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农门长姐养娃记

第6章 醒来(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章 醒来

余晚晴望向王婶子,看着她焦急的样子,心头不禁一暖。

“王婶子,我没事,我就是睡太久了,脑子有点懵,一下子没缓过来。”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你都不知道南南这几天不知道有多着急,天天守着你,叫他来我家吃饭也不愿意,生怕你醒不来了”王婶子紧接着说道。

听到这话,余晚晴看向身边的小孩,“对不起啊!南南,姐姐让你担心了”

南南一直盯着她看,“姐姐,只要你没事就好”

“诶呀!说着说着给忘了,晴丫头该饿了吧!抱着你小弟,我去给你拿吃的。”说完,就风风火火的走了出去,余晚晴手里就多了个小包被,手上忽然一僵。她一个母胎单身哪会抱孩子呀!余晚晴内心无能咆哮。

刚好小孩眼睛也望了过来,对着她笑了一下。心头一暖也跟着笑了一下。

“西西,你是西西吗?怎么那么可爱呀?我是姐姐”余晚晴温柔的逗着小孩,把身边的南南也抱了过来。

王婶子端着碗一进门就看见姐弟三个抱在一起,“这就对了,你昏睡了一个星期,现在醒了,可得养好身子撑起这个家,你两个弟弟还小,离不开你。”

说完就递了一碗粥过来,“喝口热的先暖暖身子,我晚上再来给你们送吃的。”

余晚晴接过来碗,说是粥其实里面没几粒米,其他全是野菜,又苦又涩,她也没嫌弃,一口气喝完了。

……

将碗递给王婶子,“谢谢婶子啊,现如今我也醒过来了,不好再麻烦您,晚上我能自己煮吃的,谢谢您这段时间照顾我们,等我好了一定会报答你的。”

“都是乡里乡亲的,哪需要那么客气,我就是看不惯你爷奶的做事,不需要报答。”王婶子不断推辞。

“那也要谢谢您,要不是有您,我也醒不过来,两个弟弟可能都不知道去哪里了。”说罢眼睛都有了泪花,感觉身体不受控制似的,估计是原主发感情在作祟。

“那就不多说了,我也忙去,你照顾好自己啊!有什么事来找婶子就行。”话音刚落,王婶子已经走到了门口,我都还来不及叫南南送一下她,无奈摇了摇头。

将西西放到炕上,叫南南看着,吃力的下了炕走出门,那里都是一副破败的景象。

也是,原主爸妈离世的第二天,就身无分文的被赶出家门,又摔破了头。

这个大队的大队长也不是个明事理的,还能有这个房子还是副队长帮忙的了。

余晚晴无奈的叹了叹气

转身走向厨房,推门进去一看,头更晕了,知道原主的爷奶不是什么良善的人,没想到能做到如此地步,几个小孩就这么被赶出家门什么都没有,只看到灶头几根干巴的了小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了。

一看到这,余晚晴只觉得把房子要回来刻不容缓。继续住在这里,迟早会疯,哪怕有空间也不行。

刚刚看了一下,发现空间也跟着过来了,只需找个时间把房子要回来。

不过现在的身子太弱了,得赶紧养好才行。

“进去”画面一转,余晚晴来到空间里面,赶紧去喝了几口泉水。自从发现这是一个灵泉之后,一直用的都是灵泉水,那个温泉也有疗伤,强身健骨的功效。

怕两个弟弟着急,才进去没多久就出来了。

南家有条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星辰大道
星辰大道
我看星空很大,星空看我也很大。 这是宇宙,我的宇宙! 2200年的一天,当陨石砸落,科技终结,武道开始。 我于废墟走出,指点星空!
随散飘风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天命神算
天命神算
十三岁那年我丢了一次魂,爷爷给我招魂的时候招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魂魄,至此我的人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寿比南山
小巷人家,卧龙凤雏的龙凤胎宝宝
小巷人家,卧龙凤雏的龙凤胎宝宝
关于小巷人家,卧龙凤雏的龙凤胎宝宝:庄筱婷和林栋哲大婚,两人开启了没羞没躁的婚后生活。庄超英犯蠢,给侄子攒钱买房,庄筱婷直接劝妈妈黄玲离婚,离开妈宝爸爸。向鹏飞也终于得到岳父家的认可,和妻子大婚。李佳和父母划清界限,和庄图南开始了没羞没躁的生活。卧龙凤雏终于迎来了他们的龙凤胎宝宝,哥哥安静听话乖巧,妹妹上天入地,活脱脱另一个小皮猴!!!林栋哲过上了每天给小皮猴擦屁股的生活,小皮猴每天上窜上跳,成
一盏萤火
硝烟散尽,征途星辰大海
硝烟散尽,征途星辰大海
那个夏天,一腔热血的少年为救他人,错失高考良机,却意外转角遇见军营大门。 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历经战火淬炼,从青涩蜕变为钢铁战士。 硝烟散尽,不忘初心,他铭记昔日誓言,毅然跃入江湖,策马奔腾,快意恩仇。 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一次次生死一线的抉择,开启了他那充满传奇色彩、波澜壮阔的非凡人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