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18章 断绝关系
李五昌早就看透李大昌,摇头冷声道:“娘有交待,不认你。我听娘的,不认你。”
一个护卫上前把李大昌拉到一边去。
李大昌急的去追李五昌,嚷道:“五昌,是二昌那个混蛋撺掇的我分家,都是他,你不要恨我,我当时是太蠢,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那个护卫一掌砍在李大昌的后颈,把李大昌打晕倒在地上。
李五昌一行人快走到李家,远远的看到李家大门前有一个穿着破棉袄缩着脖子、冻得在原地蹦跳的男人。
这男人正是李二昌。
李五昌冷哼一声,目光不屑,“他还有脸来我家!”
李二昌看到李五昌、李月,立即脸笑开花小跑着迎过来,“弟弟,你二哥我天天帮你守着院子,就怕贼人进去偷东西,在你家井里投污秽什么的。你可算回来了。”
全村都传遍了,李五昌、李月同意李族的人、洪家、张家他们卖豆腐赚钱。李五昌还让洪柱、大狗子教李族的人做豆腐。
今天上午洪家出的黄豆,做出来的五十多斤豆腐,洪柱父子拿到丰水镇就被镇里的人抢光了,只这一趟就赚了一百多个铜钱!
洪柱父子喜得买了肉回来要送给李五昌、李月,只是李五昌父女去给李满上坟不在家。
洪柱父子提着肉在村里走了半圈,人人就知道卖豆腐这般赚钱,现在李族的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跑去镇里买黄豆,准备今天就在自家学做豆腐,明天就去各处卖豆腐赚钱。
跟李大昌、李二昌住一个屋檐下的李族兄弟也去买黄豆了,哪怕镇里的黄豆价格贵,那把黄豆做出豆腐也是肯定有的赚!
这样发财的好事却没有李大昌、李二昌的份,刘氏、陈梅气得直哭,这回李大昌、李二昌也忍不住放下面来求李五昌。
只可惜李五昌压根不理会!
李五昌冷笑道:“我跟你早就断绝关系,我没有哥哥。你就是贼人,你就是贼喊抓贼?!”
一个护卫上前拎着李二昌的后衣领,把李二昌丢到一旁,目光警告,“滚!”
李五昌、李月进了家门后准备叫上二狗子就离开石头村了。
这时洪柱父子提着已经冻住的五斤猪肉飞快的跑过来。
洪柱嘴乐得能看到牙床,激动的大声道:“我们家的豆腐全卖光了!豆腐特别好卖!镇里的人抢着买豆腐,还问我们,以后天天能买到豆腐吗?”
“叔,月姐,这肉送给你们家吃。”
李五昌让护卫接过猪肉,笑道:“去邓庄,那里买豆腐的人更多。早做打算。”
洪柱最听李五昌的话,点头道:“我们家打算今天就去邓庄,那里我熟悉的很,我都想好了怎么做豆腐卖豆腐。”
李五昌语气诚恳的道:“早去邓庄早赚钱。你和张哥几个以前跟着我在邓庄做买卖,你们就去邓庄那里卖豆腐,县城、丰水镇、军营这边就让我们李族的人卖豆腐。”
邓庄的地理位置比石头村好的多,人流量很大,且有许多的老主顾。
洪家、张家去邓庄做买卖,很快就能把老主顾引过来,买卖肯定好。
之前,一些人跟洪家、张家人说,李五昌发达了,就不带他们做买卖了,也不带他们离开石头村。
洪家、张家却觉得,李五昌连家族的人都没带,怎么能带他们离开石头村呢?
再说了,要没有李五昌,大狗子、大虎子只怕现在没钱娶媳妇,都打着光棍呢!
洪家、张家跟着李五昌才盖了新房赚了钱。这就很感激李五昌了。
如今李五昌、李月又同意洪家、张家几家去邓庄卖豆腐,对他们比对李族人还好,他们都想卖身给李五昌、李月为奴。
洪柱感激的热泪盈眶,“五昌、小月,真是感恩你们赏我们一条发财路。我们给你们磕头!”
<tt_keyword_ad data-title="零售"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lue="1914"></tt_keyword_ad>李五昌、李月离开石头村时,李族的人、洪家、张家等人纷纷出来相送,一直送他们骑着骡子上了官道看不到人影。
石头村的村长上午就得知了这事,非常羡慕李族出了李五昌、李月这样的人,带着李族发家致富。
他把这件事报给了住在东村的里正。
里正直埋怨村长没告诉他,要是他知道李五昌父女回来了,定会到石头村拜访。
里正觉得这事是个大好事,就上报了县城衙门。
县城的县令之前来过东村、石头村,认识李家人,觉得李家人真是高义,石头村是他治理的村子,有李家这样的好人家,说明他这个县令当得好,教化村民教化的好。
连续两天,县令微服出行,去了县城、丰水镇的集市,看到李族的人卖豆腐,那豆腐做的没有李家做的好,甚至不是方块的,有碗状的,有球状的,不过确实是豆腐。
“你们家卖的豆腐怎么不是方块形状?”
“模具正在做,等模具做好了,我们家的豆腐就能变成方块状。”
“你们家的豆腐怎么颜色有些黄?”
“刚学的做豆腐,手笨没弄好。那就便宜卖,2斤豆腐7个铜钱。”
“能吃吗?”
“能吃,我自己吃过豆腐,好吃着呢。”
“谁教你们家做的豆腐?”
“我们族的李五昌、李月,他们父女教我们家族的人做豆腐。他们父女可了不得,都是当大官的。李月是我们族最好的小女子,还没有及笄,就当了女军的什么尉,还有个勋位,反正就是很大的官!”
县令还跟李族的人聊天了解情况。
正如里正所说,李家把豆腐方子免费传授给李族的人及几家曾经跟着他们家做买卖的军户朋友。
年底了,县令正愁没有政绩呢,这下来了,真是多谢李五昌父女!
县令写了扬扬洒洒几百字的奏折报给国都官府,里面的内容写的那叫一个妙,不夸赞自己,而是夸赞国都官府出了好官、皇帝提拔了好官爱国为民做好事还如此低调。
国都官府收到奏折后,原本觉得这事的确是个好事,但是不算大,不值得报给朝廷。
不过,国都的长史在看到李月的名字,顿时想到了李月的身份——女军的骁骑尉!
只要沾了“女军”两个字,那必定被文武官员关注!
行了,这事必须要报给朝廷!
明日早朝,国都的亮点政绩就靠它了!
这般,一篇扬扬洒洒歌功颂德的奏折就出来了,交到刺史的手中。
而那些在阴暗处的人正在酒楼里请两位官员喝酒,谋划明日早朝上收拾李家。
冷香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