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宠妃苏乔萧逸寒

第249章 睡到不想醒来,禁地里有秘密(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49章 睡到不想醒来,禁地里有秘密

“只要能医好父皇,愿出千金诊费。”厉恒倒是一脸认真,这耀月皇朝已经请遍了天下名医,却都无法医治皇帝。

这才让众皇子有恃无恐。

也才让他陷入了绝境。

现在连皇后都不出面了,只因为皇帝病的严重,接下来,就看众位皇子中谁更有手段了。

毕竟厉恒不是皇后的儿子,她的确不必管太多。

苏乔挑了挑眉头,这耀月皇帝的确是厉恒的保护伞。

“好啊,不过我不是神仙,太子殿下也别抱有大太的希望,可以试一试。”苏乔眯了眸子,千金诊费,她当然愿意了。

厉恒犹豫了一下,用力点头。

他的确忽略了苏乔的医术,此时倒是看到了一线希望。

看着躺在龙床上的耀月帝王,明明正当中年,却是须发皆白,看上去像是垂暮之人一般。

也让苏乔有些怔愣。

这耀月帝王是得多么操劳,才会衰老的这么快?

因为皇上久病,连侍疾的妃子也不会时时守在床边了。

只有厉恒的人侍候在左右,其它皇子和嫔妃们,都在忙着争夺储君之位,忙着站位。

“这陛下是因病才衰老的吗?”苏乔给耀月皇帝号了脉,用仪器进行了一遍检查,并没有发现特殊的病症。

厉恒摇了摇头:“不是的,父皇……衰老的比常人快一些。”

“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老?”苏乔也觉得奇怪,没有病症却迟迟不醒来的,这应该是心病。

这个病症,苏乔也觉得无能为力了。

看着耀月皇帝的样子,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就这样睡着,好好侍候着,也能活上十几年。

只怕会被有心人利用,或者暗中下黑手。

亲情这东西,根本抵不过那把椅子。

厉恒的面上闪过一抹心疼:“父皇一直都比常人衰老,他……似乎总有很多心事,也不告诉任何人。”

其实耀月皇朝也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更是不参与其它国家的争斗,可以说,这耀月皇帝没什么烦心事。

竟然会比常人衰老的如此之快。

更没有任何的病症。

让苏乔忍不住将厉恒推出去,又检查了一番。

还是没有找到病症的所在。

“皇上有什么比较在意的人吗?”苏乔觉得这耀月帝王的症状只能归类为植物人了。

在这个年代,植物人怕是活不了多久了。

好在厉恒这个太子还在主持大局,不然,耀月皇帝这样子,一定是活不成了。

厉恒的脸色也变了几变,犹豫了一下才开口:“父皇似乎有一个十分在意的地方,只是那里无人能进去,一直都是禁地。”

“你都进不去吗?”苏乔有些疑惑。

天下人都知道,耀月帝王很在意太子的。

一直都在全力维护太子,为了太子,将所有皇子派到远处封王封地。

没有圣旨,都不得进京。

不过,怕是耀月帝王自己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卧床不起。

厉恒多看了苏乔一眼,眼神有些晦暗,却没有说话。

“或者有他很在意的人或事,可以让他醒过来。”苏乔眯了眸子:“当然,可能性也不大,只是有这种可能,不防试一试。”

“好。”厉恒出不想错过任何机会,此时更是用力点头:“我现在就安排。”

他知道皇上很在意那处禁地里的东西,不让任何人进入,只让一个太监出入打扫。

他现在只能走一趟了。

“最好有他在意的人。”苏乔耸了耸肩膀:“陪在他的床边说些话。”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全民修真】【慢热爽文】【热血逆袭】【轻松爆笑】【老6系统】【单女主】【放心入,绝对不坑】修真历529年。高中生云陌辰一觉醒来,意外觉醒了吸收血气就能变强的系统。然而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相恋三个月的女朋
憬江言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热血】【无敌】【情感丰富,不喜勿入】万年前,妖族和魔族降临世间,它们力可拔山,吞云赶月,以人族为血食,人族可生存的区域不断减少,现在,天下九片大陆仅剩一域,人族武者用血肉筑成城墙,抵御异族,在危急存
一阵乱写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科技强国军婚】“要么嫁给他,要么去下乡,选择一个!”刚睁眼就遇到了人生难题,要么嫁给一个出轨自恋狂,要么去下乡。她一翻白眼,这还用想?她宁可去干活赚公分,也不能在婚姻上屈服!于是,乡下多了一个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