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58章 薄皇后(58)
哪怕最后代王没有登上帝位这个运气,窦皇后是宫中所赐,又有儿有女,日子哪里又会太差?
不过要是没有这些运道,就只能在掖庭里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等下去,熬成白头宫人也很常见。
当然,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等下去的家人子,不是没有什么心计的人,就是有几分自傲的人。
没有心计的人,是压根儿想不到要想让贵人注意到自己,是不能只靠自己傻等,让在掖庭等着就只在掖庭等着。
有几分自傲的人,就是不屑于使用一些小手段,认为凭着自己的美貌和才华,怎么也不可能被淹没,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会被注意到。
真正有想法、有心机的家人子,肯定是有办法让自己出现在宫中贵人面前,而不是只在掖庭傻等。
毕竟她们都明白,尽管她们已经以家人子的身份进宫了,可是宫中贵人也不可能知道她们谁是谁。
如果没有人在宫中贵人面前给她们说话,宫中贵人连她们的名字都不会知道,更何况其他了!
于是在掖庭里面,一群家人子说是在学规矩,可是私底下的那些动作,还真的称不上规矩。
这个事情,这些才踏入未央宫的家人子明白,已经在宫中混过不少年的内侍、宫婢就更明白了。
其实这个事情也不奇怪,为了日后的日子,又有谁会没有一点儿打算,哪能就在掖庭里面傻等着。
哪怕是当初窦皇后,虽然最后事情没成,但是为了能离家乡更近,不也贿赂过负责家人子事情的内侍。
也是因为得家人子贿赂是常态,负责这一批家人子的掖庭令在得到王娡递过去的东西以后,原本也没有多想什么。
普通内侍都能得贿赂,更何况是管理掖庭一切,几乎可以决定掖庭所有人命运的掖庭令!对于这一类的事情,就更加是司空见惯。
只是想着眼前这个家人子还算知趣,不像那几个自以为美貌的家人子,都已经把自己当娘娘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对着他这个掖庭令都不当一回事了。
也不想想她们在掖庭,无诏又不能出去,陛下可是在宣室殿,如果没有人提携,她们可怎么可能出现在陛下面前?
没有他这个掖庭令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她们就算在掖庭待一辈子,也别想出现在陛下面前。
不过尽管觉得这些人愚蠢,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究竟如何,还真以为一进宫就是贵人了。
但是也正因为觉得这些人愚蠢,掖庭令也并没有什么提醒的意思,一个愚蠢又不知趣的家人子,哪怕再是美貌,也没有什么提携的价值。
他把人提携上去了,不记得他提携之恩还是小事,要是犯蠢惹怒陛下了,就是大事了,到时候他也得跟着吃瓜落。
哪像眼前这个家人子,尽管容貌要稍逊一些,可是知情识趣,不会惹人厌烦,反而更加有提携的价值,至少不会给他惹祸。
心里面在这样想着,可是知情识趣的家人子也不少,已经收到过不少家人子递过来的东西了,掖庭令倒是也没有多看重眼前这个家人子,只是想着有机会也可以提携一下。
直到掖庭令看到对方递过来的东西以后,想法才算是彻底改变了。
知情识趣知道要给他好处的家人子不少,可是这样大手笔的人,眼前还是头一份儿。
眼前这个家人子能给出这样一份东西来,也很不简单。
能拿出这份东西不简单,舍得送出来更不简单。
看着手里面的东西,掖庭令就笑着说道:“姑娘,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好东西,你怎么就给我了?不会是姑娘拿错了吧?”
王娡家境是不好,可是其母亲祖上好歹也显贵过几年,家里面也还是留下几件好东西。
明白宫里面并不是只有美貌就行了,这一次进宫的时候,王娡也把家里面仅留下的这几件好东西都给带上了 。
反正她要是真的能在宫里面混出头,这几件好东西就不算什么了,到时候哪能还缺这些?
如果没有能够混出头,这几件东西留在家里面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反而还容易惹出祸事来。
这些年,家里面的日子过得那么苦,也没有把这几件东西拿出来用,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个道理王娡明白,她母亲臧儿也明白,在送两个女儿进宫做家人子的时候,便就都拿出来了。
现在王娡递给掖庭令的东西,就是这几件东西中的一件。
也正是因为东西难得,才让已经习惯家人子贿赂的掖庭令,都开始吃惊起来了。
既然是特意送出去的好东西,现在对于掖庭令这话,王娡也笑着说道:“小女在掖庭,一切都靠大人照料,这是小女特意孝敬大人的。”
得了这话,掖庭令就继续说道:“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姑娘也舍得?”
看到掖庭令确实喜欢自己递过去的东西,王娡就更加满意了。
“以大人对小女的照顾,再好的东西也难抵一二,小女只恨手里的东西不多,不能更好的感激大人的照顾!现在小女也只能等以后再好好感激大人的照顾了。”
听到王娡这话以后,掖庭令你也不由得在心里面点了点头。
很显然,眼前这个家人子也知道不能过河拆桥这个道理。
不但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大手笔,还暗中表明日后必有重谢。
反正提携谁都是提携,掖庭令跟王娡也没有仇,犯不着故意跟王娡过不去。
于是掖庭令便点了点头,“姑娘有心了!不过姑娘这样懂事,我也不能让姑娘吃亏,等回头陛下问起了,一定会好好的在陛下面前给姑娘说话。”
掖庭令倒也不是拿了东西不办事的人,便直接就表态,要在皇帝面前提携对方了。
皇帝本来对这批才选进宫的家人子也谁都不认识,自然是掖庭令提到谁,谁就能够被皇帝召幸。
要是换做一般人,得到这样的准话也满意了,不过王娡却不一样。
在听到掖庭令这样说以后,反而还露出为难之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