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章 醉花阴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注释】
1薄雾浓云:况周颐云:“中山王《文木赋》:奔电屯云,薄雾浓夫雾!易安《醉 花阴》首句用此。”(《蕙风词话》)
2永昼:长日。
3金兽:善形的铜香炉。
4重阳:节令名。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 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5纱厨:即纱帐。
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7暗香:幽香,本指梅花。林浦《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 昏。”这里承上句“东篱把酒”而来,指菊花。
8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南朝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销,一作“消”。
9帘卷西风:秋风吹动帘子。西风,秋风。
10比:一作“似”。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释义】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这是一首有名的重阳词,抒发了重阳佳节词人思念丈夫的心情。作者长于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进自己浓重的感情 色彩,使客观环境和内在情绪融和交织,从而创造了以她为主体的人物形象。“莫道”三句,用黄花来比喻人的憔悴。消瘦,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调和,给人的印象也很深刻。
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
喃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