒸四喜丸子,蒸扣肉,炖肘子等等,因为需要的量大,都需要提前一天做出来,第二天稍微再蒸一下就行。
所以大棚搭起来后,厨师们就开始忙活上了。备食材,备菜,一切需要炖煮的,都提前预备。
据说头一天婚房的炕上不能睡人,留着结婚当天闹新房时新婚夫妇才可以睡上去。因为鸿文和小蝶没有用媒婆介绍,是自己认识的,加上侯三中间搭线牵桥,所以没有媒婆。但是根据习俗,婉如还是请了村里一个比较专业点的媒婆(也叫喜婆)来给布置二人的新炕,炕上洒满了各类坚果,喜果,如早生贵子的枣,花生,桂圆和莲子。还放了两个红包,这一切做完后,别人就不能再进到新房或者是碰到新炕了。
这一个晚上,鸿文跟父母睡在一个炕上,他翻来覆去地就是睡不着,从炕上爬起来卷着一个被子就去找侯三,跟他挤在一起比跟父母睡自在。
“你小子放着那么舒舒服服的炕头不睡,跑我这来干嘛?”
“不适应,好久没跟父母一起睡了,睡不着。”
“明天就好了,明天睡你们的新房,搂着小蝶睡,一切都是美好的。”
“三哥又拿我打趣,我问你,你难道真的不想结婚吗?”
“唉,想,也不想,我现在只想找到我的哥哥姐姐,不知道他们还活着没有。你说奇了怪了哈,早些年我怎么就没想着找他们呢?可能那时太小,不太懂事,也不懂啥叫亲情之类的。这两年慢慢长大成人了,思念亲人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我一闭上眼睛,就想起我姐姐那时岁数也不大,但是她却干着我妈妈原先干的那些家务活,早早起来给我们做好早点,那时候吃得虽然不太好,但是她做的吃着就是香。多少年没有吃到姐姐做的好吃的了。”侯三又陷入了沉思中。
鸿文没有说话,他何尝不想帮侯三找到哥哥姐姐?他暗自下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帮侯三找到他的哥哥姐姐。他的脑子里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该从哪里下手打听,从哪去找。上次送他到北京火车站的人力车夫有很大的嫌疑。
“三哥,你放心,有我在就一定能帮助你打听到你哥哥姐姐的下落,我的意念告诉我,他们肯定没有死,只是遇到点困难而已,等我回北京就着重办这事,不管什么消息都会及时告诉你。”
鸿文在侯三的陪伴下长大,他很依赖这个比他大几岁的哥哥,有什么事都跟他商量。侯三也是对鸿文言听计从。鸿文的事就是他的事,相反侯三的事,也是鸿文的事。
鸡叫三遍,太阳都照在屁股上了,他们俩才从炕上爬起来。地里的活不多了,侯三要帮助周庆家张罗鸿文的婚事,起来后,就去周庆夫妇的房间问有什么活让他干。
“你看看大棚里的桌子椅子够不够,如果不够,就去街坊四邻家借一下,借了谁家的,都给记住,别到时候忘记还。”周庆吩咐道。
“好嘞,我这就去看看。”
对于侯三,周庆两口子真的把他当儿子看待了,而且也越来越依赖他,越来越离不开他,有他在,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办得顺利。
由于侯三不想找媳妇,周庆他们也不催他,他想什么时候找了,就给他一笔钱,这是两口子早就给留出来的。孩子从小就没了爹娘,哥哥姐姐又失踪,他们不能坐视不管。
鸿文这时也来到父母的房间问道:“我今天能去找小蝶吗?”
“你这个傻儿子,明天就是你们的大婚日了,结婚的头一天是不能见到媳妇的。再忍一忍,去回你屋里该干嘛就干嘛,别耽误你的功课,看看书也行。”婉如点着鸿文的额头说道。
还有这种事,结婚的头一天不能见媳妇,这是谁家的规矩?鸿文悻悻地走出来。
回到自己房间,拿出一张纸,用毛笔画一张草图,上面标注天津、北京两地的字样。他要先从北京火车站开始关注那些人力车夫,再从他们口中打探点信息。天津那边,先暂时去不了,就到鸿祎说的那个太监原先住的马相胡同问问左邻右舍,看从他们口中是否能得到一点消息。他要把寻找侯三哥哥姐姐的事,当成一件大事来办。
鸿祎的两个儿子窜了进来,说要看看婚房,小江还是比较腼腆站在屋子里四处看看,小海却跟个猴子一样,穿着鞋就要往新炕上窜。嘴里还嚷嚷着:“我要睡三叔的炕。”气得鸿文朝他叫唤:“你给我下来,不许上去。”
听到鸿文的喊声,婉如进来一看两个孩子在这捣乱,赶紧拿着条树疙瘩去轰两个孙子,嘴里说道:“你们两个小坏蛋,给我出去,这里不是你们呆的地方。”
她一条树疙瘩打在小海的屁股蛋上,这下闹得更欢了,从炕上掀起一个被子披在肩上:“你打你打,不疼不疼。”真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孩子,婉如看她的威力不够大,就去叫鸿祎过来管教两个孩子。鸿祎进来一瞪眼,两个孩子像个小猴子一样嗖地一下跑没影了。
这一天,小蝶跟姐姐在家整理她的嫁妆,爸爸的小女儿又该出嫁了,不知道给什么好,各种被里被面,做新衣服的布料,新鞋新袜子等等,装了满满两大箱子。直到晚上,应该是由妈妈给女儿梳头,称为“上头”,边梳还会边念叨“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意在表达妈妈对待嫁女儿的不舍与祝福。
但是,小蝶从小就没了娘,由她姐姐代替母亲给她梳头,父亲满心不舍地看着姐俩在家里摆弄,又高兴又有点心酸,虽然不是嫁到很远的地方,毕竟一过门就该是人家的人了,做为父亲怎么不难受?
他悔恨自己没有本事,虽然贵为医生,治好了那么多人的病,却治不好自己孩子她娘的病。眼见得她病得那么厉害,却束手无措,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媳妇躺在自己怀中离去。每每想到此,他都会默默地流泪。所以,当村里、村外不管谁家大人小孩生病来找他医治,他都全神贯注、毫无保留地将身上所掌握的医学技术全部用再病人身上。
“爸爸,您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又想我妈了?”小蝶走过来,坐在爸爸身边问道。
“噢,孩子,没有,没有,你明天就该出嫁了,当爸的我应该高兴才是。”小蝶她爸用手擦了一下眼角,攥住她的小手。小蝶感到父亲的手是那么温暖,被父亲攥着的手好舒服,浑身都是暖暖的。
“您别难过,我会常回来看您的。”
“好,到了婆家,要听公公婆婆的话,手脚要勤快,不要跟公公婆婆顶嘴,要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爸爸您放心,鸿文的父母都挺好的,我会好好孝敬他们的,您自己多保重。”说完,小蝶就扑进父亲的怀中,爸爸好可怜,她一嫁出去,家里就他一个人了,眼泪不知不觉像断了线的珠子,吧嗒吧嗒掉在了爸爸的怀里、手里。
“傻孩子,你应该高兴才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无论谁早晚都要走这一步,爸爸祝福你,为你高兴。”
这一晚上小蝶跟她父亲还有姐姐聊到很晚,她拥着姐姐睡了一夜。早晨起来,姐姐又继续给她化妆,梳头,穿嫁衣。一切收拾妥当,村里几个小姐妹都来小蝶家集合,她们准备给新郎官堵门,出难题。
侯三今天也稍加修饰了一下,平时看他跟个土猴似的,没想到稍微捯饬一下,还显得挺帅的。他老早就来到马棚,帮助鸿祎把马车上的棚子卸下来,在马的头上扎了一朵大红花,将马车里面打扫干净,铺上红绒绒布,这样一装点,煞时喜庆的气氛就给烘托出来了。
马车上坐着的人有鸿文,鸿祎,鸿鸣,侯三,以及鸿祎和鸿鸣的媳妇。鸿文准备好了一叠红包,喜烟,喜糖,炮仗,接亲的礼品等。还雇了一台八人大轿,喜轿样式以及前后八人的抬轿方式,都准备好后,浩浩荡荡迎亲队伍就出发了。
一路上喜气洋洋,引来很多村里的大人小孩来看热闹,鸿文提拉着装有喜糖的小篮子,时不时地往看热闹的人群中撒一把糖,大家哄的一声便去抢喜糖。
小蝶家没有什么亲戚,只有她姐姐和姐夫,所以请了村里几个好姐妹帮助堵门。
迎亲队伍在村民们的追随下来到了小蝶家大门外。鸿文接下来的任务还很重,他要完成所有接亲的流程,堵门一关都让他为难死了。他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稳定一下紧张情绪,提拉着聘礼就朝小蝶家大门走了过来。
此时,小蝶请来的几个小姐妹,排好了队,堵在大门口,向他提出几个问题,答不上来就被罚。
第一个人问:“你老婆最不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
鸿文想了想,呦,还真不知道,因为没怎么一起吃过饭,胡编一个:“她最喜欢吃甜食。”
“哪种甜食,要具体说清楚。”
鸿文琢磨女孩一般都爱吃糖,随口便说:“是糖啊!她最喜欢吃糖。”
这个算勉强通过,接着第二个女孩过来问:“请你说出爱老婆的十个理由。”
爱老婆,爱就是爱,还要说出理由吗?鸿文道:“别说十个理由,一百个理由也难不倒我,就是爱了。爱爱爱爱。”停不下来地说一个爱字,把院里的姑娘们都逗笑了。
第三个姑娘继续问:“请说出五个让我们放你进门的理由。”
“一,她最爱我,所以你们必须放我进去;二,从今往后她就是我鸿文的老婆了,你们必须放我进去;三,如果不放我进去,你们就喝不着喜酒;四,她不能没有我,我也不能没有她;五,你们不放我进去我就不给你们发红包。”红包二字刚出口,里面就乱作一团:红包拿来,红包拿来。
后面的问题问不下去了,这几个姑娘简直要闹腾死了。鸿文只得拿出一打红包往院子一撒,几个姑娘都去抢红包,鸿文趁势打开院门溜了进去。
只见岳父笑眯眯地看着院子里的姑娘们和新女婿打打闹闹,看到鸿文终于进来,忙往里请。
鸿文恭恭敬敬地跪拜了一下岳父,并奉上聘礼。新娘家还完礼,岳父就把盖着红盖头的小蝶亲手交到鸿文手中。他把两个人的手叠在一起,使劲攥了一下。这一攥鸿文感到了肩上的责任,感到岳父对自己的信任,他伸出另一只手,放在小蝶父亲的手背上,说道:“岳父大人,谢谢您让我把小蝶领走,我一定会好好对待她,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此时小蝶的姐姐将妹妹扶进她的房间等候鸿文来抱她上轿。
岳父大人说道:“我相信你鸿文,你一定会照顾好小蝶的。好了,话不多说,你们可以起轿。”
鸿文再次走进小蝶的房间,小蝶的脸已经藏在红盖头下面,看不到鸿文,但是当他背起她时,感觉到了鸿文的气息。鸿文背着小蝶走出院门,来到了轿子旁边,他又以把又背着的小蝶抱起,送到了轿子里。最前面的轿夫吆喝一声:“起轿。”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朝鸿文家走去。小蝶的姐姐带领这些堵门的小姐妹也坐另一辆马车跟在后面,最后面一辆马车里面装的是小蝶的陪嫁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