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30章 五个理由
“现在吗?”
张居正摇摇头,深深望了一眼于可远,“在这之前,可远恐怕要先去一趟王府,王爷要见他。”
高拱也不由望向了于可远,“是詹士府和翰林院这些事?今天的问话?”
张居正点点头。
“没有申大人吗?”高拱又问。
“没有。”张居正望向申时行,不知道是不是于可远的错觉,他总觉得那眼神里有一些给申时行安慰的意思。
于可远有些心烦意乱。
临近傍晚,他去了裕王府。
去裕王府其实是一个非常古怪的经验,从外面看,它只是一座非常普通的联排的宫殿群——大,但又没有那么大。但是当你步入前门,走过一条似乎有好几百米的宽大过道时,你就会意识到他实际上真的置身于一座宫殿之中。
它是如此地符合裕王,从外面看极其不引人注目。这座宫殿的秘密就在于它是由好几座宫殿连在一起的,而且背面也连在一起。如此一来,你在裕王府里转着转着就找不到路了。
于可远沿着这些规整的石板路,穿过前堂又穿过花园,用不了多久就来到了裕王的书房前。
跟他一起的还有张居正。
二人被冯保领到了书房前,这是一间简朴的房间。
他已经见过裕王很多次,但每次相见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他身材高大却很孱弱,聪明绝顶却又喜欢听旁人的主意,说起话来总是语调亲切温和。
他似乎很热情地欢迎了于可远和张居正。
二人给裕王行了礼,裕王领受了,便指着左边的两个椅子道:“坐。冯保,上茶。”
冯保端着两碗茶走近了,“两位大人,这是产自福建建阳的白毫银针,前几天刚贡来的,王爷都舍不得喝,专等着两位大人呢。”
二人忙又起身谢恩。
“坐下吧。”裕王挥了挥手。
他今天穿的是便衣,以便衣接待外臣,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表达亲近,因为唯有最亲近的人才能这样做。
二人复又坐下,望向那白毫银针。
这是一种白茶,一般产自福建北部的建阳、水吉、松政和东部的福鼎等地,出量极少。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
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由于制作时未经揉捻,茶汁较难浸出,因此冲泡时间应稍延长。
“好茶!”
抿了一口后,张居正惊叹道。
“确实是好茶。”
于可远也说了一声。
二人复又道谢。
“近来如何?”待冯保将茶碗撤下,裕王便温和地问。
于可远本想告诉他一切都很好,绝对挺好。想告诉裕王张邕的那几首诗突然起来地砸在他们头上,虽然有些吃惊,但现在整个局势已经在控制之内了。
他还想说,他和申时行将在几日后向司礼监解释清楚,完全不需要记挂在心上之类的。
但这番话似乎更像是让自己放心,在宽慰自己。
何况这样的小事还远不到让裕王操心的份上,更不至于因为这件小事就把自己召到王府。
但除了这件事,最近确实也没什么旁的事了。他决定坦白,“张邕所写的那几首诗,确实让臣措手不及。臣不明白为何刘大人会突然找到这些诗,又是谁告诉他的。王爷万不要动怒伤了身体,这些都是臣的错失。”
于可远停住了。
其实关于这个事情,他实在是无话可说了。裕王显然也察觉到了,然后他开口了。
语调仍然很温和,“是什么让你以为,我会大怒呢?”还有一些困惑。
于可远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以为就算不生气,也要这样说,总之要先把过失归到自己身上,这是身为属下应该做的。不然他来裕王府是做什么呢?
于可远低着头。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远,今天就你我,太岳和冯保在这里,凡事都可言说。”裕王望向张居正,“太岳,你和可远讲讲吧。”
“劳烦张大人。”于可远望向了张居正。
接着张居正问了他一系列问题,一开始他简直看不出张居正的用意。
“王爷和内阁一致要做的是什么?在国库支出方面,于大人。”
“削减开支,这显而易见,张大人。”
张居正点点头,“那为什么一直收效甚微呢?”
答案又是显而易见,“因为某些人的阻挠,从上到下的阻挠。”
“那么是不是所有内阁大臣都要对国库开支的削减来负责呢?”
于可远一时有些拿不准这是不是对自己的抨击和陷害,“我想不全然是这样,不止是内阁大臣,也包括各部衙的全体臣工,包括我自己在内。”
张居正盯着于可远,看来并不相信。
他接着说,“若是这样,为什么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一个部衙实现了真正的任何形式的削减?”
“事情总要一步步来,一点点做。”
“错。”张居正摇摇头,“那是因为很多官员都被降服了,他们被同化了。”
吉檀迦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