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汉匈霸主

135辽东张氏(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135辽东张氏

草原计划的第二阶段‘粮草换人’已经开始了。

那么第三阶段‘浑水’也要进行展开。

不过还不急。

张启在等。

等自己骑砍世界中的六代马成长起来。

昔日补完的战马如今已经繁衍到了第六代。

骑砍战马那优异的血统已经被继承了大半。

张启做过测试。

四百斤载重,五代马的极限是以时速三十公里的速度连续奔跑了一个半小时。

而且全速一个半小时候,五代马的体能恢复速度也被测试了出来。

只要有足够的养料,那么五代马能够在半小时内恢复过来,再次进行长达一个小时的全速前进。

这已经很夸张了,光是五代马其实就足够张启问鼎草原霸主的身份。

可惜五代马的数量太少,只有六百多匹不到。

在进行过几轮交配后,六百匹五代马中的四百母马已经全都进行过四次生育了。

如今两岁的六代马四百匹,一岁的六代马四百匹,刚诞生的六代马四百匹。

张启还要等待骑砍世界三年的时间,将这一千二百匹六代马分批次带出武装起来,然后就可以开展‘浑水’计划。

浑水。

是张启对草原汉地方面制定下的计划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里,张启需要扮演两方势力,一边扮演匈奴寇边,另一边则扮演归汉军游猎寇边的匈奴人。

但张启只有一个,所以其中的一支部队得不到他能提供的便利性,只能依靠传统的辎重补给进行战争。

而为了保证实施这一计划对张启的损失最小化,就需要一支来去如风的骑兵部队。

所以张启才要等着六代马的长成。

而五代马中的二百匹公马他已经带出来了一百匹,已经送回鲜卑充当种马了,以外界这庞大的马群数量,明年的这个时候,他就能得到几万乃至十几万拥有优良血统的高头大马。

虽然,外界马的基因势必会对这优良的血统进行稀释,但足够了。

“太守何必多虑呢,匈奴寇边对其他四郡来说可能是件坏事,但对您来讲,这可是难得的政绩啊。”

辽东太守府。

陆木端坐与辽东太守张毅品尝着各自炮制的茶汤。

油花明亮,香气扑鼻,是难得的上好茶。

而炮制的工具就在一旁,各式各样有十数件,平常难得一见的香料,这里摆放着许多。

“陆参事此话可真。”

端着茶碗品尝着陆木日益见长的炮茶手艺,太守张毅的眼光微微流转。

上次陆木与他说了被乌桓劫持一事,还笑着说是靠着辽东太守参事的身份的才活了下来,而张毅为了拉拢住这带给他巨大功绩的陆木以及他的背后势力,还真就给了陆木参事的身份。

参事说白了,就是参谋,谋士,在什么人身边就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实权全看上位的意思。

而借助上次的三千匈奴首级,张毅果真在刘彻面前露了大脸,得赏赐无数,更是有了节度与调兵的职权。

喝了一口滚烫的茶汤,陆木舒服的眯了眯眼:“辽东长城外是乌桓鲜卑的地盘,这两族如今可都向大人递交过信物,有他们在,大人只需关系辽西那边的方向,提防匈奴人从辽西劫掠辽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能要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是乡镇公务员
我是乡镇公务员
关于我是乡镇公务员:张华是一名最基层的乡镇公务员,只想与谁无争的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他是最不幸的,但却又是最幸运的;他是最孤单的,但却是朋友最多的;他是最穷的,但又是最不缺小钱的;他是最想成为鸵鸟的,但他却是事情最多的;他是最不想当官的,但是总是有岗位等着他。他的身上总是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人生矛盾。好几名领导都说:这个家伙啊啊,不想起飞都难。
老木刀
重生和离后,探花郎他后悔了
重生和离后,探花郎他后悔了
蜀地商贾之女何玉琼,前世是个恋爱脑,一心为寒门穷学子孙文耀铺路,劳心劳力,搭进整个何家钱财不说,还累的没留下半点血脉, 死后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孙文耀口中一句,商贾之女不配他爱,且自己也是被其害死 重生归来,何玉琼发誓要斩断渣男的青云之路,保护好自己及家人,重新做回自己 只是身边何时多了一个狗比膏药? 顾世子:狗皮膏药?你说我?
问题不大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为了完成每个炮灰的心愿
山海明月
白明微风轻尘
白明微风轻尘
【女强+家国仇恨】 “报!八月十四,东陵国八万将士被困阴山,全歼!” 一封染血的家书,白家男丁十一人,全灭。 那一日,白明微,白家嫡长女。 她摘了簪环,卸了红妆,身披战甲,背棺出发。 前方是十死九生的战场,可她却必须去。 因为—— 她要为战死父叔兄长,争取该得的哀
十四晏
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白明微风轻尘
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白明微风轻尘
【女强+家国仇恨】 “报!八月十四,东陵国八万将士被困阴山,全歼!” 一封染血的家书,白家男丁十一人,全灭。 那一日,白明微,白家嫡长女。 她摘了簪环,卸了红妆,身披战甲,背棺出发。 前方是十死九生的战场,可她却必须去。 因为—— 她要为战死父叔兄长,争取该得的哀荣。 也 !
十四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