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子成皇

第320章顺州学院(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20章顺州学院

搞不好,最后甚至会因为摊子铺太大而崩溃。

一旦出现那种情况,作为破产方,楚嬴和州衙肯定是掏不出钱来救济的。

届时,上万人吃不起饭,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就是缺乏高素质产业工人的悲哀之处,就算给你工厂和设备,你也搞不成工业化。

参考对象——隔壁咖喱国。

于是,在经过好几天反复思考后,苏立终于战胜了自己的内心。

答应楚嬴,和他一起来劝说院正,扩大州学,改革教育,走另一条道路。

什么,为什么不强行命令院正?

州学是隶属朝廷的教育机构,性质类似于衙门。

楚嬴虽然贵为一州之主,但真正的职

权,也就只能收收税,练几个兵,顺带监督一下衙门的风行。

至于朝廷事务,他是没有资格插手的,至少明面上没有。

而苏立,也只是顺城州衙的临时管家,本身没有朝廷的任命,也就是不具备合法性。

之所以他坐镇州衙这么久,也没人有意见。

一来是朝廷那边,接任人的任命还没下来。

另一个就是,他本身就是进士出身,又在六科任过职,资历上足以堪任。

再加上,他在顺城百姓中风评一直不错,又有楚嬴支持,这才镇得住明里暗里的一些人。

但不管怎么说,管家就是管家,始终名不正言不顺。

这种对州学大刀阔斧的改革,没有院正的同意,他们也只能无可奈何。

“了不得的人物?”

能让苏立称呼了不得,立时勾起了楚嬴的兴趣。

苏立捻了下颔下被雨水溅湿的短须,扭头看着楚嬴,道:“殿下可听说过张敬直?”

“你是说……开国之后的那位内阁首辅,张阁老?”

楚嬴呆了呆,回过神来点头道:“若是这位,确实当得起不得这三个字。”

对于这位张敬直张阁老,但凡了解大楚过去的有识之士,就没有一个不知道的。

尽管楚嬴十岁之后被幽禁冷宫,但在之前,一

样也听闻过不少张敬直的传闻。

这位虽然不是开国首辅,但绝对是大楚一百八十年来,可排进首辅前三的存在。

其在位时,尽心辅佐当时的楚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统筹税收,鼓励商业,公平教育等等。

不仅大大增加了朝廷税收,还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为其后几十年的盛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后世之人一提起敬直公,无不是赞誉敬佩有加。

想到这些,楚嬴再看这座学院时,目光也变得复杂起来,幽幽道:

“想不到,如此偏僻穷困的地方,竟也出过如此煊赫的大才贤者。”

“是啊,正是因为出了此人,顺城才被彼时的大楚陛下撤县改州,以兹奖励。”

苏立讲解道:“据州志记载,这座学院,也是那位张阁老募钱修建的,只可惜,物是人非,谁能想到……”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摇摇头。

俄顷,将感慨抛诸脑后,伸手邀请道:“殿下既已来了,也别站在雨中,我们还是进去吧。”

“那就进去……但愿,此行顺遂。”

雨伞下,楚嬴颔首,撇头看了眼大门一侧的院墙下。

这般天气,那里竟停着两辆马车,风雨中,隐约可见车厢上印着暗色的字……埻化书院?

剑南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罗修陆梦瑶
罗修陆梦瑶
少年罗修出身卑微,天赋一般,却意外融合生死法则、本源所化至宝,从此身藏诸天生死轮,执掌轮回,开创无上神通,成就一代大帝,傲视古今。
忘情至尊
我是深渊
我是深渊
关于我是深渊:人人以为他是求于神明的救赎,会殒命于此,可那乐章在歌颂着噩梦,他本就心怀鬼胎,杀死存留在心中的唯一善念。可那时钟里数次轮回的人,为他铺了一条又一条的路。在深渊里成长、绽放,直至那朵花在悬崖边盛开。所有人都会甘愿为你赴死,你在黑暗中成长,成为不了唯一的光。“我们会重逢。”“不必害怕我会找不到你,因为我会毫不犹豫的奔向你。”灵魂破败,种子会枯萎。高塔上的玫瑰,是邪神留下的记号。他是造物
巫寻
一通未来的电话,我结束十四年婚姻
一通未来的电话,我结束十四年婚姻
我接到了一通未来的神秘电话,被告知恩爱十八年的丈夫背叛了我。 原来他不仅在外面有人,就连辛苦养大的养子养女,都是丈夫跟别人生的。 四十岁怎么了,我照样提了离婚领了离婚证。 他担心我离了他活不了? 等我后悔来求他复合,一个四十岁的女人有谁会要? 笑死,当他耐不住来找我求复合的时候,我已经和暗恋我的身居高位的人在一起了。
佚名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前夫哥你别嚣张,等我虐你就老实了
前夫哥你别嚣张,等我虐你就老实了
前世,她出生在高知家庭,却在时代的浪潮下,无奈选择了下嫁,本以为能收获安稳生活,没成想却开启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噩梦。 丈夫把孝顺的责任全推给她,自己当甩手掌柜。婆婆整天没事找事,处处刁难。更过分的是,丈夫还把青梅竹马和她的孩子接回家,一住就是十六年。 她一直默默忍受,身体长出结节,精神也抑郁了。即便如此,丈夫还嫌她不大度。最后,她被折磨得走投无路,只能和丈夫同归于尽。临终前,她终于明白:一味地忍耐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