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阳赋

第833章 各自有着打算(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833章 各自有着打算

吴州城下,

夕阳如血,余晖洒在破败的战旗上,旗上的龙纹已被干涸的鲜血和泥土覆盖。

不少士兵有气无力的打着木桩,安营扎寨,乌黑蒙尘的铁甲,早已经没有往日的辉煌,大部分步卒或依靠着破损的战车,或坐卧在结了水的草地上,目光空洞,仿佛还未回神,

驻扎的营帐,如同散落的骨架,被风稍微一吹,便发出瑟瑟的响声,显然,大军士气全无。

气氛有些凝重,秦云江哆嗦着嘴,劝道;

“将军,吕知府所言极是,休整几日,等弟兄们恢复了士气,再做打算,从此地,到京城,六百里加急,来回需要六日的光景,如何安排,朝廷自有定论。”

秦云江此时也没了害怕之意,丢失林岳府本就是大罪,合着兵败出逃,罪加一等,如何发配,就等着朝廷的旨意了,

顾平沉默良久,看着周围的一切,眼神有些没落,叹道;

“也罢,知府大人当如实上报朝廷,本将带罪之身,倒也不怕这些,只是待得这些日子,还请吕知府多费心了,”

语气沉重,抱拳拜道,难得的是,吴州知府吕大人,和同知邢大人,忽而展颜一笑,齐齐回了礼,

“将军莫要失望,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京南那地方,将军能领军逃出来,也是开了天恩,吴州虽然没什么钱财,可是粮食管够,此地尽是平原,靠近山脉,往来客商倒是不喜欢走此地,可是南边有个小湖,良田也是有的,”

吕知府心中大定,有这些兵马留下,真有追兵前来,没了补给,走那么远,饿也饿的没力气了,

站在一旁的邢大人,也是满脸堆笑,附和道;

“将军,吴州税收只收粮食,不收银子,算是供给通州之用,所以府库银钱没有,多的是粮食,够大军所需,将军宽心休息几日,今夜,我等必然向朝廷禀告。”

邢大人明白知府大人的考虑,粮食在此地不值钱,所以,银子不给,粮食管饱,兵还需要留下来,城中那些府军欺压百姓尚可,真要遇到如狼似虎,名震天下的太平教乱民,还真的不一定能挡住。

毕竟朝廷邸报已然提及京南民乱,席卷四周,朝廷兵马与之相持,本以为是夸大其词,可见到京南将军几万人马,都灰溜溜跑了,那林山郡城全境,岂不是任贼军驰骋,朝廷,根本无力镇压,大逆不道的想法瞬间而过,赶紧给压了下去,

顾平点点头,此时间去安阳,必然会引起朝廷震动,自己率军突围,虽然历经艰险,可是在那些朝臣文官眼中,未必不是畏战而逃,虽有首辅大人恩情所在,但大人早已经不理朝政多年,自己犯下大错,也让首辅大人为难,不如留在此地,稳住阵脚,趁机再杀回去,或许可以出其不意。

“好,既然知府大人挽留,本将不再推辞,在此休整,等候朝廷旨意。”

“哈哈,好,既然将军答应,那再好也不为过,季将军,咱们也不能没了礼数,你让弟兄们辛苦些,给将军和其部下,把锅灶埋起来生火,多做些一些热饭,附近农户不是还有些家禽等物,也一并买来,算是给将军接风洗尘,”

吕知府言辞婉转,看样子,顾将军明显心不在此,不如送一些恩惠,算是敬意。

果真,

顾平和秦云江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抱拳拜谢。

“多谢两位大人费心。”

“好说,顾将军暂且安歇,如有需要,尽管跟季将军说,我等二人回衙门写折子了,”

此间事情已经谈完。

双方不再浪费时间,各自告辞离去。

知府大人上了马车之后,先是入了城门,车内,

吕知府摸了摸胡须,看向身边的邢大人,吩咐道;

“邢思,这几日务必要小心些,不光留意外面动静,还要注意山路上是否有追兵,此事来的蹊跷,老夫心底,有些慌乱。”

许是过惯了安稳的日子,这一下子遇上了大事,难免心中有些忐忑不安,邢大人感同身受,一抱拳,点点头道;

“是,大人,下官记着,就是不知大人的折子,如何写?”

“嗯!只能如实写,朝廷就算下旨,也是这些将军的事,和咱们无关,不过看太平教的路数,有点像当年白莲教一般,席卷京南之后,下一步是哪里?”

吕知府眼里有着问询,看向同知邢大人,眼中也有些惊惧,当年打进中原,折戟大梁城下,会不会这一次,吸取教训,换个地方打,那时候,中原必乱,这官也做不安稳,不过只要朝廷出兵,那些乱民不得不迎战,不然一哄而散,迟早会被剿灭。

“大人,莫要胡思乱想,就算太平教路数不一样,那也需要首先解决朝廷大军,邸报上说,京营大军未动情况下,已经有十几万大军南下,许些宵小之辈,还不是手到擒来。”

“那倒也是,是本官失态了。”

二人定了定神,又恢复了往日的气势,回了府,安排上奏的折子。

城门外,

眼见着吴州知府几位大人一走,几位将军仍然站在原地不动,

等车走远之后,

秦云江动了动嘴问道;

“将军,暂且宽心,有了粮草补给,休整几日,弟兄们士气就会回来,末将担心的是郡城,如若失陷,我等罪责难逃,但毕竟尚有补救的时候,如果朝廷援军吃了败仗,那我等就进退两难了。”

听着此话,顾平眼神一冷,京营那些老爷兵,能有几分战力还不好说,碰到那群疯子,还不知怎样呢,

“迅速扎营休息,而后,让一部人马,带足粮草,按照原路返回,盯着京南动静,我们不等坐以待毙,就算京营溃败,也只是一时的挫折,洛云侯在京城,朝廷再败的情况下,下一次,定然会是洛云侯领兵,那时候,我等机会就来了,只能以军功抵罪。”

“那朝廷的旨意到了,又当如何?”

秦云江面色一紧,知道顾将军的想法,可是他们怎敢违抗朝廷旨意,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错失了战机,你我二人才是罪责难逃,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顾平脸色冷峻,此战要不是背腹受敌,又无补给粮草,如何能败。

还有身后,跟着那么多的人,太累赘了。

身后不远处,跟随着不少林岳府富户官家,都在远处地方,跟着安营扎寨,一同逃出来的知府李成,同知卢人,还有通判杨罗,也在地上铺上桌子椅子,就此研墨,开始书写上奏折子,只见李知府,满脸菜色,拿着毛笔的手,都打着哆嗦,颤颤巍巍的,把前后半月的实情一一写出来,反正是罪责难逃,能写的,不能写的,都写了。

“大人,如此写,那不就是坐实了我等失城失地的罪责了吗?”

“哼,杨大人,此事都已经跑到吴州地界了,咱们再不上折子请罪,等他们把折子递上去,那咱们才真的毫无出路,只能实情以报,看看朝廷从轻发落,要知道,没跑出来的,几乎生死未卜。”

同知卢仁唉声叹气,到了吴州,算是有了生的希望,可是官还能不能做,就不得而知了,眼见着李大人把折子写好,签了名字,也一把接了毛笔,把自己名字签上。

通判杨罗见此,不得已,也拿过毛笔,写下名字,

“两位大人说的极是,只是下一步,应当如何?是留在此地等消息,还是直接进京?”

杨罗也不知是不是吓昏了头,不知如何是好,

写完折子的李大人,把折子拿在手里,复又查看一遍,无误后,就吩咐身边亲信,带上几人骑马,就直奔京城而去,

“自然是留下来等着,朝廷有朝廷的想法,我等如何敢离开,林山郡那些贼子,竟然敢投敌,顾将军不也是栽在他们手里,如今想法就是拉他们下水,折子上,本官可是什么都写了。”

李成阴沉着脸,想到路上,秦将军和顾将军领兵西去,自己曾问过此事,谁能想到,斥候回来说,林山郡的布政使于大人,竟然投敌了,虽然心中不信,可是陈州城上的太平教旗子,绝不会看错,那老贼,天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上,没想到,也是个吃里扒外的主。

越想越气,

“诸位,既然折子已经送去了,就等候发落吧,能活着,就算万幸,”“哎,大人,确如你所说,能活着就是万幸,只是下官不明白,布政使于大人,怎么说也是封疆大吏,如何能投敌,还是太平教的人,下官想不明白,”

东辰缘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相亲当天,豪门继承人拉着我领证
相亲当天,豪门继承人拉着我领证
相亲当天,海彤就闪婚了陌生人。本以为婚后应该过着相敬如宾且平凡的生活没想到闪婚老公竟是个粘人的牛皮糖。最让她惊讶的是,每次她面临困境,他一出面,所有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等到她追问时,他总是说运气好,直到有一天,她看了莞城千亿首富因为宠妻而出名的采访,惊讶地发现千亿首富竟然和她老公长得一模一样,他宠妻成狂,宠的就是她呀![古凌菲]
古凌菲
凡人:开局我能进入灵界
凡人:开局我能进入灵界
杨乾穿越到了《凡人修仙传》的世界,开局就能进入灵界!手握乾坤之门!杨乾在人界与灵界来回穿梭。“杨师兄,你怎么也有虚天鼎?”“韩师弟,此乃虚皇鼎!你那个是母鼎,我这是公鼎!”二愣子满脸吃惊,看着眼前一模一样的两只小鼎,陷入了呆滞之中。直到杨乾拿出一个淡黄色的小瓶子,韩立整个人立刻满脸煞白,如遭雷击!
徙木居士
尸娘子,鬼出棺
尸娘子,鬼出棺
爷爷为了让我活命,竟然让我跟一座荒坟拜堂成亲。 妩媚妖艳裙下藏着狐狸尾巴的人面狐妖。 西川极海底被青铜钉倒悬的琼玉古棺。 纵横百里悬挂血衣女尸苍山古林。 藏地专门吸人脑髓的转世妖佛…… 我每走一步都像是有一只手掌在背后推着我前行,等我想要脱身却越陷越深……
桃花十里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你很会打吗?你会打有个屁用啊!出来混,最重要的是血条要厚!”——《不死武圣李飞语录》洪光二十七年,七国联军入侵大蓝朝线膛枪,迫击炮、铁甲战车汇成钢铁洪流,最终仍被大蓝铁骑所破肌肉,术法、火枪、大炮......新与旧的力量不断碰撞大争之世,李飞凭借一颗万血珠,逐渐成为犹如BOSS一般的存在:“就这点伤害?连我千分之一的血量都没打掉。”“你们不会以为这样就能打死我了吧?”“别急,接下来是第二阶段!
不会飞的笔
庶女姝荣
庶女姝荣
她是王府郡主,他是一国太子。曾经,她以为他是她的良人,曾经,他为她低语轻喃,许下一场惊世繁华,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可最终,他却生生的撕毁了他们之间的海誓山盟!母族失势,她便锒铛入狱!“情儿,荣华是我们的孩子,本宫担心你在地下孤独,所以就让她去陪你吧!”他的话宛如魔音厉鬼。“啊啊啊啊!夜天凌,你是魔鬼,她是你的孩子,你怎么下得了手!”最终,母女俩双双赴黄泉,化为一缕冤魂,魂归地府!临死之际,才知这
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