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尸大道

第7章【鬼宅】(3/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7章【鬼宅】

“客官,相不中也没事,我可以带您去看看其他院子。”

“不用,咱们先进去看看吧!”

常年在半夜去乱葬岗摸尸的顾长生,其胆色早就超乎常人。

即便真的有鬼,顾长生也不怎么惧怕,实力大增后的小青就是他的底气所在。

小院内的院子不小,长宽越三丈左右,里面是一排三间连着的砖瓦房,院墙也是青砖垒砌而成,如果不是外面那般荒凉,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小院。

美中不足的是:可能是长时间没人收拾的原因,院子中的杂草都没了膝盖。

“客官,如果您相中这小院,我等下就让人把这院中杂草给清除了。”

“不用,看着还好。”

五年在荒郊野外风餐露宿的生活,让顾长生更亲近自然,看着杂草丛生的小院,反而让他更舒服了。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小青藏身其中,不至于人一进来就发现小青的存在。

紧接着小二又带他去房间中看了看,家具什么的都一应俱全,只是长时间无人居住,所有东西上面都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还缺少被褥和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这对怀揣三千多两的顾长生来说,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就都不算什么事。

典型的暴富心里。

通过小二介绍得知,这房间的后面竟然还有个小院子,只有前院一半大小,有着一颗生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柳树,一口石块垒砌而成的古井。

老柳树一个成年人都抱不过来,却长的不高,枝叶稀疏,以至于在房屋的阻挡之下,顾长生在外面时都没有注意。

从古井口那光滑的石头来看,肯定有些年头了。

只是上面给压上了一个巨大石块,将井口给封住了。

“客官,我之前给您说个这小院中死过人,就是在这口古井中死的,至于如何死的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是自己想不开投井而死,有的说是在打水过程中失足落井而死,也有的说是被人害死后丢到了井中。”

“传到最后,都不知道那个版本才是真的可是不管怎么传,都和这口古井脱不了关系,才被封上了。”

“能搬开不?”

顾长生对于死人一点都不感冒,本着取水方便的想法,就想将巨石搬开。

“能搬是能搬,但我劝客官最好还是不要搬,不管这古井和死人有没有关系,但总归是有些不怎么吉利。”

“没事,我不在意那个。”

小二见顾长生这般执着,也不再劝,答应等会收拾院子时将古井口上的巨石搬开。

又问了下闹鬼的传闻,结果得知所有住到此院之人,都会在晚上遇见鬼,时间长了,也就没人敢住进来。

“看来晚上得注意一下。”顾长生心中这般想到。

之后就痛快的付了一个月租金,让小二找人过来把房间打扫一番,顺便把后院封古井的巨石搬开。

见院子这边还要收拾一会,便又让小二带他去最近的书店,买了一大堆关于和修炼有关的书籍后这才返回了小院。

这个时候,小院早就已经收拾干净,古井口的巨石也被搬开了,就是前院中的杂草在顾长生的要求之下保留了下来。

最后,又吩咐小二帮他囤积了一些粮食,每天换着样的过来送些带肉的硬菜后,才算是住了下来。

之所以囤积些粮食,是因为顾长生被饿怕了,即便身上的钱财再多,也没有拥有大量粮食来的实在。

田馨爸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官运亨通
重生:官运亨通
有人说,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比江湖更险恶。 刘浮生觉得,官场是情与法,黑与白,真实与谎言,更是人间正道。 前世的他,唯唯诺诺,一心求稳,却遭人陷害,郁郁而终。 重活一世,他早已洞悉官场,青云之路尽在眼中,挡我者,必将万劫不复!
弹剑听潮
龙王婿陆榆纪凝雪
龙王婿陆榆纪凝雪
我是他人眼中一无是处的废物赘婿; 但,上门女婿,未必不能翱翔九天! 倘若她要,我就可以,给她整个世界。
会说话的香烟
我为觉醒者,勇闯末世
我为觉醒者,勇闯末世
关于我为觉醒者,勇闯末世:世界涅盘,全球异化。他从懦弱胆小中崛起,在末世中绽放。在这个群魔乱舞的大世,新的秩序建立者是人类还是变异体。直到巅峰才发现,一切的轨迹似乎都被黑暗中一只无形的大手操控,他只能寻着点点轨迹,在黑暗中潜伏,寻觅那一线生机。
不勤奋的蜗牛
神三群聊:三国
神三群聊:三国
云气蕴养技术真厉害,材料学爆炸。 “众所周知,左手倒右手,等于什么都有。”陈曦宣。 “我出图纸,你出机床,我们一起做大做强。”群友宣。 “文以载道,武能安邦,唯有奇观,兴国安邦。”万年重工宣。 “七代舰灵,听我命令,从此刻开始,开启舰娘时代。”万年公主刘桐宣。 星辰大海,有梦即可。[神三同人,如有冒犯,还请指正。]
混日子的又一天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