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151章 要想富得快,抄家最实在(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1章 要想富得快,抄家最实在

“老爷,您快去给皇太子说说,外面乱翻天了,很多捐响在两千两之下的官员都被抄家,听说老爷您只捐响一千两,估计要大祸临头……”

新任内阁首辅李邦华府中,李府管家正在苦口婆心的劝自家老爷去找皇太子求情,他真的担心李府被抄。

虽然老爷清廉从不贪没,可从不拖欠李府仆人和管家工钱,对待他们都和自家人一样,他们同样都很敬重老爷。

李邦华脸色阴沉如水,心里也是既愤怒又无奈。

他愤怒的是那些贪官明明府上有上万甚至十几万两银子,在捐响之时只拿出几百两银子应付朝廷,在皇太子眼中和找死没有任何区别!

他无奈的是皇太子果然不惯着那些贪官,对他们举起屠刀抄家杀人,可皇太子这么做将大明律法和祖训置于何地?

这样杀下去不但皇太子名誉扫地,对崇祯皇帝名声也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将来史书肯定将这对父子写成暴君!

至于管家担心他李邦华府邸被抄,李邦华丝毫不担心,并不是他认为皇太子不会抄他李家,而是一贫如洗没有东西可抄。

见管家啰啰嗦嗦,李邦华挥挥手让他退下:

“李府一贫如洗,无须担心,退下吧!”

“老爷……”

管家无奈,只好躬身退出书房,可是很快他又去而复返:

“老爷大事不好,一股军队把李府包围了……”

李邦华一听就知道是皇太子的人,其他军队哪敢包围他内阁首辅府邸,李邦华对管家说道:

“去库房拿一千两银子,随老爷一起出去看看!”

无论李邦华心里如何看不惯皇太子乱来,自己这个首辅毕竟是人家给的,他心里对皇太子还是很尊重。

很快管家愁眉苦脸拧着一个布袋到来:

“老爷,库房一共才一千零几十两银子,今天捐响后,您可能要借银子生活一段时间!”

“放心,饿不死你们,到时找皇太子暂借一些,但捐响必须全力以赴!”

李邦华说着迈步走向李府大门,管家一脸不情愿的快步跟上。

“砰砰……”

李府大门再次被有节奏敲响,完全不像其他官员府邸那样直接踹门而入。

李邦华对两個守门家丁挥挥手:

“开门!”

“是”

两个家丁立即打开李府大门,只见约有百名军兵整整齐齐在李府门外站立,曾政治过京营的李邦华顿时眼前一亮,强军风范!

看到大明内阁首辅亲自出门,龙腾军主将孙应元立即上前拱手说道:

“阁老打扰了,奉皇太子命令前来领取捐响!”

都说皇太子麾下如狼似虎,对官员府邸几乎都是破门而入,李邦华一看根本不是那回事,孙应元和他麾下都很有礼貌。

“将军辛苦,这是本官捐响一千两白银!”

李邦华对管家一挥手,管家马上将装着一千两白眼的布袋递给龙腾军千总。

杨强接过布袋让麾下清点过之后,他又将其中一半白银装回布袋递给管家,管家顿时懵逼了,他不知军爷何意。

孙应元看到首辅和他管家都有些蒙圈,急忙拱手笑道:

物语00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家族弃子到权利巅峰,我赌赢了
从家族弃子到权利巅峰,我赌赢了
醒掌天下权,一着不慎满盘输; 醉卧美人膝,一心不乱步步局。 前世,家族掌权人的大嫂被奸人蒙骗打压他,自那以后,他的人生轨迹一落千丈,郁郁而终; 再睁眼,面前最疼爱的妹妹也因为爱上那个奸人,对他落井下石! 可他却笑了, 因为,他知道,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势必会留下一扇窗。 面对稍纵即逝的机会,他果断出手了……
佚名
穿书下乡女知青嫁全村最帅气军官
穿书下乡女知青嫁全村最帅气军官
关于穿书下乡女知青嫁全村最帅气军官:(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现代女设计师林娇娇,相亲途中被车撞飞,魂穿到一本70年代圣母苦情脑残书里女主角林春娇身上………看她摆脱女主原悲惨人生,在70年代如何大放异彩
奶油老泡芙
政世间
政世间
县政府公务员杨鸣讲了真话,被贬至乡镇政府,处处被歧视,处处被打压。无意救了美女,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佚名
悍妃强缠:世子不从也得从
悍妃强缠:世子不从也得从
摄政王功高震主,独子贺游扬被下了毒。奄奄一息时,丑丫鬟觅易带球逼婚,扬言世子之毒唯她可解。 爱子心切的摄政王妃齐书锦只得应允。一场皇家试探,觅易露出艳杀四方的真容。 手握母后藏有名为“现代”空间的玉镯遗物,她所背负的血海深仇,只能经由世子妃这一身份报起。 一开始,贺游扬:“想嫁我,痴心妄想!”齐书锦:“你不配做我儿媳。” 到最后,贺游扬牵起她的手:“易儿,真心嫁我可好?”
鸡块米线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