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场有妖气

第214章 生命与灾厄(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14章 生命与灾厄

“借助这段时间,让他好好休息会吧。”

“这是我的电话,若是诺兰先生再次发病,请及时联系我。”

想了想,苏雷拿出一张名片递给汉娜夫人。

“我处理一下外面的垃圾。”

苏雷走到院子里,来到雕像残渣跟前蹲下。

“黄泥、稻草……”

苏雷翻动着雕像残渣,突然苏雷动作一顿。

伸手从残渣里捏出一小块惨白色的物体。

这是骨头?

人类的还是动物的?

苏雷本身是学医的,能认出是动物身体上的组织。

可是骨头太小,光在外表上看,分辨不出主体。

将骨头捏在手里,苏雷准备收集起来。

可就是在此时,骨头突然化为一蓬细腻的骨粉,从苏雷指缝间滑落。

紧接着,所有的雕像碎片,就像是经历了上百年的腐化,就在苏雷眼前全部化为齑粉!

……

秘鲁,利马市,旧城区。

阿普里马克河,一条蜿蜒数千米的河流,从利马城市边缘延伸入太平洋。

在河边的一处集市中,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一片热闹。

有两个穿着打扮与现代格格不入的人在人群中格外显然。

周边走过的人纷纷驻足侧目两人。

两人身材一高一低,身上皆穿着白色的长袍,身材矮小的人,肩上还缠绕着一根黄、紫、红三色的麻绳。

“莫莱斯,位置就是这里了……”

苍老的声音从身材矮小之人口中说出。

说罢,苍老之人袖口一动,从中拿出一块其貌不扬的瓦片。

“莫莱斯,拿着它,然后用心感受。”

“是,玛素老师。”

身材高大的人影低声说道,然后躬下身子,双手从老人手里接过瓦片。

“它在发热?!”

莫莱斯一接触瓦片,顿时发觉瓦片热的烫手。

吃惊之下,名叫莫莱斯的男子露出长袍下的脸。

莫莱斯面色黝黑,长着一副印第安人的面孔,头发上缠绕着五彩的麻绳,编成小辫扎在身后。

“没错,这说明,禁忌雕像曾在这里出现过。”

“咳咳——”

玛素缓缓说道,口中一阵咳嗽。

“我们的力量,来源于丰收女神,所以能对灾厄的力量有所感应。”

“老师,你需要休息一下。”

莫莱斯急忙伸手掺住老人。

“我的身体我知道,丰收女神还在眷顾着我。”

玛素摆摆手,“跟着瓦片的感应走。”

“这是丰收女神雕像身上的碎片,它能指引我们找到禁忌雕像。”

“老师,禁忌雕像到底是什么?”

“相传在远古时期,丰收女神战胜了灾厄之神,将它彻底杀死。”

“但是灾厄之神的信徒为了复活它,制造了能够收集厄运与生命的雕像。”

“无数的生命因此而消亡……”

“最终,灾厄教派被我们摧毁,但是他们制造的雕像有一些流落到民间。”

“灾厄的力量每隔十几年都会复苏。”

“每次在雕像苏醒之前,我们都能找到,才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希望这次,也能顺利些吧。”

说完话,两人重新陷入沉默,继续前行。

肥猫吉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七零哥哥身硬心软,小娇妻撩着过瘾
七零哥哥身硬心软,小娇妻撩着过瘾
她本来有个条件还算不错的未婚夫,是在学校代课的老师。 不仅如此,未婚夫弟弟也是部队的军人,能嫁入这样的家庭,已经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了。 可她不知怎的,竟然掉进河里,救她上来的还是小叔子。 小叔子为她做了人工呼吸,救了她一命,可也让未婚夫有了隔阂。 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她只能嫁给小叔子。 本以为,两人你不情我不愿,不会把日子过好,谁知小叔子宠妻如命,把她当成公主一样宠…… 不仅把所有好东西都给她,
佚名
斗破之无上之境
斗破之无上之境
夜雨闻铃0
全球降临空岛:开局抽取神级天赋
全球降临空岛:开局抽取神级天赋
蓝星所有人类降临到一个没有陆地的世界,天空中到处都是漂浮的岛屿。每个人都要选择职业,在这里重新开始,并且努力活下去!开局一块小破地,要想生存,就得登陆这些神秘的岛屿,寻找资源,扩充自己 的领地,然后打造属于自己的空岛。刚进入游戏的韩星,意外激活了唯一隐藏SSS级天赋,‘神级工匠’。他制作任何东西都不会失败,每一件经过他手的东西,都能化腐朽为传奇。“已成功制作钝器木棍,品质传说,特性:永不折断,附
白衣风采
造化天帝诀
造化天帝诀
九界至尊秦风,统领九界,大帝为仆,八荒朝拜,寰宇共尊! 却在入天渊禁区,和禁区之主大战之时,遭爱徒云汐女帝背刺,身陨道消! 然而,秦风一缕元神不灭,重生在了一位杂灵根的秦家废材身上! 这一世,他修炼九天十地最强的《造化天帝诀》,势必要重登绝巅,君临诸天万界!
竹林小贤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