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604章枪毙(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04章枪毙

证据确凿,不容抵赖,再加上锦衣卫的严刑拷打,徐家管家首先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都交代了。

随后,哪些徐家下人,以及被牵扯进来的官员,也如实交代收了徐家的好处,帮助徐家将福寿膏改名逍遥膏,并包庇的事情。

铁证如山,一时间,松江府和上海县多位官员,纷纷落马,甚至连县衙里的吏员,以及衙役和捕快,也都被牵连。

在朱克臧的授意下,大理寺的官员在上海县百姓面前公开审理了徐家父子桉件。

最终得出结论,徐家父子背负命桉二十一起,强抢民女桉十一起,行贿五十余次,贩卖福寿膏,逼良为娼、草管人命等罪行,罄竹难书。

徐乾学、徐骏、管家以及涉事人员,二十一人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家财充公,赔偿受害者损失。

其余徐家从犯,判处监禁和流放,而那些被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官员们,多人被判处流放澳洲。

徐家父子的判决下来,百姓一阵欢腾。

在围观的百姓里面,有一家特别的人。

他们是徐骏老师周云陔的家人。

当年周云陔被徐骏毒死,但因为徐乾学的势力,这件事在清廷那边不了了之。

周云陔的妻儿原本以为,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为周云陔复仇,他们也就断了这个念想。

没想到,报应来得如此之快,听着朝廷对徐家的审判,周云陔的家人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随后,大理寺令人将徐家父子,以及主要从犯,装上囚车游街。

街道两侧,愤怒的百姓,拿出菜叶和臭鸡蛋招呼,两人没到刑场,就被砸了个半死,就属周云陔的妻儿砸地最卖力。

其实,围观的百姓,真正的苦主并不多,可是徐家名声太臭,所以好像每个百姓都与他们有仇。

上海县百姓追着囚车,一路丢着菜叶,簇拥着徐家父子等人到黄埔江边,全县几十万人倾巢出动,将刑场围的层层叠叠。

锦衣卫结成人墙,弹压着维持秩序,徐乾学和徐骏等人跪在中间。

纳兰明珠,不对是叶明珠,作为曾经徐乾学的好友,今天他也来送徐家一程。

他心里痛呼徐乾学拎不清,他这个满人都知道朱克臧明令禁止的事情,就不要碰!

还好叶明珠作为一个降臣,没什么权势,徐乾学也就没找他帮忙,不然他也得被牵连。

“徐健庵,你湖涂啊!”

叶明珠喃喃自语,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同为降臣,他害怕自己以后落得这个下场。

对了,徐乾学还有几个弟弟,分别是二弟徐秉义、三弟徐元文、四弟徐亮采。

二弟徐秉义才学过人,为人正直,没有参与此次事件。

三弟徐元文跟他是一路货色,在原本的历史上,江南江西总督傅拉塔回弹劾徐乾学及其弟徐元文不法之事共十五款,两人双双被罢官。

因而他也参与了贩卖福寿膏,也是要被枪毙的人。

至于四弟徐亮采是妾生子,在徐家没啥地位,因而也没有参与贩卖福寿膏。

“爹!不是说判我劳改吗,怎么要上刑场了,你快想想办法,”

作恶多端的徐骏快被吓尿了,“我不想死啊!”

徐乾学中风偏瘫,已经认命了,他歪着脸看了带孝子一眼,说不出话。

这时负责行刑的锦衣卫士卒,已经对准几人的心脏位置。

临江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为系统舔校花两年半,她当真了
为系统舔校花两年半,她当真了
本书又名《寄宿阿姨家后,系统激活了》 叶潶得到了系统,但只有充满舔狗能量才能将其激活。 为了系统,叶潶开始狠狠舔校花李梦瑶,从高中一直舔到大学。 耗时两年半,系统终于激活了,叶潶发誓不再当舔狗,他要当一个海王! 可万万没想到,李梦瑶居然当真了,哭着质问他凭什么舔到一半不舔了。 而叶潶,在寄宿阿姨家后,成功超神。
木有猫饼
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
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
带着曾经当商人时的仓库,重回地下城与勇士六十版本初期。
虫王戮蛊
洪荒:从通天开始证道
洪荒:从通天开始证道
关于洪荒:从通天开始证道:穿越洪荒,成为通天教主。从此通天修大道,不修天道,横推万古,镇压亘古,一切不服,一切算计,通通镇压,成就至高无上超脱。
无量大道尊
让学霸破防,他成了国民男神
让学霸破防,他成了国民男神
“各位新生请注意!” “普通班学生,来东侧1号教学楼报到!” “精英班学生,来西侧2号楼!” “火箭班学生,请来办公楼校长室办理入学!” 新生开学,本应该是各个年级都开心的时候,可这个学校的高年级却怨声载道。 只因为这个学校,个个都是学霸,高考竞争更加激烈。 而他,作为关系户,直接以620的成绩进了精英班。 【班花得知你是关系户,心态略酸,怨念值+1!】 【积攒10点学霸怨念值,可激活系统!】
佚名
我的极品尤物姐姐
我的极品尤物姐姐
一个失忆多年的傻子,因为一次英雄救美,不慎跌落锁妖洞,意外获得上古传承,从此开启逆袭之路。 且看彭战如何白手起家,横扫各路强敌,成为叱咤风云的王者,迎娶绝世美人,走向人生巅峰。 “人世间纵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彭战牵起佳人的手,深情地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