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里的正经日子

第17章 离别(3/4)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7章 离别

梅氏原本有些不赞同,但见了姜父面上的意味深长,瞬间明白过来。当务之急是保全自家女儿的名声,与周家置一时之气反倒不划算。

罢了,且看来日方长。梅氏到底应下了姜父所言。

姜幼白自那日与梅氏说过话,就一直注意着家里的动静。见一连几日都风平浪静,便知此事已经过去了。

这日,她带了嗣哥儿去正房,姜令月也在。她此时正一脸失落。

将嗣哥儿抱给梅氏,她才坐在姜令月旁边的绣凳上,小声问她怎么了。

姜令月就道:“皎皎,萧姐姐和箫公子要走了。”

“走,走去哪里?”姜幼白闻言不由一愣。

“说是要回京城。”姜令月一脸的难过。

她这些日子与箫煦的姐姐箫柔相处的极好。箫家姐姐是个十分温柔的人,一身高华的气质让她十分崇敬。她些日子跟着箫姐姐学礼仪规矩,实在受益匪浅。如今自然不舍得与之分开。

姜幼白听了姜令月的话,不由皱了皱眉。不是说箫煦家遭了难么,怎么还要回京城?她疑惑满满,但想起姜父之前的叮嘱,只好咽下了想问的话。

留下姜令月陪着梅氏和嗣哥儿,姜幼白去了半纸院。

看院里摆着的箱笼,想必他们的东西应该已经开始收拾了。

“怎么突然就要走了?这些日子我也少来这边,竟不知二哥就要回京了?”姜幼白心里有些懊恼,又有淡淡的不舍。

箫煦含笑看着她,清冷的声音里带上了些暖意:“我也才接到消息,家父的案子已有转机,圣上密旨招我回京。”

姜幼白没想到他能告诉自己这些,以姜父的态度来看箫煦家的事应该不易张扬才是。

还没等她想明白,就听箫煦道:“皎皎,你好好保重,咱们来日再见。”

姜幼白不由失笑,玩笑道:“二哥不是常人,此一去必定扶摇直上,哪里还能再来我们这个小地方?”

“傻丫头,我不来你还不能去京城么?”

男子宠溺又打趣的笑声让姜幼白怔了怔,察觉到自己脸上的热意,她不由抿了抿唇,一时有些不知该作何反应。

箫煦紧紧盯着小姑娘面上的神色变幻,一会儿羞怯一会儿疑惑。刚才的试探他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也不敢再说太过,免得惹小姑娘生气了,便转而解释道:“元信才华横溢,明年秋闺必能高中,姜世叔治下有方,将来升迁回京也必定要带着家眷。”

升迁回京,哪是那么容易的?姜父当了这么多年的县令,一直没有挪过地方,可见官途并不如何顺遂。

姜幼白心里不以为意,但还是笑道:“那就借二哥吉言了1

箫煦看出她的心思,心里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道:“等皎皎来了京城,我便带你去逛京城的元宵盛会。”

被他这么一提,姜幼白也记起两人的约定,心里不由有些怅然。

姜令月十分不舍箫柔离开,连夜绣了帕子并着一个香囊送去了。

姜幼白想着箫煦对自家襄助良多,送大夫又送礼物的,反而是自家除了提供了一个居所,再没有别的了。再者,她也与箫煦相处的十分投契,箫煦算是她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朋友,因此她想在他临走前送上一份礼物。

至于送什么,她想了半天,直到眼角余光扫到旁边高几上的一盆花树时顿时有了主意。

次日一早,半纸院。

还有一刻钟就要出发了,箫煦低声吩咐萧山让他亲自带人护卫箫柔。他奉圣上密旨进京,这一路注定不会太平。

两人说着话,面色都有些凝重。这时屋门口姜幼白进来了,她身后跟着两个丫头,手里抬着一盆花树。

城中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影帝别秀了!你马上被我淘汰了
影帝别秀了!你马上被我淘汰了
她居然穿成了虐文女主,那影帝男友简直离谱,为了救他那病重的白月光,竟然要她掏心又掏眼角膜,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而且还死不公开恋情,害得她被粉丝当成舔狗,全网黑得那叫一个惨,直接混成了最落魄的女明星,
佚名
傅律师,太太说她不回头了
傅律师,太太说她不回头了
沈轻纾自知与傅斯言的婚姻起源于一场各求所需的合作,所以她从不敢奢求傅斯言会爱自己。她将爱藏于心底,迎合傅斯言的喜好努力当一个完美听话的傅太太,将傅斯言和逝世初恋的爱子傅思宇视如己出。整整五年,沈轻纾把
荣荣子铱
我,以神明之躯游戏人生
我,以神明之躯游戏人生
电视上说,有一类披着人皮的怪物,他们游走在人类之中,大家称为复苏者。他们以人类为食,生性残暴,是可怕的怪物。可他才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为什么神明会选中他,让他成为复苏者,以神明之躯游走人生。人类怕他,复
佚名
在异世界博物馆给人跑腿
在异世界博物馆给人跑腿
关于在异世界博物馆给人跑腿:误入异世界的苏林成为了一座博物馆的员工,写作外勤,实则是给无良老板当跑腿的。苏林:“总感觉咱好像都没干什么正事,我干的真当是正经博物馆该干的活?我不干了!我要回家!”老板:
慕容泽鑫
穿成万人嫌,我走野路子爽翻天
穿成万人嫌,我走野路子爽翻天
【80年代+打脸爽文+有仇当场报+野路子】一次意外,姜宁穿成八十年代万人嫌。未婚夫:“我跟姜宁没有共同语言,我要娶的是具有共同语言的革命同志。”未婚夫的母亲:“娶一个没文化的乡下丫头当儿媳妇,我们宋家
铁锅炖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