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吸取棒梗气运来续命

第223章 咱们分头行动(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23章 咱们分头行动

现在知道了宝藏的线索是在兵法书里面,但是兵法书在哪里没有问出来。

而且岩藤将太最后面的反应感觉有点不对劲,只是梅温华也不知道有什么不对劲。

岩藤将太昏迷过去了,还七窍流血,梅温华也不好继续对他进行催眠。

如果不能从其他敌特分子里面审问出来,只能后面再想办法了。

接着被带进来的是吴元山,这家伙是一个地地道道四九城的人。

等吴元山被带进来之后,这次陆警官和周建军没有插手了,两人规规矩矩的做记录,协助梅温华审问。

“吴元山是吧?你说你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做狗呢?”

“呸!你才是狗!你们警察同志就是这么办案的?赶紧把我放了,我可没有做违法犯罪的事!”

“今天的房子是你的吧?那你说说你为什么要提供给敌特分子来开会?”

“哼!那不是我的房子,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敌特!”吴元山油盐不进。

梅温华也懒得废话了,直接动用催眠术。

吴元山被催眠之后,梅温华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可惜在这家伙身上没有审讯出有用的线索。

有一点他还真的没有说谎,房子已经不是他的了,已经被山口琥太郎他们用钱买了。

吴元山有两个爱好,喝酒和赌钱。

因为这两个爱好,把家底全部败光了。

特别是赌钱,每天不赌钱他就浑身难受,没有钱也要借钱来赌。

为此不少和媳妇打架。

最后媳妇实在受不了他了,带着孩子跑了,据说是回乡下了。

老婆孩子一走,更没有人管他,把房子都卖了来赌。

只是他技术真的不行,十赌九输,没有多久就把卖房子的钱也全输光了。

死皮烂脸的找到买主,住在房子里面,一来二去的,就被山口琥太郎他们收买了,作为他们掩护。

吴元山自从跟了山口琥太郎之后,抢着干事。

倒不是他很勤快,而是山口琥太郎给的报酬实在太高了!

就这样,吴元山成为了山口琥太郎的一位忠实狗腿子。

“又是一个被金钱腐蚀了灵魂的人!”陆警官感慨道。

“他已经不是人了,染上赌瘾,老婆孩子都不管不问的人,还能叫着人吗?”周建军不想把吴元山当人看。

来到吴元山的身边,狠狠给了他几个耳光。

“来人,把吴元山带下去,随便带一个人进来!”

接下来的10个敌特分子梅温华都是直接动用审讯术加催眠术,每人几分钟就审讯完成。

一直审问到下班的时候,终于有点收获了。

有人调查之后,最后孙子兵法落在一个老师手里,这位老师是红星小学的老师。

红星小学就是妹妹梅兰上学的学校。

“怎么办?我们直接去学校找老师,一个一个问?”陆警官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活动一下肩膀。

礼上网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出马仙的自述
出马仙的自述
关于出马仙的自述:架起鼓来抡起鞭,浑身一颤出了山,张口就把人言吐,我是魔怔李小仙儿!自打出生以来,厄运一路眷顾着我,三番五次差点让我死掉。为了抵抗命运的安排,我信过主,念过经,批发市场打过工。可老天却和我开了天大的玩笑,让我屡遭不幸,最后让我变得魔魔又怔怔,为了好病我只能四处寻医问药,最后在大仙儿的帮助下,成为一名出马弟子。(本故事由真实事件改编,无爽文,无男主,请理性阅读。)
小狐初心
长生又不是不死,有事别真上
长生又不是不死,有事别真上
关于长生又不是不死,有事别真上:吴尘穿越到异世,不仅觉醒了长生体,更是自带系统,每过一年,只要活着就能获得一点可分配点数。别人修仙的终点却是他的起点。本想一苟到底,奈何系统喜欢作妖,他也很无奈!“你犯了本座大祭,大威天龙!孽畜受死!”“……”一个遁术,吴尘就……跑了!许多年后,他终于悟了,轻易不沾惹因果,才是长生之道!在功德商城开启后,更是解锁了许多新姿势!“实力不够,禁止飞升上界?”“不怕!我
芝麻酱不香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
末世反派囤货日常
末世反派囤货日常
关于末世反派囤货日常:从前搞风搞雨搞事情,金盆洗手三万年的大反派简绕,复出穿入众多末世文。系统:简绕表示本人只想囤货,剧情勿扰。但是吧,总有男女主到她面前作大死。还有人悄咪咪嘎她……背包。比如这位,她都睁眼了,是有多大胆,才敢顶着她的视线,割开她包抓出两个面包的!四目相对,还凶她:“看什么看!”简绕:就看,看老公不犯法。
兰流
包公探案
包公探案
关于包公探案:宋仁宗年间,包拯任开封府府尹,公孙策、展昭、艾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追随在侧,且看他们如何抽丝剥茧,破获一个个案件,还大宋朝一个朗朗乾坤。
是小小的确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