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二八四章 大胜之势(上)求月票!
在东南方向上,现在只有宋征知道整个事件的全过程:
半个多月前,乾和太子进入皇宫,借助王朝龙气压制了太后,从太后手中抢走了华胥和谈的主控权。
而后,华胥方面却在和谈中忽然变得强硬起来,眼看着和谈即将崩溃,乾和太子派出身边的老太监——另外一位镇国强者前往北方战场,意图制造压力,逼迫华胥妥协。
老太监四奴抵达战场,立刻被华胥方面的镇国强者拉入虚空战场不得脱身。
京师中,太后发动了早已经在皇宫中埋伏的诡异秘术,反推王朝龙气,亲自出手将乾和太子镇压在皇城之下。
而后,太后清算京师,引乾和太子入京的东阳公主当场被斩首于宫门外。此案牵连着数百人,太后心狠手辣,京师中一片血雨腥风,直至此时对于东阳公主党的余孽抓捕仍在进行中。
绵州地方上并不知道内情,直把宋大人的凶名吹破了天际。这也正是宋征想要达到的目的。
他在从湖州城出来的时候,曾经认真考虑过整件事情,也曾经犹豫,并没有必要因为东南钱库的怠慢而发兵杀入绵州。
虽然他心中知道,自己进入绵州并不会有什么危险,因为绵州上下掌权者都已经换成了自己人。
但是这么大的事情肯定瞒不住,朝廷必定会知晓。他擅离职守,带着军队进入别州,的确是造反的举动。
可是他想到了乾和太子的秘境——在他发现乾和太子隐居的地方是一处秘境的时候,他就已经心生怀疑:乾和太子能够顺利地进入京师,恐怕是太后有意为之。
黄天立圣教有诸多神秘手段不为外人所知,他们潜伏多年,暗中的势力庞大怕是超乎想象。
太后很可能是已经查知乾和太子已成镇国,而且身边还追随着另外一位镇国强者。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乾和太子都是天朝正统,太后想要夺政,就必须要解决掉乾和太子。否则她当政的时候乾和太子忽然跳出来,局面对她就会非常不利。
可是乾和太子的秘境布置周全,里面又有两位镇国强者坐镇,便是资深镇国前来,恐怕也很难杀进去,那就只能将他们引出来。
这中间的各种布置,如何引诱东阳公主做出这样冒险的举动,宋征并不知晓。
这一切也只是他的猜测。但当乾和太子轻而易举的就从太后手中夺走了和谈的掌控权,他立刻确认太后有阴谋!
以太后的狠毒性情,怎么会轻而易举的让出自己最看重的东西?
所以他在带军离开湖州城之后,再三考虑决定继续进军,路上却缓缓而行,等待京师大变爆发。
太后的阴谋应该很快就会发动,她需要迅速解决掉乾和太子,以树立自己的威信。
而毫无疑问东阳公主会被牵连问罪。他此时进入绵州,在旁人看来就是对东阳公主的挑战,如果时间把握得好,正好卡住东阳公主被问罪的时间,那么就会给岭南各州造成一个错觉:是他做掉了东阳公主!
这种威慑力一时无两,会让东南钱库彻底站在自己这一边,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下一步完全鲸吞岭南的计划帮助巨大。
虽然很冒险,但实际上宋征很有把握。
他一路缓缓而行,暗中和肖震沟通着,肖震全力支持他的计划。等进入了绵州,他又暗令武朝义和乔本山配合计划,提兵而来并且散布各种对自己不利的消息。为的,就是最后反差的震撼。
果然,太后的计划发动,东阳公主当场被杀,效果超乎预料的好。
只不过因为是龙仪卫,宋征比京师的重臣们知道更多的内幕:比如太后所使用的那种秘术,名为“八岐逆神针”,极端邪恶,当中八岐乃是“大噬灭天阴神”的更高版本,甚至宋征怀疑来杀自己的大噬灭天阴神,只是太后和黄天立圣教为了准备八岐逆神针的试验品,有了大噬灭天阴神的经验,他们才能够顺利地培养出“八岐”。
另外,这一门邪术出自黄天立圣教中一部鲜为人知的秘典《黄天逆圣经》,这部秘典才是黄天立圣教的本门道典!
由此可见,太后很可能是黄天立圣教的正统传人,若被她掌握了朝政,将会是一场人间浩劫。
还有就是,太后派出搜捕东阳公主余党的大批人手,不是龙仪卫也不是金銮卫,更不是禁军,这些人好像是凭空出现,却个个心狠手辣,修为强悍,对太后忠心耿耿——他们是黄天立圣教的人,太后已经计划在这一次的事件过后,将这些人编制为一个全新的“肃卫”,意图彻底取代龙仪卫和金銮卫。
京师中的事情自然是肖震去操心,宋征在绵州已经可以收割胜利果实了。
东南钱库九家票号,岭南五家江南四家,江南四家本就受制于宋大人,原本指望宋征倒台,他们去巴结新的长官,现在全都吓得像冬天里的麻雀,哆哆嗦嗦惶惶恐恐。
原本的岭南五州当中,禺州早已经归了宋征,绵州现在看来也是宋大人的囊中之物了。
另外三州越州属于天子的表弟金波侯花增岁,州内多有玉矿脉;松州属于外戚定远伯仇顺,崇山峻岭之间长满了直入苍天的史前古木,地面下埋藏着众多的古老乌沉木;崖州属于皇后的哥哥,名义上的国舅段登高,海岸线上盛产珍贵的海灵盐,海中诸多岛屿上,也时常有各种宝材出现。
虽然这三州各有靠山,但宋征面对西雍王和东阳公主的“战绩”,让三州上下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本州会不会成为宋大人的下一个目标。
石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