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391章 提案总算有结果(2/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91章 提案总算有结果

将用于其他方面的资金调拨到青照河治理上,没几个人愿意,很多领导都是调过来待不了两三年就走,谁不想把资金放在容易出成绩的地方?

单纯的治理青照河,并没有经济效益可言。

如果不是县府的一把手,将青照河治理与旅游大项目的设想结合在一起,根本不会上这个会议来讨论。

百年一遇的洪水都挺过去了,难道他们就这么倒霉,任期内再出一回百年一遇?

这可是百年一遇,又不是暴雨或者暴雪,隔几年总会来上一场。

最大的两位领导不说话,任由会议桌旁的人讨论。

相比起维修治理青照河的河道和大堤,众人对县府大领导提出的开发县城到旧军河段的旅游资源更高兴趣。

这一段有着包括墨泉和李清照故里等在太东都能叫得上名号的景点,却因为过于分散,一直难以发挥出集群有事,如果改建这段青照河,以河道水运将景点连接在一起,会不会有所作为?

即便后面没有作为也不要紧,只要建成,通过报道或者上级视察,将影响力暂时扩散出去,短期内有个漂亮的数据,对于他们这批人来说足够了。

后面留下一地鸡毛,也是接任者的事……

听着同僚们更多在讨论旅游建设,杨烈文微微蹙起眉头。

在一众常委里面,杨烈文排在最末尾,因为上面关于大学城规划和升格一再有传言过来,非大学城的事务,他很少去发言,甚至在大多数青照事务的表决上,都会选择弃权。

但这次不同,青照河那年夏天的大洪水,杨烈文有过亲身体会,可能某些宣传材料上面,还能看到他亲自扛沙袋的身影。

杨烈文也是个真想做点事的人,这时开口说道:“治理青照河的资金,确实不好解决,泉南境内有问题的河道,不止青照河一条,可能上级无法给我们太多支持,但置之不理也不妥当。”

不少人都看向杨烈文,很多时候杨烈文更像是个吉祥物,甚至在消息比较灵通的人眼里,杨烈文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泉南直管的人了。

“我建议,对青照河适当进行维修,尤其刨开的缺口位置必须充填。”杨烈文说的不算多:“然后加强沿河村庄管理,让沿河村民认识到保护河岸大堤的重要性!”

坐在首位上的一把手突然说道:“我去吕家村考察过,吕家村段的河堤维修做的不错,对村民的约束和管理做的也不错,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

上午县里的会议参加的人很多,半下午就有相关内容流传出来,像吕冬这样消息比较灵通的人,又是相关提案的发起人,很快就能得道相关的消息。

接到电话的时候,房子里面发出切割机切割金属的刺耳声音,门口的宋娜将吕冬推出去,让他到外面去接电话。

外面也挺乱,有小型挖掘机在挖沟,突突的声音响个不停,但比起房子里面的刺耳尖锐,要好太多了。

白色十三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
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
【双男主+主攻+快穿系统+甜宠爆棚1V1】 锦辰作为快穿局逆袭部大佬,眼看就要完成工作,一道任务直接将他重新送回三千界。 “临时工作调剂,去拯救小世界的反派。” 锦辰:? 可谁知…… 清冷自闭小少爷牵住他的手:你……不能离开我。 乖乖少年红了眼圈:你自己说喜欢我的,不能说话不算数! 傲娇影帝伸手求抱:你救了我,就要管我一辈子。 冰冷将军放下骄傲:陛下曾经说的……可还算数? 锦辰:宝宝我来啦!真香
山不语十二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
江羽说,千万别跟我比。论医术,我医术盖世。论武力,我武力超群,同代无人及。
庄小贤
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
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
2014年,孟川因为一场车祸昏迷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中,他梦到自己往后的十年悲惨的人生。 为了让那十年的悲剧人生不再重演,他决定利用自己对未来的十年先知,缔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豪门。
难神
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
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
京圈太子爷顾黎商禁欲高冷不近女色,手腕上一串黑色佛珠分外惹眼,一副要马上要出家遗世独立的样子,看着身边兄弟们对花花世界流连往返,他表示:没兴趣,不理解,但尊重。直到有天,被逼婚逼急了的顾黎商放话,“我不结婚,我出家。”彻彻底底急坏了顾老爷子。宋皙是个被赶出家门的假千金,成了没爹没娘的可怜虫,被人嘲笑,一无所有,她只能通过兼职来完成自己的学业。谁知,阴差阳错下,宋皙送酒走错了房间,遇上了顾黎商。顾
夏沐柒
一通未来的电话,我结束十四年婚姻
一通未来的电话,我结束十四年婚姻
我接到了一通未来的神秘电话,被告知恩爱十八年的丈夫背叛了我。 原来他不仅在外面有人,就连辛苦养大的养子养女,都是丈夫跟别人生的。 四十岁怎么了,我照样提了离婚领了离婚证。 他担心我离了他活不了? 等我后悔来求他复合,一个四十岁的女人有谁会要? 笑死,当他耐不住来找我求复合的时候,我已经和暗恋我的身居高位的人在一起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