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娶妻开始

第626章 大道本源之印(2/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26章 大道本源之印

基本短时间内断绝了这些东西流窜到淮山府的可能,打开虚拟框一看,果然,逆袭任务已经完成了。

回到淮山府的族学。

他恢复了此前的生活状态,每天除了吃奶,就是在族学的学堂上面神游物外,其他年长的,包括淮炼这样同龄的都不跟他玩,似乎在有意孤僻他。

这些小家伙的心思太简单不过,无非自己是敕封的淮山真人,就算什么都不做,靠着香火愿力都能成为敕封真君,掌控一方水脉。

换做真正的小孩。

可能会觉得伤心什么,但沈平却懒得跟这些小家伙计较,倒是那淮炼,最近没有他的逆袭任务了,真是可惜,本来还想跟这小家伙切磋一下呢,看看他血脉传承深处的那位鳄祖有几斤几两。

没办法。

逆袭任务不给自己展露实力的机会啊。

就这样转眼又两年过去了。

沈平虽然只是五岁的小娃,但看上去基本跟十三岁的少年差不多了,个头蹿的很高,都不用丫鬟馨香弯腰,便可以吃到奶了。

晚上。

他吞吐着月阴光华。

通过道藏洗涤着自身的法力。

按照逆袭模拟中的推演情况,自己二十五岁才能成为有道真君,百岁才能成为返虚仙人,这种速度其实已经很快了,毕竟大部分的道家法脉都在百岁成为真人。

只不过这种速度相比起以前经历的宫殿世界,就慢了太多。

修炼完。

他坐在族学的屋檐上面,抬头望着明月沉思。

说实话。

有点想自己的妻妾道侣了,这在以往从来没有过,才仅仅转世托生五年的时间,竟然有了这种念头。

他怀疑是此方世界有着至高石碑影响的缘故。

也或许是修炼的太累了。

从弱小到现在…几乎没有停止过,虽说期间也有散心放松的时候,可大部分时间不是在修炼,就是在修炼的路上,都没有好好沉下心领略周围的风景。

宫殿世界,包括以前在五洲四海,太暗之渊等等所经历的人和事,仿佛都只是过眼云烟。

待了一会。

沈平回到了房间,看着烛光下,钻进被窝暖床的丫鬟馨香,他钻进去,问道,“馨香,你家以前是哪的,是从小跟在我母亲身边吗?”

丫鬟馨香啊了一声,却是没有想到少爷会突然问这种事,不过她还是很快回道,“我家是青州的一个破落户,那年冬天,家里遭了雪灾,然后爹娘冻死了,他们将唯一的木棉衣给了我,最后是夫人路过,将我带在了身边,若没有夫人,那年冬天,我也会跟爹娘一块冻死。”

沈平叹道,“真可怜。”

丫鬟馨香摇头,“我是幸运的了,能碰到夫人,这天下不知道多少可怜人,所以等少爷以后成为淮山君,就可以为淮山府的百姓做一些事情了。”

还真是朴实无华的念想。

自己会做吗。

这可能是举手之劳。

但他的精神却早就麻木了,底层百姓的死活也无法触及到他的真灵,或许这就是成为强者的代价吧。

“睡吧。”

沈平其实是想继续问的,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丫鬟馨香点了点头,满脸幸福的靠在沈平的怀里慢慢进入了梦乡,她的脸蛋虽然没有妻妾道侣她们娇媚,可却有着一种朴实宁静的真实感,没有躁动的心,也没有不安分的想法,只想着陪在沈平身边。

“这就是一个丫鬟。”

“再普通不过的一个百姓家的小娘。”

沈平忽然笑了。

于是第二天,他再次来到了淮阳府。

看着那冲天的妖魔气息,一剑荡开。

管它背后有什么大能。

老子没有碰到也就罢了,既然碰到了,看见了,不杀就是觉得不爽。

剑光纯粹。

带着堂皇的浩然正气,一剑诛邪。

几乎瞬间。

喜爱吃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王安回到了1980年···生活不易,也要放弃前世的浮华,赶山打猎,虽危险艰辛,却自由幸福!!!
木辛三土
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
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
姜远出车祸而死,重生归来要让奸夫淫妇付出代价,也要将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狠狠踩在脚下,看我股市搅风云。
佚名
渣前夫来求和?本宫已是皇后!
渣前夫来求和?本宫已是皇后!
今天的婚礼,她等了足足六年,没有等来夫君的温柔怜惜。却等来夫君当着她的面,与别的女子洞房!她拿出二人的婚书,“良缘永结”四个字,格外刺眼。随着一声清脆的撕裂声,婚书被她撕得粉碎。果断和他和离离开王府。
佚名
她见青山
她见青山
【男主果断出击男二痛失所爱】温家大小姐温黎在和相恋多年的男友订婚宴当天,无故缺席,远渡大西洋。因为一场婚礼,人间蒸发的温黎再回南城,和对方的表哥周淮青搅在一起。斑驳的真相浮于水面,众人眼中金字塔顶尖的
奶盖不加糖
谁言人族无大帝?我出现后诸天颤抖
谁言人族无大帝?我出现后诸天颤抖
为了守护家园,百位人族大帝挺身而出,一同前往神秘莫测的天渊,誓要镇压那肆虐的异域魔患。时光匆匆,仿佛过了无数个纪元,天地间突然风云变幻,时间长河都在为之颤抖,而那遗落在天渊的百件神兵,也在悲鸣中诉说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