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41章 每日三斤大米
红岭县的面积并不小,只不过是人少而已。
赵明庚的招聘信息,自然是先可着本县城进行。
先把土地耕种起来最是要紧。
老百姓有了粮食,才有动力想别的。
有人去应聘做力工,赵明庚不给发工钱,而是以粮食代替工钱。
每日三斤大米,是精米呦。
主要的工作,就是挖土,然后做土坯。每天每人要做出至少500块的土坯来。
这个数量好像有点多,但是对于给了足够工具的百姓们来说,好像又是容易做到的,
毕竟铲土的不管是铁锹还是镐头,都是崭新锋利的,
运土有独轮车,和泥有水管接入,不需要自己一担担挑水。
无形中就把工作的辛苦程度,降低了不少。
当第一天散工的时候,见到真有人领了大米回家,第二日去面试的人多了两倍不止。
老百姓们都快疯狂了,赶快给自家孩子写信,让他们赶快回来,赚了精米,拿出去卖也是可行的。
毕竟外面赚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普通的糙米一斤达到8文左右,可是县令大人给发的精米,
别说卖18文了,就是拿出去卖20文也是有人买的。实在是太白了。
舍不得煮饭,拿了一把煮粥,味道香浓,是他们这辈子都没吃过的好味道。
既然干活能领到米,说明开荒有免费的粮种领,定然也是真的。
还有那牛,啥时候官府允许赊欠了?
不管老百姓有多苦,人头税跟粮税就没少交过。
如今县令大人可以免费赊牛给大伙,还是让老百姓先用着,后还款,怕啥?
大不了还不上钱的时候,把牛给卖了。
不是一样能把欠款给还上吗?还白使唤了三年的牛,上哪儿找这好事儿去呢。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不想当王八蛋的老百姓纷纷开始让在外务工的孩子们回家来。
关于牛的问题,赵明庚跟赵青嫣统计了一下,现在全县人口3500人。
按照家庭进行计算,总共八百户不到。
也就是说,她们预备出800头牛,绝对够了。
这次从北地那边赶过来的牛,总共有1300多头。
种牛有300多头,剩下的牛,大概都是一岁多两岁不到的小牛。干活是没问题。
虽说这些牛对赵家人来说是肉牛,可是对老百姓来说,这是难得可以干活的好帮手。
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赵明庚这边烧陶的工人已经招全了。
山上种树的人也差不多找全乎了。
只是来县衙领种子的人不是很多。
原因无他,都去赚米了,开荒种地这茬,他们还真没太着急。
至于种子跟牛,反正他们没看见。
赵青嫣回了一趟岭北县,赶了100多头牛到红岭县。
多了这边也没地方养。
红土山上虽然也有草,说真的,草木不丰。
尤其是那些个牛,好像不太爱吃红岭山的草,在领北县不是没尝试过让牛们吃各地割的草。
老百姓永远都是最相信自己的眼睛,现在看到了成群的牛,终于信了县令大人的话了。
写信不方便,那就直接出去找人。没出一周,红岭县的人瞬间增加到了一万人。
春天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