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2章 庙堂之高
河东大地上,农民在田地里辛勤地劳作,顶着夏天的烈日,汗水滴下,湿润了泥土。
在万亩良田旁边便是那波涛汹涌的黄河,这条宽阔雄伟的大河既养育了两岸的百姓,又给百姓带来了许多的灾难。
霎时间,地动山摇,天崩地裂,黄河堤坝破损,河水奔涌而出,淹没了沿岸的数千倾良田和房屋。
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河东的灾情马上传到了长安城。
李治翻看着呈报上来的灾情报告,心中悲痛不已,感叹百姓之艰辛,上天之无情。
大唐帝国这一年里不仅失去了一代明君李世民,也遭受了天灾人祸,可谓是艰难痛苦的一年。
李治颤抖的双手合上了奏章,调整了一会儿心情才缓缓地和大臣们说道。
“我大唐正值国丧,河东百姓又遭遇天灾,诸位爱卿有何建言?”
庭下群臣也是一脸悲痛的表情。
此时,褚遂良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天降异象,必有祸端,应派司天台尽快查明。”
一旁的长孙无忌似乎对这种迷信的行为十分不屑。
“古往今来天灾人祸都是正常现象,与其叩问苍天,不如下问苍生。”
褚遂良转头,看向长孙无忌,似乎被他这番话激怒愤然起身,言辞激烈。
“正是因为都像长孙大人这样对鬼神没有敬畏之心,才使得天生异象,降罪百姓”
面对褚遂良的指责,长孙无忌没有理会,他依旧是坐在座位上,当褚遂良滔滔不绝地说完,长孙无忌才起身说道。
“灾害降临就应该去救灾,百姓没了田地和房屋,就应当免除赋税。加上正值国丧,做一些抚慰百姓的事情,也算是行善积德。”
褚遂良见长孙无忌不把自己的话当回事又继续说道。
“难道不应该派人去宗庙祈福上香?古往今来,每朝每代都对祭祀祈福十分重视。那必定有其中道理。”
“烧香拜佛,换得来一粒粮食吗?”长孙无忌讥讽道。
“你简直是强词夺理。”褚遂良甩了甩袖子,重重地坐下,不再与长孙无忌争辩。
李治见两位大臣都要吵起来了,于是便缓和气氛说道。
“好了,二位爱卿都各自有各自的道理,朕觉得你们说的都不错,凡事不可只看一面,这样吧,让长孙大人去感业寺祈福上香,褚遂良大人作为朝廷的使者去慰问河东的百姓,如何?”
张知易曾经对李治说过,凡事不能从一个方面下定论要一分为二,从不同的方面去探索一个事情的本质,这样会更加全面更加清晰,李治今天便是将张知易的这个理论活学活用。
之所以派长孙无忌去祈福上香,派褚遂良去慰问灾民,正是让二位大臣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对方观点的可行性。
“另外再免除河东地区百姓三年的赋税,尽快让百姓从天灾中恢复过来,休养生息,先帝一向体恤百姓,若是他还在世的话也会这样做。”
李治这番话让朝堂上的官员极为佩服纷纷称赞。
“圣人仁德爱民,是我大唐百姓的福分啊。”
“先帝在天之灵,一定会倍感欣慰。”
李治听了群臣的夸奖,并没有心中得意,这时局实在是让他得意不起来啊。自己还没完全从丧父的悲痛中走出来,匆匆接手大局,连他的皇位也有人一直在觊觎着,河东百姓流离失所更是让他悲痛万分。
“朕只是做了先帝也会做的事情罢了,无需过多夸奖,当务之急是尽快赈灾。”
李勣一直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在一旁默默的听着朝堂上各位大臣和李治的发言。
“李勣,你为何一言不发?”李治问道。
坐在一旁的李勣并不是在发呆,听到李治喊他的名字,立马起身抱拳回答道。
“救助百姓,安置流民。臣已经在天灾降临伊始就已经派各地折冲府的府兵支援河东。”
李勣是实干派,他掌管着各地的兵马大权。他不会去等着上头发下指令才行动。
如此敏锐实干,比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大臣好多了,至少李治是这么认为的。
“李大人真乃我大唐的顾命之臣。”
“保卫黎明百姓本就是军人的天职,本分之事不足挂齿。”
河东灾情的赈灾方案已经初步商定,这算是李治继位以来第一件比较比较棘手的问题。
李治庆幸的是他有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这三人尽心辅佐。替他分担了不少让他焦头烂额的事情。
李治也从这三人身上学到了许多治国的道理。
“诸位爱卿的建言都十分有理有据,我大唐社稷就靠各位大臣多多劳心了。”
“臣定当恪尽职守。”殿内各个大臣起身躬身作揖。
坐在中央的李治看着向他俯首的百官,心中豪情万丈,他一定要做出属于自己的成就名垂青史,他的父亲李世民在贞观年间创造的大唐盛世过于闪耀,李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不被他父皇的光芒掩盖。
稳定的朝局需要完备的律法,这是先前张知易给李治的提示,并且告诉他要派能力十分强悍的人去主持修订。
李治的心中早已有了人选,让曾经和房玄龄一起修订贞观律的长孙无忌去办这件事情再合适不过了。
“长孙大人,朕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做,那便是重新修订我大唐的律法。”
长孙无忌疑惑,自己不是已经将贞观绿完完整整的编写出来了吗?
“回禀陛下,是原本的贞观律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贞观律并无不妥,其中的条文也是可以完整的沿用下来。只是律法在使用和执行的时候有诸多不明之处,还需要进行注解。”
修订律法一事,长孙无忌从来没听李治提起过,如今李治却对律法如此重视,想必是他那个老师张知易跟他说的。
果不其然,李治又接着说道:“修订律法的详情,可以去书院请教张知易先生。”
文化小天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