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皇后本纪

第四十一章 赢得假(1/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四十一章 赢得假

有心算无心,何衡分兵却给了赵王极大的麻烦,已经折损了一次兵马了,外加为了预防其他地方也叛乱,不能抽调太多的郡兵。

于是两万精锐外加三万杂牌军的的仅仅五万人的赵王陷入了束手无策的境地。

他是想要尽快平定叛乱的,害怕叛乱形成连锁反应,把其他郡县也带出叛乱,期望的就是和夏国打一场大决战,打不了也要把夏国军队赶出赵国,慢慢料理叛乱的区域。

可是夏国分兵多路的举动,让他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了,最为稳妥的就是,占据核心城市,一处一处的慢慢推进,镇压,慢慢拔除叛乱造成的影响。

可是又有些担忧拖的越久,第一是难以拔除起义影响,第二是害怕串联叛乱,引起更为广泛的影响。

就在他和一众大员做着研究的时候,情报传递到了他的桌上,让他瞪大了眼。

“所谓的天策军数量竟然不到两千?”赵王难以置信的看着情报,就是这两千人竟然让他大动干戈。

拿着情报反复观望,不敢相信,庄询的杂牌军竟然挑动了那么大的风风雨雨,居然能引动小半个赵国的地震,他开始质疑情报的真实性。

他显然没有从自己的政策里找原因,只觉得情报会不会有误,但是他也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皇帝认为谁有反心,那么没有反心的人也会有反心的道理。

所以他只是人再去探查,把人数摸清楚,同时又组建一支队伍同时进行,得到的虽然浪费十余天,但是得到的结论大差不差。

夏国能比肩赵国的玄甲军的天策军,也就两千人,其余都是类似郡兵之类的,其实战斗力并不强。

根据之前组织平叛的郡兵言,都是因为各地的郡兵各自有将领的,似乎有矛盾,开战前就想着后退逃走,再加上两千的天策军冲阵,所以才溃败的那么快。

实际夏国派来的人,不强,天策军很少,总军队人数也只有四五万人,不多,至少不值得调用那么多兵马,不值得他御驾亲征。

还好没有调动前线的军队,不然就中了夏国的诡计了,真把赵国从景国的军队调离,只有赵国输的局面就达成了。

摸清楚夏国的兵力分布,特别知道所谓的夏国军队只有两千的天策军,赵王悬而未决的决策总算有了一点依据。

分兵,和夏国一样分兵,总共分三路,把精锐分成三分他独自领兵八千,其中两千宫廷禁卫,六千世家军,一万郡兵,毕竟他方便统御世家军队一些,其他人统御世家的军队会出现军不受令这种情况。

另外两路每一路都有五千精锐,一万郡兵,保证单独面对夏国的天策军都能着碾压性的优势,向北向南收复叛乱和被夏国侵占的土地,他自向东,一路打到关隘,把口袋收紧,他要全歼这些入侵赵国的军队。

听闻夏国派出的真正人数,世家们都陷入轻松愉快的氛围,歌功颂德,夸赞起赵王有魄力进行御驾亲征,现在的赵国东部一定望风而降。

赵王虽然谦虚,内心也是这样想的,探听清楚了夏国真正的势力,他也不感到忧心忡忡了,人少有的放松下来。

毕竟想不通自己近两万的精锐怎么输给两千的夏国,他没想过输,夏国也没想过赢,就是硬拖,双方的共识清晰明了。

赵国反扑的很快,大型攻城器械,巨大的石头一砸,城墙就崩裂,守军又哪里是赵国的对手,一开始还有殊死抵抗的,后面一堆墙头草看到攻城器械就弃城逃走了,溃败远超何衡等人预料的速度。

虽然一路胜利,赵军却出现不少减员,有些还要就近补充城防,因为有些城防军是被起义百姓杀光了的,粮食有些起义军带走了,有些给百姓,导致再组建的郡兵也只能去百姓家里抢。

一来二去倒是让不少百姓成为土匪,反抗的少,积少成多,呈递上来的战报让赵王恼火,这不是赵国的土地上给他搞坚壁清野吗。

不过精锐的禁军毫发无损,毕竟也轮不到他们征粮食,配合的郡兵却损失了好几千,有些是作为留守占领城市,毕竟叛乱军也不可能用。

都还要感谢一些守下城池的郡兵,夏国和起义军是没什么攻城器械的,攻不破坚固的城墙,只能祈祷内部起义。

他们坚守了,等到了赵国朝廷的兵,不然对于赵国来说,损失更大,这是赵国的国土,打烂了是赵国自己吞咽苦果。

不过眼见版图慢慢恢复,节节的胜利还是让赵王他开心不少,把夏国势力灭杀指日可待。

一路向西的赵王也要即将要封锁住夏军逃走的路线,到时候就可以瓮中捉鳖了。

他的如意算盘打的精,何衡也通过赵王的行军路线看出他的目的,堵住夏国和赵国相连的关隘,困死这些人在赵国境内。

所以他在犹豫,是不是该留下来,还是就这样撤走,赵王来的太快了,许多布置没有用,赵王的军队便一路收复失地过来了。

他其实是有和赵国打一打的想法的,毕竟赵国的兵力已经那么分散了,经过训练,他手里有不少新增的军队。

就这样放弃,他不甘心,而且得到的消息是,这些精锐是赵王和世家各出一半,实际并没有调动到赵国的边防军。

因此压力给到何衡是很大的,就这样被逼退,意味着赵国取得重大的胜利,他们没有起到让赵国伤筋动骨的作用,只是给了赵国一些表面伤。

赵王一路征战而来,人员损失不少,还是有一万五千人,何衡他收编了一路路的匪军,起义军,现在已经有五六万人了。

带着这些军队回家,这些士兵也会有怨气,毕竟很多就是赵国人,夏国打着征伐暴政的名义出兵,他们才愿意归降的。

这样一路没什么大冲突就退了,这下赵国百姓如何看待夏国呢,夏国之后还有在赵国这样一呼万应的威望吗?

赵国打的太快,也导致许多军队来不及撤退,现在南北两军,都还没撤离,被赵国两路分军死死咬住。

“假装要发起两场大的战役,对赵国的两路分军也消耗的也差不多了,让训练的军队试着决战的模样,同时把消息放出去,用天策军的军马做掩护,显示我们去了两边的战场,让赵王继续分兵,剩下的我们就正面做一场。”

赵国和夏国最大的一个关隘,是太行山余脉的太云关,易守难攻,但是沟通南北的驰道是在太云城,一片坦途,赵国本就是平原国家,没有什么险要。

守住太云城,那么可以继续和赵国耗,继续策应南北的军队,让他们有个退路,守不住退守太云关,就等于放弃袭扰赵国。

下定决心,还是要打一打,一仗未打的溃逃太丢人了,而且他也是顺应士兵的情绪,这些士兵多想打赵国的军队,想着把赵国的军队打走,这片土地就是夏王的了,他们就可以过安居乐业的好生活了。

一边是士兵强烈要求作战,一边是退无可退的关隘,何衡再三思考决定一战,留守一两万人守太云关,其他人他决定拿来打一场大仗。

纪朝留下的驰道,让军队的行进速度何止快了一倍,赵国是对驰道维护最好的国家,何衡本来想再拖几个月,看来是拖不了。

赵国顺着驰道而来的大型攻城器械面前,城墙毫无意义,最多借山势,地势去守,尽量去消耗赵军的实力。

山势地势,都不起作用,只能是平原对垒,也何衡已经知道必败无疑,所以他把四千多的天策军交给罗岳成,暗自交代,打不过就撤,给夏国保存力量。

不是两千,是四千,打了大半年仗,最近又补了两千的天策军,本来有些士兵都是提前训练的,就差武器装备,赵国误判了,不过依旧是八千对四千,老牌对新军,优势巨大。

仅仅只有这样一个有利条件,何衡他想着自己五万人总是能磨掉赵国四千人精锐铁骑,这样就有赢的希望,虽然希望渺茫,说是一线生机都算是多的。

平原决战,是方便这些铁骑逃走,何衡已经萌生死志,遗书都交给了罗岳成,让庄询照顾妻子儿女,他是有情义的人,这次决战的他肩负的是当初他决策分出去的南北两军,这五万将士。

是他预错了,造成两路军没有足够时间撤退,他没想到大型攻城器械的存在,造成城池丢失的速度远超他想象,总而言之一句话,低估了赵国的国力。

造成如此大的失误,没有及时撤退,他也没什么脸面躲在后方,对方皇帝都御驾亲征了,他也要居中指挥,这是他对夏国,对留在赵国境内将士的一个交代。

何衡他迷惑赵国的方式没有作用,因为赵王信心足,夏国的两千军去支持北方他也无所畏惧,两路军队五千的精锐会怕你区区两千人?

泪冠哀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ABC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ABC
一代魔君萧逸枫被迫重生回到过去,他的妻子此时已经是大乘期大佬!他要怎么让妻子相信自己是她的丈夫?这位仙子,我真是你夫君,你相信我!什么,你要证据?我知道你的胸口处有一朵蓝莲,大腿根处有一红色胎记。你想
咸鱼老白
四合院之厨道宗师修行记
四合院之厨道宗师修行记
末世佣兵小队队长“擎天柱”何平,因觉醒空间系异能,遭另一佣兵小队嫉妒伏击,不幸遇难,穿越成《情满四合院》世界的何雨柱,决心改变自己这一世的命运,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体会时光之美。
唐僧扫塔
异界高武:刷熟练度不算开挂吧
异界高武:刷熟练度不算开挂吧
关于异界高武:刷熟练度不算开挂吧:+++转世异界,生在农村,还无父无母...杨庆难得熬到三岁觉醒觉醒宿慧,这才获得了一块面板。幸得继承了前世功法、武技,以及技艺。既然如此,还等什么,刷起来!养生太极拳
远方有座石头城
三舰
三舰
【硬核科幻】【长线悬疑】【社会学】【哲学】【时间回溯】【情感剥离】【群像】。在浩瀚星河中,三艘宇宙战舰——鹰击、鱼翔、霜天——带着探索未知的使命,沿着神秘文明留下的“弦音”向着深空航行。经过五百年远航
分身伐树
夫妻双穿越,抄家我有位面金手指
夫妻双穿越,抄家我有位面金手指
【夫妻双穿+提前囤货+抄家流放+位面商城+空间+修仙+种田经商】木婉清和华睿渊是新婚小夫妻,作为混吃等死的富二代,两人的生活不是花钱就是在花钱的路上。他们从未想过,命运会在瞬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场
仙女本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