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31章北平府越富自己越富(1/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1章北平府越富自己越富

大兴。

朱庄乡东北台村。

朱高炽骑着马,第三次来到此处。

今早。

燕王妃突然告诉他,让他最近不要惹事,否则就禁止他出门。

虽然是莫名其妙的话,朱高炽心里隐隐有所察觉,结合自己知道的历史,应该是太子出事了。

既然这般。

自己更要加紧速度,把心里的事情早早落实,避免后患。

刚一进此地村口,入眼望去,遍地的矿渣、铁渣、碎砖瓦、破瓷片等等。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凤河的两岸,竟然有一块巨大的矿渣形成的铁桥。

有燕王府的牌子,一路畅通无阻。

是的。

这个不起眼的村落,正是冶铁所所在,有官兵驻守。

旗官也认得大公子。

如果说北平城西,是北平府的矿区,例如西山主产煤,石景山主产铁。

那么此处。

则是北平的“工业区”。

不但向军队提供兵甲武器马鞍等军备,也向民间提供优质的铁具。

人人都是工匠。

而被人们称为匠头的万三,也在此地。

大兴在北平城南郊,置于视线之下,处于保护之中。

工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进入村东头,有一座铁渣堆积成的小山。

“大公子。”

几名冶铁所官员闻讯后,亲自来迎接,满脸的热情。

专业的官员前途稳定是稳定,待遇也优良,不过实权比不上科道官员。

理所应道的事情。

人父母官治理一地有多少人口?

冶铁所的官员,权利也只在自己的衙门,怎么可能比得上知县知府这些。

别说现在的文官,还没有得势。

就算日后文官得势了,专务官也没有文官的浮夸之气,相比较起来,总体上更偏向务实。

“大公子大驾光临,铁台村蓬荜生辉。”

东北台村是官名,百姓们则称呼为铁台村,如其名,到处都是铁,家家打铁。

“咱就是闲人,不敢耽误诸公,只是来看看咱的新厂建成哪样了。”

花花轿子人抬人。

朱高炽不过是十四岁的少年,而且还不是世子,不过是借着燕王府的名头。

老远见到他们一行人时,也已经下马。

人家客气,自己却不能狂妄。

朱高炽有自知之明。

当然。

他要是学二叔秦王,不听自己话的就鞭打众人,众人也拿他无可奈何,只能去向他老子告状。

让他老子来惩罚他。

不过这种做法是不合规矩的,别说朱棣会如何惩罚自己,自己的名声先会败坏。

到时候。

人们提起燕王府的大公子,只会躲避和厌弃。

众人寒暄一番。

“我等领大公子前往。”

“苏大使,不会耽误你的事吧?”

键盘战斗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诡侠异踪
诡侠异踪
关于诡侠异踪:月圆夜,符文启,龙门开。异兽现,灵童挡,无祸灾。异兽肉,尽其享,可沾缘。身敏捷,增力量,强为首。他本是龙氏族中的小少爷,因家庭变故沦落成不受人待见的小灾星,后被老仆人喂养长大,又因仙缘让其改变了人生。没有轰轰烈烈的创世英杰的豪情,只有一条坎坷的寻母路……!他是一名居住在山上的野孩子,从幼年时就深居在荒废已久的道观里。直到遇到一名上山探险的少年,才让他初次接触到了人类,因此留下了一段
阿瑟拉雅
带崽种田:亡夫归来宠翻了
带崽种田:亡夫归来宠翻了
商清穿成农门寡妇,连着三个女儿一起,被重男轻女的恶婆婆赶出了家门。 最大的闺女十二,最小的还嗷嗷待哺。如何生计,商清犯了难。系统有,可困难一重接着一重。 恶婆婆上门讨要她重病时借下的债,同村觊觎她的混混也色心再起。 好在女儿机敏,个个像是来报恩的。 两方正相持不下,她和女儿捡到了两个易容的重伤军汉。 巧得是,那个一直没醒的,跟她那废物亡夫一样,也姓顾……
暮雨潇潇
热痒
热痒
人前他是一本正经的院长,人后他是威逼利诱的渣狼。而许在是他养了多年的兔子。没人知道镜片后的黑眸,夜深人静时,看向女孩的睡颜有多疯狂。……在许在眼里,救了自己命的陆斯衡是哥哥。只能是哥哥。她没想过有一天,她会跟陆斯衡产生见不得人的关系。家里、车上、医院……男人用身体“残疾”逼她一步步沦陷。陆斯衡咬她耳朵,低声乞求:“在在,帮帮哥哥。”
糖糖糖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关于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爸妈车祸离世,将我托付给他们一直资助的陌生大男孩司锦修,十几年的相濡以沫他把我宠成了公主,结婚后他对我更是细心呵护,全江城的人都知道我是他的命,我们是人人艳羡的神仙眷侣。直到今年结婚纪念日那天,我发现了他家外有家,随后我接到小三挑衅的短信。“你个不知廉耻的女人,告诉你,锦修爱的是我,若不是你爸妈道德绑架让他养你,还必须入赘明家,你们永远没有可能,识相就乖乖
明锦
混在特区那些年
混在特区那些年
26岁的陈东方南下来到特区打拼。他在工厂里挥汗如雨,在收容所洒下辛酸血泪,在沙村的温柔乡醉生梦死,在莞城经历刀光剑影,在商场上遭遇尔虞我诈......最终,他在纸醉金迷里向阳而生,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这是一个普通人闯特区的故事。40年来,有2000万人来到特区;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你、我、他的影子。
梅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