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69章 番外四 人生回顾
番外四
要让熟知娱乐圈的人们评选,近二十年最有影响力的明星,排在首位的通常是唯一一个选择:顾熠。
不管什么排行榜,顾熠总会被单独列出——和同时代的明星相比,和比自己更年轻的明星相比,顾熠的实绩永远是最令人瞩目的。
在娱乐圈里,顾熠是众人眼中的神奇存在。
他是的c位,是公认的最炙手可热的天团,出道数年,影响力遍布海内外,张张专辑爆红,名曲无数,就算自身作为组合并不活跃的时期,也为其他歌手创作了许多红极一时的曲目。
一专《荒诞的真实》,二专《myfriend》,再到后来的十专、十一专,以及纪念精选专、单曲……除了组合自身的战绩外,成员们大多发过个人专辑——c位顾熠除外。
可以说,顾熠是音乐成就最低的一位成员,但顾熠依旧创作出了不少经典歌曲,在作为组合活跃的时期,他这个c位是不能被忽视的重要色彩。
甚至在粉丝们眼中,之所以成为今天的,c位顾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和其他成员不同,顾熠没有发过个人专辑,不过他和创造的成绩已经足够他给音乐圈留下足够的印象。
顾熠的一部分是由创造的。
一开始活跃于国内乐坛,之后事业慢慢拓展到海外,但即便如此,国内市场依旧是的大本营,顾熠的职业生涯也由起步。
成名之后,平台们仿效《星之战》,想推出下一个,但到最后,没有一支偶像组合达到这样的成就。
不管是一再打破专辑销量记录、巡演记录、海外销售记录,还是多变的音乐风格对乐坛产生的影响,可以说,在出道这二十年,乐坛的许多发展都与他们息息相关。
就算没有演员和化学学者双重身份,作为c位的顾熠也完全可以在娱乐圈站稳脚跟。
但顾熠却不仅仅是的c位。
海外的偶像组合,不管是大红一时的r国偶像,还是曾风靡整个亚洲的k国偶像,成员们个人独立扎根的能力都不够出色,在组合时他们大红大紫,可一旦脱离了组合,不少成员的发展都很难尽如人意。
这一点放在未解散的组合身上也同样适用——不管如何,成员们自身都是需要独立发展的。
却是一个例外,成员们个人的发展都相当不错——顾熠几乎是偶像转型演员的典范。
在凭《山花》《亡国之君》分别拿下第一、第二座云星奖影帝奖杯之后,时隔六年,顾熠再凭电影《地狱即我心》拿下自己演员生涯第三座影帝奖杯。
事实上,在《地狱即我心》之后,顾熠又有三次提名,根据业内的看法,顾熠在这三部电影中的演出让他完全能够争取又一座影帝奖杯,但云星奖不希望展现出影帝奖杯被同一个人垄断的趋势,何况三座影帝奖杯已经足够让顾熠笑傲整个电影圈。
顾熠刚拍电影的时候,云星奖的青睐让不少人对他产生质疑,觉得云星奖不该过于偏爱他这样一位年轻演员,而顾熠人到中年,明明把角色演绎得相当出色,至少不比他曾经在《山花》和《亡国之君》中的演绎差,他不拿奖这件事又叫人觉得惋惜,甚至觉得云星奖很不公平。
但就算云星奖不愿轻易交出第四座影帝奖杯,顾熠在电影圈的地位却无人能够撼动。
他不仅有整整三座影帝奖杯,还有三座最佳男配角奖——圈里有个说法,如今顾熠角逐最佳男主角获奖很难,可只要顾熠入围了最佳男配,通常情况下,他就是威胁性最高的那位提名人。
除此之外,云星奖最佳导演也是他履历表里的重要一项。
顾熠只是偶然接手了《星际觉醒》第二部,却创造了50多亿的票房成绩,之后《星际觉醒》顺势推出了第三部和第四部,虽然顾熠自身没有接手,但《星际觉醒》系列却和他有着脱不开的联系。
如今,只要提起华语科幻,《星际觉醒》必然会在第一时间被提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星际觉醒》是东方科幻的代表,它完全可以和好莱坞推出的科幻大片相媲美。
在那些曾在好莱坞创造传奇、影响了众多电影人的经典科幻作品,在电影公司为追求票房盲目推出续作、甚至狗尾续貂之后,《星际觉醒》系列反而成了一众影迷心目中品质的代表。
顾熠是《星际觉醒》第一部的主演,第二部的导演,第三、第四部的制作人,如今电影圈只要有导演有意向拍摄科幻电影,必然会邀请他过去提提意见。
而顾熠导演生涯的代表作却不止《星际觉醒2》,他之后导演的《绝地反杀》是典型的悬疑枪战片,票房挣够了40亿,因为他塑造了一个惊险至极的故事,让云星奖放弃了那年的所有文艺片,转选《绝地反杀》这部商业制作。
顾熠也成了云星奖历史上为数不多同时获得影帝、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的演员之一。
当然,他的本职还是演员,业内不会一再放纵顾熠去当导演——顾熠个人的履历中,票房同样是不可忽略的一项。
从影二十年,顾熠拍摄了十五部电影。
这些电影里,票房超过50亿的有三部,40亿往上的四部,票房最低的依然是《山花》,这也成为了唐懋导演生涯中洗不掉的一个“污点”。
连网友们都知道“票房最低12亿”这个梗。
业内也不明白顾熠创造出辉煌票房纪录的理由是什么——他总有本事以小博大,即便在上映前再不受看好的电影,观众们也乐意为他买单。
这十五部电影题材多样,其他演员不敢尝试的题材,或者在业内被认为是冷门的题材,经过顾熠的演绎,总会成为当年的市场热点。
他不仅自身作为演员实力出众,挖掘剧本、发掘新导演的能力也被观众们所认可。
顾熠出演的电影满10部之后,他已经成为了主演电影票房最高的演员,之所以参演电影数没有达到,是因为他参演的电影数量偏少——后者连龙套演员都算上了,排在第一位的演员名气并不高,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而慢慢地,观众们也对他产生了一种信赖感,认为只要是有他的作品,必然都是精品,当然,就算在顾熠职业生涯步入中期的当下,顾熠都用心演绎自己的每一部作品,他从来没有辜负过影迷对他的青睐。
顾熠在欧美拿奖偏晚。
拿下自己的第一座al影帝奖杯后,顾熠的事业重心仍在国内,他没有闯荡欧美电影圈,也没有为了海外奖项的认可去演绎所谓的冲奖片,但奖项最终依然到了他手中。
前面十部电影,顾熠只有一座al电影节影帝,而之后连续三年,他在欧美重量级电影节上发威,接连拿下了三座奖杯,影坛一哥的地位扎实到不能再扎实。
不过顾熠自身并不在意所谓影坛一哥的说法,他根本没有在影坛横行霸道的计划。
他原本就是公认的没有短板的演员,海外奖项拿满以后,影迷们对他的追捧更是到达了一个高度。
但就算拿奖时间迟了一些,顾熠奖项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公认的,实绩没有一丝短板,影迷们在盘点演员时,都会先默默把他丢到一边,只要加上了他的名字,故事就没法展开了。
除了发展演员、导演的事业之外,顾熠也是业内出了名的投资人,不过他只集中于投资电影,不管是一开始多么不被看好的项目,只要他自己看得顺眼,顾熠都乐于提供资金。
他自己或许抱着帮人一把的看法,但神奇的是,他投资的那些作品大多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益,慢慢地,只要顾熠投了哪部电影,那部电影立刻会成为电影圈关注的热点。
顾熠后来获得的收益就十分有限了——业内时时刻刻都有盯着他的眼睛,他投了什么作品,上午他才有计划,下午绝对就有人跟。
到后来,这甚至成为了一些电影宣传的手段,这些电影剧组自身和顾熠没有太多交流,顾熠也并未青睐过对方,可只要在宣传中带上顾熠的名字,电影的热度就会有所增长。
从某种程度上说,顾熠已经逐渐从票房神话演变成个人神话,顾门的传说不仅在粉丝群里广为流传,在业内也都不再是秘密。
在粉丝们心目中,他是最出色的偶像、最成功的演员,改写了业内对于偶像的偏见,让偶像们拥有了更多可能,因为的走红,在之后出道的偶像总会被拿来和作比较。
原本r国、k国偶像市场的风气被带进国内,让一批自身缺乏实力,又缺乏努力的偶像在娱乐圈中立足,但爆红之后,这一类型的偶像逐渐没有了发展空间。
偶像们就算无法达成所创造的成绩,不会创作,唱功和舞蹈也未必如一样出色,但他们至少要把自己努力、正能量的一面呈现给粉丝们。
……
当然,在粉丝们心目中,顾熠最不同于大众偶像的一点,就是他的学霸身份。
准确地说,顾熠考进京大的时候,粉丝们对他的定位是学霸,而随着他读研、读博,去s大就职,学霸逐渐改成了学神。
和作为一员以及演员的身份相比,顾熠作为化学学者见诸报端的机会其实不多,但粉丝们如今已经习惯在各类和化学相关的报道中见到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