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志异

第1章 青阳温氏(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章 青阳温氏

《围炉志异》第五卷 龙桥

第一章 青阳温氏

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接壤的地方,地势如波浪般起伏。站在渭河边往北看,这些接壤的地方自东向西形成一道山峦,人称“北山”。

北山是龙脉,从东到西几百里,山峦上的山包都被历朝皇帝占了,大多已名花有主。剩下的没法认领的,就是泾河或者洛河这些河口了。

跨过这道龙脉一路往北,是肥厚的黄土高原,这是如同蜀道一样难如登天的地形,也是抵挡北方游牧民族攻入长安的天然工事。能够直穿黄土高原的路自古也就那么几条,所以每条路穿越北山和关中平原连接的地方,就是自古拱卫长安的关关键咽喉。

这些点里,最重要的就是青阳县。

这是一个不太大但很热闹的县城。每天前往塞外的人很多,这里是离开关中平原的最后一站,补给的最重要节点。

这县城有三奇:第一,建筑奇——城不大但建筑极其考究。第二,地理奇——青玉河把县城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城北十里就是高原。第三,河奇——河岸窄而深,如刀切般壁立,河水黑青色,深不可测。

青阳县虽小,却是出人才的地方,从古到今,名家大儒,高官巨商,像下饺子一样,稀稀拉拉从未中断。近百年来,这里出了一批盖古建的能工巧匠。这里出能工巧匠是有原因的,青阳县自古为长安城的拱卫之地,很多朝代都会在这里建工事修城垣,标准和长安城平齐。于是就有一大批工匠留下来,定期修缮维护。平日没事时,他们就接一些私活,由于这些人手艺精湛,收费合理,整个青阳县的民宅基本都是他们建的。于是在这个小而偏的县城里,在不越礼制的情况下,各种房屋就最大程度释放了这些能工巧匠的想象力,极尽精致巧妙!

这县城另一个让人称奇的地方就是地理位置。县城北,东西走向一马平川,可是往北十里就是黄土高原。这高原直上直下,基本没有过渡,所以,很多人要翻上塬,必须在青阳县落脚补给。

这县城被东西走向的青玉河分成南北两部分,人称“南城”和“北城”。南北两城隔河相望,喊可闻声,交往却难。

有人要在这里修桥,修了很多次都失败了,原因是河道太深太陡峭。这条河也很奇,南北宽100米,两岸深度却也近百米,所以这河不需要堤岸,站在河边,需探出身子伸直脖子方可见到河水。

要修桥,把桥墩修到100米高和地面平齐是不现实的,修的低又和地面有百米的距离。青阳的能工巧匠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拓宽河堤并在河堤上修“之”字形的路直达桥面。行车的路尽量缓,在坡上就是一个大“之”字,走人的可以陡一些,挖成台阶,是个小“之”字。河道拓宽了,桥头沿着河堤就修建了很多商铺,这些商铺地面都用石头铺就,房屋也做了特别加固,以防洪水时对商铺的损坏。

这个工程是浩大的,唐朝时由青阳县百姓和官府完成。为了奖励百姓,河南边依岸而建的商铺就给了百姓,河北岸的是官府的。官府百姓携手并肩,河南河北隔河相望,一度传为佳话。

路修好了,坡也平好了,单单这桥一直没修好。不是说没有修,而是无论怎么修,这桥最多耐三四十年就会被定期爆发的洪水冲毁。那些能工巧匠们想尽各种办法,都是如此。

就这样,修了倒,倒了修,又折腾了上百年就到了宋朝。随着一代代经验积累,青阳的工匠早已名震关中。终于,有一户姓温的工匠开始对父辈无能为力的青玉河大桥发起了挑战。这工匠姓温名艮,擅长造桥修堤,方圆百里的河道堤坝基本都是他负责修建的。

青玉河的河面不宽,只有五十米,但水色发青,深不可测,天上稍微一下雨,河水就会打着旋儿,站在河边往水里看,很多人都会发晕,不由自主往下栽。温艮分析了桥塌的原因主要在于:1河水太深,桥墩地基不牢固。2洪水时冲击力太大。为了避免这两点,加上对节约人力物力的考虑,他就设计了一座类似悬索桥的浮桥。两个桥墩修在河岸两边不见水的地方,桥上用铁索蓬上厚实的木板。也不知道是天意还是这河故意和温家作对,自达桥修好后,青玉河就不断发洪水,并且一次比一次大。四五次洪水过后,又来了一次更大的洪水,直接把岸边的商铺淹到了屋顶。桥被洪水连冲带泡一天一夜后,就轰然倒塌了。可两岸的商铺却没有倒塌的。

温艮是个刚烈的人,本想通过修桥扬名,没想到桥倒了房却没倒,羞恼难忍,就得了病。三个月后,把子孙后辈叫到床前,留下遗言:今后不可再当泥瓦匠,好生念书立业,之后,一命呜呼。

这样,青玉河上的桥就又开始修了倒,倒了修,慢慢扛到了明朝。

500年前,温家是青阳县的外来户,500年后的明朝就成了土著。温家子孙在这里繁衍发展,自温艮后,后代遵守遗嘱,确实再没人当泥瓦匠,“读书经商”成了家族传统。

读书的温姓在青玉河南,经商的温姓在河以北,南供孔子,北敬关公,都一样的正。

读书的温姓里,有一个男孩儿叫温淳。这孩子是有名的神童,五岁可赋诗,九岁能行文,十三岁中秀才,到了二十岁已经开始为殿试做准备。

温淳学习好,但家里却很贫穷,父亲早亡,和母亲相依为命。平日,白天在河边靠上下货挣钱,晚上才有时间学习。到了晚上,又不舍得点灯,就跑到河边的龙王庙里借光。

这庙是青阳县的能工巧匠花了大心思所建,极尽精致巧妙。屋檐下是台阶,台阶往前是河面,台阶建在一个平台上,平台又是江南吊脚楼的式样。把几根木柱伸进水里,象鹤的腿,细而直。所以,这庙其实就是一半在水里,一半镶嵌在土崖上的巨大“佛龛”。听老人说,这些工匠们把龙王庙建在这里,把庙修成这样子,就是想看看,到底会不会“大水冲了龙王庙?”。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庙真是让龙王为难呀!”庙里的和尚说。

“为难也是应该,不把人逼急,凡夫俗子谁愿意这样埋汰神仙?”温淳边说,边取出书。

“这都是凡夫俗子的罪孽”和尚合十。

“是罪孽就老老实实承受而不做改变,这是一种敷衍,对生命的敷衍,对上苍的不敬”温淳又说。

“罪是果,因已造,没法改!你所努力的,都是在减轻痛苦罢了”和尚捻着佛珠,慢慢道来。

“那你现在为什么活着?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阿弥陀佛,活着来了结果,所以人生下来就是受罪的,活着又得尽量不要成为后世的因……”和尚说。

“太难了,太难了,干脆还是别活了当个死人好一些”

红星闪闪耀秦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后大小姐她美疯了
重生后大小姐她美疯了
关于重生后大小姐她美疯了:一次意外,交换了两人的人生,从此二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谢洛溪从未想过抱错这种只能在话本中看到的事情,竟然会发生在她的身上。不幸的是她不是让人怜惜的贵女,而是鸠占鹊巢的假干金。“如今真正的贵女即将回家,你就会成为谢家的弃子。”只因别人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她做了许多错事,彻底断送了一生。上苍怜悯,重来一世,她定不愧于心。她原以为心已封死,可那墙头笑的肆意的少年还是住
爱摆烂的咸鱼22
七零娇娇女,高冷硬汉情难自禁
七零娇娇女,高冷硬汉情难自禁
【穿书+甜宠+先婚后爱+随军日常+双洁】【多才多艺病秧子VS冷峻自持楚军官】林安安穿书了!成了书中的病秧子女配,男主的短命鬼前妻。才华、家产、老公都被人占了个全,还连累家人惨死结局。想想都很气,她林安安吃不了这个亏!与其让人抢,不如自己抓抓紧。等她拖着病殃殃的身体去随军,才发现这素未谋面的老公这么野……明明生着最冷的脸,却红着最勾人的眼。白天还在谈离婚申请的事,夜夜又沦陷。全大院的人都在等着楚军
棠元
带着超市到七零卖盒饭
带着超市到七零卖盒饭
关于带着超市到七零卖盒饭:(年代,种田,美食,超市系统,经营,养崽,发家致富)姜小豆,一个继承母亲大超市去旅游的途中不小心迷路的富二代。在死亡的前一刻被一个声音召唤到了七零年代,穿成了一个父母刚亡和弟弟妹妹一起饿肚子的可怜三人组......又遇到了为姐姐不被可恨继母卖掉,而去当兵的怎么也吃不饱饭的赵延宗。带着超市升级系统,每天领取物资,带着全家人过上吃饱穿暖发家致富的好日子。从村子到镇子上,到县
一只兔子
我在青灵山村修仙
我在青灵山村修仙
关于我在青灵山村修仙:(都市种田+都市修真+空间+……)你们栽赃陷害,我出狱后获得神秘空间,山村里逍遥自在,待我有了人脉和势力,必然弥补回曾经的伤害?,让你们不能逍遥法外,看你们哭爹喊妈的丑态唐仁作为十分年轻的农业专家,因为研发出超级草莓,被同事嫉妒陷害,但他监狱里却结识不少大佬的存在出狱回家途中获得空间,里面有灵池和修仙功法,在自己家乡开启灵水种田、养殖,逗狗,遛猫,坐飞鹰,修仙的潇洒生活……
东歌天下
茅山弟子:我靠词条系统混诡异
茅山弟子:我靠词条系统混诡异
关于茅山弟子:我靠词条系统混诡异:进入的境居然是前世看过的电影,大多还是九叔的僵尸类电影。而且其他人居然都没看过身负词条系统。数据化词条可以查探物品信息。其他词条更是稀奇古怪。
年年不是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