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83章 酒店开业《一》
崇仁坊
随着承天门的晨鼓敲响,新一天开始了。
长安城中108坊的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快看,天空中飘的那是什么?”
众人闻声后,都停下脚步,纷纷扭头看向喊话人的方向,只见那人抬头望着天,手还指向空中两个红色球体。
“咦…那好像是两个天灯吧。但又好像不是,只飘在空中不动啊。路人甲说道。
是啊,那是什么东西啊?看方向好像是崇仁坊。走,咱们都过去看看。路人乙说道。
待很多行人纷纷涌向崇仁坊坊口时,便听见一阵锣鼓声传入耳中,两只鲜红的狮子踩着鼓点来回舞动。
围观群众看着两只鲜红的狮子,顿感好奇,今天不是什么重大节日,为什么有人在崇仁坊舞狮。
舞狮”起源于三国时期,在南北朝时开始盛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舞狮子起源于汉代,当时狮子和孔雀等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第一次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而狮子又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的传入,舞狮子的活动也因此进入了我们的疆土。
百姓们在观察狮子的形态和动作时,均认为狮子体型健壮,是猛兽的一种,因此大家出于对狮子勇猛的崇拜,感觉舞狮子可以驱鬼辟邪。
于是有人便就此编排了戏剧供大家作观赏,同时在过年或者举行庆典的时候进行“舞狮”这种活动。
到了唐代时期,“舞狮”更盛行于宫廷和民间。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
"故舞狮古称“太平乐”。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中描绘了生动的舞狮情形:"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诗中的“金镀眼睛银贴齿”代表的就是传言中唐明皇在游月殿,梦到的一个在宫殿台阶上玩球的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瑞兽。
由此可见唐代时期早已有了狮子舞。
就在众人疑惑时,舞狮鼓声愈加响亮。
只见引狮郎手拿绣球指挥着两只“狮子”边走边舞。引着众人缓缓来到一座楼前停下。
“啊…快看。原来这天灯是从这里升起来的啊。”路人甲突然喊道。
“还真是,这里是干什么的?弄的这么大阵仗,又是舞狮,又是放天灯的?”路人乙接着说道。
“不清楚啊,招牌被红布挡着呢,具体干什么还真不知道。诶,你们看,门前还铺着红毯子。”路人丙也疑惑地说着。
“我听说春香楼的肖妈妈说,这是一家酒楼。”路人丁给众人解惑道。
“啊…一个酒楼就弄这么热闹,难道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路人甲不解地说道。
就在众人纷纷议论这家奇特酒楼时,楼前的大门突然打开了。
从酒店里走出两名妙龄少女,身穿粉色旗袍,肩膀斜挎一条红色丝带,丝带上绣着欢迎光临四个大字,双手端着红布盖着的托盘,然后各自走到酒店大门两侧笔直地站着。
这样的服饰,穿在她们身上显得前凸后翘,曲线柔美让男人们看了,瞬间气血上涌惊叹无比。
虽然大唐民风开放,但是这样的衣着还是给众人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
就在众人眼睛盯在两女身上沉醉时,酒楼里又走出两人。
左天身穿红色唐装,拉着一袭粉色纱裙晚礼服的小玉走了出来。
左天的身穿的唐装,可不是唐朝的服饰。而是根据清朝的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立体裁剪所设计的服饰。
这时围观群众又彻底傻眼。纷纷侧身议论,他们都穿的这是什么服饰啊,怎么跟我们大唐服饰完全不一样啊,真是好奇特啊。”
一些贵妇少女们则被小玉身穿的晚礼服所深深吸引,心里暗暗打定主意,稍后会命人打听下,那漂亮耀眼的衣服是在哪里做的。
“混账东西,左天怎么让我们派给丽质的婢女,紫云彩霞站在酒店两旁呢。简直岂有此理。
还有他给丽质穿的那是什么衣服?不伦不类的,简直丢尽了皇室的脸面。”
李二一脸怒意地对旁边的长孙皇后说道。
“二郎,别生气。这小子不知道脑子里哪来的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还别说他和丽质穿的衣裳确实很好看。”
“观音婢,你别替他说好话,这混账东西这么胡乱整,朕倒要看看他能把这酒楼打造成什么样子。”
“女士们,先生们。
洪麒宝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