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章 农忙
运气还不错,杨珊在山谷的背阴处发现了一片重楼。
个头也比较大,装了半背篓,太小的杨珊没挖,让它们再长长。
接下来没找到什么草药,在几棵倒地开始腐烂的树上,发现了很多蘑菇。
摘了一窝蘑菇,再摘一点野菜,背篓也就满了。
剩下的蘑菇和野菜杨珊也没放过,全收进空间里了。
准备打道回府,回去的路上又挖了一些车前草。
上山的收获还是不错的,接下来几天杨珊都到山脚转了转,收获了很多野菜。
别看野菜现在不值钱,但是气候寒冷之后很多植物都冻死了。
或者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新鲜的蔬菜可是非常珍贵的。
就算有一些寒冷后为了适应环境变异的植物可以吃。
但是味道就不能要求了,毕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陆陆续续挖回来一些草药,进行晾晒好后再拿去镇上卖。
不过这几天都没有遇到什么猎物,像兔子什么的都没看到过。
不过山脚下,就算有,应该也早就被村里半大的孩子们霍霍完了,哪里等得到杨珊去。
如此过了几天,就到了栽秧的季节了。
南方的村庄一般种的都是水稻。
这时候没有杂交水稻,更没有大棚育苗,连盖棚子的塑料都没有呢。
都是直接把稻种撒进沤肥后、犁好的水田里。
等秧苗长大一些的时候,再进行移摘到别的田里。
稻种是前段时间就撒进田里了。
今年气温比较暖和,秧苗的长势都不错,现在要进行移摘了。
栽秧是个辛苦活,这两年都是娘家和婆家自家的秧苗栽好,再过来帮原主栽秧,今年也不例外。
带着两个两岁多的娃娃,正是闹腾的时候。
杨珊想去给他们帮忙,或是自家先栽一部分再等她们来帮都不行。
杨家和宋家人多,也都是勤快人,三四天就把自家的秧苗栽好了。
都过来帮了杨珊两天,才算把今年的秧苗都栽好。
接下来就是看水、除草啦。
还要把田埂上的野草都割掉,剩下的交给时间,到了秋天就能收获了。
最怕的就是生虫,古代有没有杀虫剂,真就听天由命了。
农业特别是古代农业都是看天吃饭。
栽秧完成后,杨珊自己花了几天时间才把旱地的杂草除了,累成狗。
期间两个孩子都是让宋母帮忙带。
所以这次去镇上卖绣品,杨珊决定给宋母买几尺布裁一件衣裳。
这次绣品比上次多,光是荷包就有10个,绣帕也不少,得了1025文钱。
也就是一贯钱零25文。
这里的货币是1000文为一贯钱,一贯钱等于半两银子。
到了药铺,这次的重楼品相很好,还挖到了一些党参,杨珊晾晒的都很正确,没有丧失药性。
加上车前草、金银花一些比较便宜的草药,一共卖了两贯钱,也就是一两银子。
给宋母和杨母分别扯了五尺粗布回去做衣裳,花了300文左右。
再买了70斤中等米,5斤盐。
不是杨珊不想多买盐,而是古代老百姓连盐都要节约着用。
一斤盐能吃两三个月,杨珊一次性买太多会很奇怪。
而且也怕买太多了显眼,让掌柜的记住了,毕竟镇上就两家卖盐的。
就这样杨珊还决定下次去另一家买两次,过段时间再来这家。
反正还有四年多的时间,她可以慢慢囤。
看到杨珊送来的布,宋母虽然说:“这都是应该的,这孩子客气啥,浪费钱。”
但还是看的出来很高兴。
杨珊只是笑着说:“这是两个孩子孝敬奶奶的,娘你就收下吧”。
这布还是要给的,毕竟已经分家了。
老是让宋母带孩子,就算宋父宋母看在是亲孙子的份上不说啥,宋大嫂也会有意见。
杨珊又开始了刺绣、看田地、进山的忙碌日子。
只有多赚一点钱,多囤一点东西才能让杨珊安心。
采来的草药也不是全部拿去卖掉。
昭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