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16章 门罗计划
与之对应的就是一套主动雷达系统的搜索功能。
航母不是要不间断的向着天空发射大量的无线电吗?
这种信号可以被飞机接收,从而实现无线电定位。
那么能不能我发射信号,随后我自己接收。
然后根据波长反馈,识别出哪一部分的信号被屏蔽或者被折返干扰。
这样就可以判定对方的目标轨迹。
1922年美国开始了在两艘军舰上装备高频发射机和接收机,用来实验搜索敌舰。
一下子就到了世界的科技前沿。
但是这套设备问题极大。
1935年,法国人制出用磁控管产生16厘米波长的信号,可以在雾天或黑夜发现其他船只。
这算是最早的,有效的使用案例。
同年英国罗伯特·沃特森·瓦特发明第一台实用雷达。
并不是说雷达是英国人发明的,而是他更加实用。
这就和瓦特(两个瓦特不是同一个人)发明蒸汽机一样。
准确的说法是英国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从而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谁最早发明的蒸汽机?
不知道。
因为英国人和法国人是同年实用化,很多人也搞不清楚两个国家谁先谁后。
大部分人都是默认英国人最先实用(不是使用)军用雷达。
也有人认为是美国人的最先用的雷达。
反正各种说法都对。
随后各国都加入研究,包括日本,德国。
因为各国的科技水平和研发的目的都不一样,所以现实中的科技方向都是各种点歪了。
德国,美国着重强调军舰对军舰的搜索。
英国人则是强调陆地和天空的配合。
日本人觉得我都追不上你们,那就逆探发扬光大。
到了二战中,就各种歪楼了。
很多人一厢情愿的认为齐柏林号航空母舰更加适合德国,却无法直指核心问题。
就是德国的雷达更加实用化,而二战前欧洲飞机的航程问题依旧困扰各国。
我军舰都可以安装更加靠谱的雷达设备了,为啥还要弄一艘航母呢?
而且飞行员在天空看的才多远?
十公里极限了吧。
雷达一扫,英国人的船队位置就暴露了。
到时候破交舰冲上去嘎嘎乱杀即可。
随后根据雷达,完美的规避英国人的追击。
我有航速优势,不怕。
最重要的是,战列舰本身就可以携带水上侦察机,可靠性比起舰载机稳定多了。
英国人的思路很简单。
航空母舰不是打击力量,而是侦察之眼。
我飞机+陆地双重雷达监控。
欧洲法国,德国,意大利,或者是苏联的军舰一出来,我全部都知道了。
回头调集主力舰队围追堵截。
七八条主力舰打你一两个,不是轻松拿捏?
美国人的思路也是差不多。
军舰多的离谱,太平洋小岛上全是各类型号的雷达。
就大西洋方面麻烦一点,缺少足够多的岛屿建设雷达站。
所以在一战后,就有了在美国人就开始有意识的管控某些欧洲没落列强的岛屿。
这样可以完美的保护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美国人利益。
这就是所谓的门罗计划。
闹钟不要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