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7章 大儒王松之
江南,全天下最为富饶的地方,正所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不过现在,这片土地和这句诗所说的不太一样了。
所谓天下最为富饶的江南,如今也不断出现流民,朝廷的赋税一年比一年重,压得农民们喘不过气来,除了交不上税成为囚犯外,就只有沦为流民这一条路了。
相传北边的豫州有一片叫共和领的土地,只要有一身力气,就能在那里养家糊口,所以不断有人前往那里。
当然也有部分人对共和领恨之入骨,这些基本上是织户,靠纺织为生,在霍森搞出蒸汽织布机后,丝绸价格大大下跌,那些织户都统统破产了。
时代的变迁总会淘汰掉一批人,关于这点霍森也没有什么办法。
虽说平民百姓大量沦为难民,但那些世家豪门看起来却没什么影响,舞照跳,马照跑,夜夜笙歌。
龚浩然看着面前的荒地,面露忧愁之色,最终只是感叹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霍森的所有学生中,他是最特殊的一个,霍森那些学生中,他是最特殊的一个,其他人都是被霍森收留的平民百姓之子,唯独他出身豪门。
现在也不能说是豪门,龚家当初就因为藩王造反被牵连,满门抄斩,龚浩然是唯一幸存下来的血脉,靠着伪装成流民逃过一劫,龚家现在也就只剩他一个人了。
他和霍森其他学生最大的不同是他在成为霍森学生之前经受过儒家教育,所以他也算是半个儒生。
因此,他在教导学生方面做的非常好,是整个共和领教育部的部长。
可惜现在被一撸撸到底了。
简单来说,霍森认为他内心有儒家思想倾向,对正统大道不够忠诚,即使他是霍森最优秀的一个学生,仍然被从教育部部长的位置上赶下来。
想到这里,龚浩然苦笑一声,虽说他自幼受拜大儒为师,熟读各种儒家典籍,但经历了家破人亡和大喜大悲,对于儒家的那套其实也看明白了,比起儒家,其实他更喜欢霍森教的正统大道。
不过对于霍森大肆吐露士绅的做法,其实他内心是有一点抵触的,他更希望能和天下士绅联手,共同推广正统大道。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霍森的其他所有学生的反对,被联合弹劾,这也是他下台的原因。
不过还有另一个原因,也就是霍森叫他来到江南的任务,关于他的老师,王松之。
应天书院,江南最大的儒家学府,这家书院至少有五百年的历史,曾有无数大儒从这座书院走出。
而他的老师王松之正是这家书院的院长,这世上数一数二的大儒,学生遍布天下,龚浩然上次见到他的老师还是七年前,那时龚家已经被皇上下令满门抄斩,是他的老师帮他才让他捡回一条民,但他也因此沦为流民到处流浪。
怀着忐忑的心情,龚浩然来到应天书院门口,将自己的信物交给门口的守卫,说;“请告知王院长,就说一个曾经的学生来访。”
门口守卫虽然不认识这是什么信物,但看见龚浩然一身正气,有大儒之象,也不敢怠慢,立即拿着信物去书院里通知院长。
很快,龚浩然就被请了进去,一进书院,一片整齐的读书声就传了过来,读的都是儒家经典,和他过去所知的一样。
不过很快,他就听到了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声音,而这个声音他在共和领经常听到过。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龚浩然非常惊讶,他没想到应天书院里居然会教学生这些东西。
“很惊讶是吗?”
一个胡子花白的老者走出来,身穿长衫,正是当世大儒王松之。
“老师。”龚浩然立即行礼。
“不必再行这儒家礼了。”王松之淡然说,“看了霍森的正统大道,我才知道这儒家多有不足之处,正统大道也不愧为大道之名。”
王松之安排书院里的学生学习霍森的正统大道,也因此受到书院里的其他人非议,不过他都把这些非议给压下去了。
作为当世大儒,王松之看得比其他人清楚的多,他明白共和领的优势所在,也知道霍森为什么不愿意和士绅合作,因为他蔑视那些士绅和其所代表的制度。
这点从他的所设立的制度上就可以看出来,完全没有给那些世家豪门留活路。
想到这点,王松之就感觉到不可思议,天下士绅豪族何其多,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力量,就算是皇帝也能被轻易推翻,但霍森对待这些士绅入泥尘一般。
严格来说,王松之也是士绅中的一员,不过他对霍森的行为并不反对,他也明白士绅对于天下百姓的压迫。
而且他对霍森写的王朝兴亡论很感兴趣,按照霍森的理论,王朝末年往往表现为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亡,而且人口过多,土地无法承担,只有经历一轮天下打乱,各方势力混战,等人死的差不多,新王朝建立的时候,天下才会重回太平,然后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王松之翻遍了史书,想要找到这个理论的漏洞,可他越是翻看历史,越是感觉霍森是对的。
难道天下大乱真的无法避免?
王松之知道现在的人口膨胀到极限了,而且朝廷的赋税越来越重,除非向像霍森那样把士绅豪门都屠一遍,把土地分给穷人。
这也是所谓的行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共和领正是损豪门的有余补天下贫民的不足。
两人在一起聊了很多,龚浩然也说了自己为什么会被罢黜,王松之听了,恨铁不成钢的摇了摇头。
“你的经验太少了,霍森不但是你的老师,还是你的君主,虽然他没有称王称帝,但他手握的权力和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想要直言上谏,就要做好被罢免的准备。”
王松之接着教了他一些关于官场上的知识,最后问:“霍森叫你过来肯定是有原因的是吧?”
“是的老师,执政官他想让您去共和领里出仕。”
王松之十年前就从朝廷里告老还乡,之后一直在应天书院里当先生,拒绝了朝廷里所有的挽留,龚浩然也不确定自己这个老师是否会同意去共和领当官。
谁知王松之立即笑着说:“好,我同意了。”
阎庄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