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科举

第91章 第 91 章(2/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91章 第 91 章

于是他率先向樊凡表达歉意,道:“本说好在原处等樊同学的,不料临时有事走开,还望见谅。”

“无妨,我也是恰好闲逛,路过此处。”很蹩脚的借口。

可两人都心照不宣,相视一笑——

樊凡从赵岸泉方才的克制猜到,他和赵老太公都非常克制没有捅破那层纸,更妄论会谈到樊凡身上。

至于他与赵老太公之间发生了什么,樊凡没有问,就像赵岸泉不会问他与裴子期间发生了什么一样。

两人并排前行,向诗会场地走去。

“赵老太公寻人叫我过去,说是十分喜欢我的字,想劳烦我替他誊抄一篇文章。”赵岸泉突然说道。

半晌,樊凡“嗯”了一声——既然赵岸泉决定要说,他只需听着便是。

两人都知道,喜欢他的字,不过是一个借口。

若论书法,苏州城内多少书香人家,孩童时便研练写字,怎么排都排不上赵岸泉。

再者,赵岸泉名不见经传,虽考上了白鹭学院,却也是其中最平凡的一个,怎能有机会入得了赵老太公的眼?

这从侧面印证了樊凡此前的猜想——赵老太公一直知道赵岸泉的存在,甚至一直都在关注着他。

只不过是做事隐于无痕。

当年,吴姨娘能如此顺利地离开赵府,也就有了解释。

既然关注点不在字上,那便在誊抄的那篇文章上,只闻赵岸泉说道:“赵老太公让我誊抄的是《箕子碑》。”

樊凡开始揣摩赵老太公的深意。

此乃唐朝柳宗元郁郁不得志之时写下的文章,假借箕子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大呼为人处世应“正蒙难、法受圣、化及民”。

其立意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若是送给一个还在读书考取功名的学生,那就不合适了——谁都不想触那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霉头。

樊凡嘴唇微动,在无声背诵《箕子碑》,当他读到第三段“比干已死,微子已去……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他明白了赵老太公的深意。

箕子在无人援助、形势不妙的境地中,选择装疯卖傻,骗过了纣王,从而获得生机,实乃明智之举。

总结下来,不外乎是:当前于你而言形势不妙,当隐忍图存。

裴子期告诉樊凡,要蛰伏。

赵老太公告诉赵岸泉,要隐忍。

“樊同学知道我姓赵,自然能悟出赵老太爷的深意。”赵岸泉轻叹一声,又道,“如今我不再困惑自己的身份,却困惑……这白鹭学府,究竟是我考上的,还是他人安排上的?”

自小就在赵老太爷的监视下,那么他走上读书这条道,到底有几分是他自己的选择呢?

赵老太公伸出的那只“手”,究竟是辅助了赵岸泉,还是直接决定了赵岸泉呢?

赵岸泉没想明白,樊凡也想不明白。

MM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贞观小闲王
贞观小闲王
你想过没有,如果当你穿越到古代,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你又不是物理化博士,也不是历史学家,你只是后世一个普通人。所有的知识储备仅限于电影电视短视频平台媒体。你会怎么样活着。 且看一个穿越到唐初李世民第十子李慎身上的普通人,只靠仅有的知识量和30多年的生活经验如何在大唐积攒财富,智斗世家,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拼搏。
悟途
逃跑失败后,通房只求权势富贵
逃跑失败后,通房只求权势富贵
关于逃跑失败后,通房只求权势富贵:原名:通房到主母:五儿两女,步步惊心竹心成了世子的第一个女人,争红眼的漂亮丫鬟们,顿时恨极了她。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太夫人在敲打夫人。刚被提上来做一等丫鬟的竹心,宁愿不要这个机会,换姐姐活着。男子薄情,何况是天之骄子的国公府世子,所以竹心至始至终都知道,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逃跑失败后,太夫人活着,她一心侍奉太夫人。夫人不喜她,她投靠与夫人不和的主母。主母对她生疑,她
今日宜加更
剑破天命
剑破天命
谁言天命天注定? 我命由我不由天!
青鸾峰上
斩神:我代言了大爱仙尊
斩神:我代言了大爱仙尊
主角:方生。 [斩神+炼蛊+无女主] 因癌症而死的方生,穿越到了斩神的世界。 本来以为要重新开始人生的方生在欣喜若狂下被一纸病危通知书打回人间。 方生终于疯了。 恍惚之间,方生似乎看到了一道站在一条在逆流河上前行的背影,耳边也传来一道遥远的声音。 “我知道。” “我的选择会遭到无数人的反对。” “可这更加坚定我的决心!” “若因没有同行者便质疑自己的决定,又何须踏上此路?” “世人随波逐流,那我
青霄先生
小小萌娃,带飞一堆隐世大能
小小萌娃,带飞一堆隐世大能
我一出生,山上就开始风调雨顺,好事不断! 所以原本的土匪窝变成了良民村! 不仅如此,只要我一出门,就必定能碰上坏人,什么官府逃犯、江洋大盗、采花贼、人贩子......不过坏人他们不太能打,每次都被村民们捉到。 于是良民村惩奸除恶的功绩蹭蹭涨! 这天碰上了一个人贩子,救下一堆可爱小孩,有一个还是京城来的帅气小男娃! 不过他家太远了,不太好把他送回家,于是我就有了一个小竹马! 可是小竹马的身份,好像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