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1章 不体育百姓,一针见血!(求数据)
朱棣哪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他恨不得现在就找到这日记中先生的下落。
说着,两人就继续往下看去。
“先生道出,咱虽然早年间体验过人间之疾苦,称帝之后亦是颇为爱民。”
“但咱的独断之举,却是深深地害了百姓。”
“这其一,便是大力整治、打击贪官污吏。”
“有着严厉的打击,但却因为国库空虚而不给足官员们足够的俸禄。”
“这就直接导致了各地的无为官员颇多,落下了各地州郡之政务。”
“地方官员浑浑噩噩混日子,办事堕怠。”
“这看似严厉整治官场的举动,实则间接害了百姓。”
看到这里,朱棣心情也是颇为无奈。
这也的确是事实。
明朝创立之初,官员的俸禄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以来最低的。
而这一切的实施,整顿官场是一方面,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明国库的空虚。
全国上下官员的俸禄,是大明财政的一大支出。
为了保证大明财政,朱元璋才将官员的俸禄一降再降。
哪怕是朝中的重臣,他们的那点俸禄也只能够去养活自己,更别说那些地方官员了。
但别忘了,官员们也是有家人要养活。
这就直接导致了无数贪官污吏的诞生,以及那些消极不办事官员的出现。
“唉,没钱就是难办事啊!”
朱棣不禁感慨道。
这下子,他心中更是坚定了要解除海禁,打开海上贸易的决心。
他心中明白,只有国家富足了,才能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在大明朝廷为官,确实辛苦。”
姚广孝心道。
官员俸禄低的事情,他也早已意识到问题所在。
所以在燕地的时候,他就建议朱棣加大官员们的俸禄。
而朱棣也照做了,这就使得朱棣起兵后一呼百应!
姚广孝恃才傲物,但此刻对于日记中的这位先生,他完全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这样的人,真的太优秀了!
两人继续往下看日记。
“其二,便是在土地问题上,国家的强权占有。”
“先生说,咱颁布的一系列对于税收的政策当中,低税确实合理,这是利于百姓的民生好政策。”
“但是低税的政策,是不足以支撑大明国库的开销的。”
“所以为了可以使大明的财政有所保障,咱又增加了非常繁重的徭役负担。”
“低税收、高租金,这本就是矛与盾。”
“而这强制征收高额租金,最终也将导致了这一政策体系的彻底崩塌。”
“其三,大明对于商业的不重视,甚至是贬低。”
“咱始终奉行大力发展农业的国策,曾经也有一些大臣建议咱应该注重于商业理财方面,但是咱并没有采取他们的意见。”
“而咱因为结合了前朝的一些经历,认为应该把农业放在大明的第一个努力方向,作为主要目标,只有务农大明才可以有资源而用,农业是咱大明最重要的来源。”
“咱甚至极力反对发展商业,因为咱认为如果说大明主要倡导商业,农业从事者就会变的愈发稀少,会影响大明经济。”
“咱对商人的服饰有严格的要求,商人只能用绢、布,而不得衣绸、纱之服,如果农民家里有一个人做买卖,全家的衣着就跌入商人的行列,不能再用绸纱做料子了。”
“但先生却说咱所做的这一切,是大错特错。”
“先生告诫,农业固然是国家命脉,但是商业的发展才能带动经济的大幅增长。”
“就比如南宋,虽然因为领导者的原因,军事力量很是衰微,但他们大力发展商业,使国家变得无比富足。”
“而大明在这样的政策下,从商之人身份地位卑贱,从事者将会越来越少。”
“而且这条政策的落实,反而还使那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民百姓变得爱慕虚荣,为了显得自己高人一等,去穿着丝绸、棉纱,进行物质上的各种攀比。”
“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国家经济的瓦解和崩溃。”
“而这些,便是先生说的咱不体恤百姓。”
看完这些之后,朱棣和姚广孝二人愈发震惊。
朱棣难掩心中敬佩之情,直言道:
“先生之见解实在是一针见血!”
“这土地的高额租金,确实是影响民生的一大问题。”
“虽然百姓有低税这条政策的保护,但是藩王们、有功之臣的封地皆归他们所私有,这确实是对底层百姓的巨大剥削。”
“而重农抑商,确实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可乐阿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