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女帝

第三百一十一章 登剧情大反转(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三百一十一章 登剧情大反转

李世民劝导李明达:“收手吧,你不可能赢的,一切都在朕的掌控中”

李明达再次摇头:“父皇,决一胜负吧!”

李世民站起来脸色带着一丝不忍吩咐程咬金、尉迟敬德两人:“咬金、敬徳你二人将晋阳拿下不许伤晋阳性命”

程咬金拱手:“诺”

尉迟敬德:“诺”

两人要上前来李明达伸手喊:“停,两位师父先别动手”

李世民瞬间乐了:“晋阳,想要认输了?”

<( ̄v ̄)/

李明达猛然间把横刀收起来指着李世民小仙:“小仙别玩了,让我父皇睡会吧,把事情料理下准备准备不耽搁晚上来个庆祝晚宴”

李世民心头一紧要回头身子猛然一软,眼前一黑瘫软到龙椅上,失去意识前他还在纳闷:“说好的自己掌控了全局呢,为什么?”

大殿之上的锦衣卫和百骑司的禁卫纷纷收刀入鞘,在李儒、小仙等人的带领下朝着李明达跪拜:“参见主公”

场面情况变化太快,程咬金、尉迟敬德、李靖、魏征、李勣等文武官员们都没有反应过来。

这是哪?

我是谁?

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在做什么?

这咋办啊!

几个大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明达朝着魏延招收从兜里掏出来一个圣旨卷轴打开老瞅一眼然后递给他,去宣读一下吧,用外面的大喇叭,清风你跟着去一趟吧,万一外面的士卒不认他还要跑第二趟”

魏延近前来双手接过圣旨卷轴,其实按照真正的分类该是中旨卷轴。

清风带着魏延穿过一脸茫然的取消了对峙状态的两支军队,来到了大喇叭后边。

魏延按照清风交代的方法上前来,用尽全身的内力最大声喊:“圣旨到诸君接旨:太子李承乾意图谋反,幸赖晋阳公主李明达起兵平叛,朕心甚慰,奈何此次叛乱让朕身心受损,再者朕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晋阳公主李明达自幼聪慧,忠孝贤德德才兼备……………朕决定传大唐帝位与晋阳公主李明达,钦此!”

禁卫们大多数人都是懵逼状态,不过宣读的人禁宫里的大将,再加上又双反刀剑入鞘以后才拿出来圣旨的,可信度还是蛮高的。

众将士跪拜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完犊子了

轰轰烈烈的清君侧大战就这样结束了?

只是打了几炮,死了俩判将和百十个兵卒就完了?

加上崴脚摔倒、水土不服跑肚拉稀伤兵也没有500人啊!

按照历史上来说这是十万大军远征千里该有的战果吗?

其实吧士卒们而言,能不死不是更好么,活着拿奖励比死的强,最开心的莫过于一路跟着李明达摇摇晃晃悠悠荡荡的来到长安城的士兵们,他们是新皇帝拥立者啊!

接着李明达出来,带着自己属下文臣武将还有处于懵逼状态的程咬金等人来到太极宫大殿外宣布:“诸君,登基大典会选择吉日良辰,接下来首先要做到是犒赏三军,不论是跟着本公主远道而来帝位还是奋勇守城的通通有赏!”

“万岁”

极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
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
入夜眠
一剑吞鸿
一剑吞鸿
风萧水寒天朝月,汉家风骨义当先。暮雪朝霜英雄气,历净天华成江山。 这天下!江湖有侠气,庙堂存仁义。百姓知冷暖,君臣死社稷。 从来没有一个人的江湖,且看一穷二白的人儿们,圈一盛机巧、提两腔虎胆、携三分执念,演绎出一甲子江山风流。 这是两座没有主角儿的江湖,本故事纯属虚构,部分人物以史为骨、推敲升华,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祝阅读愉快。
曹家大官人
死遁后,我把他的白月光雪藏!
死遁后,我把他的白月光雪藏!
隐婚五年,丈夫始终对我冷冷淡淡,我一直以为是他性格使然。 直到我亲眼看见纵容儿子叫他的白月光妈妈, 见证他们“一家三口”穿着亲子装驶过我发生车祸的现场,我彻底死心了。 不爱我的丈夫,嫌弃我的儿子,我通通不要了! 三年后,我作为娱乐帝国的幕后操盘手后强势回归。 儿子认错,我淡笑转身。 丈夫悔悟,我眼神都不给一个。 白月光绿茶卖惨,我直接让她雪藏一百年。 好男人多的是,谁稀罕在一棵树上吊死?
佚名
难产夜!哭红眼!苏小姐不回头了
难产夜!哭红眼!苏小姐不回头了
“离婚吧,她回来了。” 结婚三年的苏橙本以为能焐热陆时霆的心,谁知道等来的是一纸离婚协议。 苏橙决定放下了,放过他,也放过自己。 而当她一尸两命的消息传来时,男人跪在她的墓碑前哭成狗。 圈子里的人都说,陆时霆疯了。 日日带着苏橙骨灰盒招摇过市。 再次相遇,看到她身边围绕众多的狂蜂浪蝶,男人红着眼低声嘶吼:苏橙,我后悔了!
凤星星
重返京城,新皇按耐不住了!
重返京城,新皇按耐不住了!
我自幼就生活在宫中, 世人皆称皇太子陆行简龙章凤姿,清冷矜贵,优雅沉稳。 只有我知道他私底下他有多狂野薄情。 与他偷偷在一起两年也等不到个结果,我终于死心,遵旨远嫁金陵。 三年后。 孀居的我携子重返京城。 新帝将我摁在墙上,平日冰冷的眼眸泛着猩红:“不准改嫁,要嫁只能嫁朕!”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