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7章 再度掌权
黎阳王朝的浩劫终于过去了,经历战乱的州府进入了重建,国库损耗严重,许多百姓更是流离失所,张若谷直接赦免了那些地方一年的赋税,现在的黎阳暂无外患,内忧却让人无法省心。
武帝已经数月不临朝,从内宫传出了他已经病入膏肓的谣言,张若谷则是有条不紊的控制着局面,他让在北狄之战和河南王叛变之战中表现出色的符原掌控了禁军,而他一向不插手的宫内事务,也是因为有冯全的前车之鉴,他将之前黄青峰为其找的内侍提拔到了黄德手下,为的就是以防不测,内宫改革也是迫在眉睫,让一个大内总管统领皇家衣食住行的已经暴露了弊端。
现在的武帝精力、体力大不如从前,太子之位的争夺更是越发激烈。惠文王、尚武王跃跃欲试,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挥所长,随着年龄的增加,越发稳重干练,众多朝臣也对他们寄予厚望,似乎人们都默认未来的太子就是他们二人之一,更有激进者已经上书武帝要求册立储君,但都被张若谷一一压了下来。而乐逍王锒铛入狱彻底失去了竞争太子的机会,也许因为他早就知道自己不是父皇的第一人选,所以才会出此下策吧,而西戎战败的靖宁王已经数月未出府,大有一蹶不振的态势。
张府因为张若谷重新掌权的原因,又像往常一样门庭若市,高朋满座。石猛忙前忙后招呼着客人,易离安则是在西戎之乱后返回了梧州处理方鼎会的事,整个张府仅有小小两名女仆,端茶倒水的事忙不过来,顾默在旁念叨到这才知道花霓姑娘的好。
“你闭嘴吧你,花霓都嫁人了,既然你这么热心,那就请你帮我找两位丫鬟来吧。”张若谷刚刚送走一位客人,拍了顾默说道。
“你现在不避嫌了?穆亲王爷!”顾默有些嘲讽的说道。
张若谷看了他一眼,原来他总是小心谨慎,只要有利于黎阳的事有利于百姓的事,他都可以放权,他都可以步步退让,结果到最后帝王该猜忌的还是要猜忌,而政事军务还是一团糟,索性他决定不再想那么多,既然武帝那日下令他总揽国政,那就尽力做到最好,避嫌不避嫌的不重要了。
“那就麻烦你的洛雨姑娘了!”张若谷没好气的回答道。
顾默犹豫片刻后说道:“好说,好说,明日就给你送来府上。花霓那个儿子聪明伶俐,就是可惜了现在还没个名字。”
张若谷这时才反应过来,当时石猛跟他说过这个事,可惜后面因为西戎的事焦头烂额,他彻底忘记了,顾默这一提醒他才想起了。他有些歉疚的摊了摊手说道:“哎,帮我跟花姑娘说声抱歉!既然是儿子,就叫子望吧!”
“张子望?不错不错!”顾默点了点头,一脸满意的表情。
“孩子姓张?”张若谷愣了下,他又想起了那个迷迷糊糊的夜晚和花霓娇羞的表情。
“对啊,关你什么事!据石猛说,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商贾。”顾默有些疑惑的看着他。
张若谷听到这话,心里才松了一口气,不然亏欠的就不是一个人了,花霓的心思他早就懂了,只是一直在躲罢了。
“好了,说正事!陈浩跑了,你最近小心点。”顾默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走的差不多了。
“我知道。现在乐逍王那边一言不发,案子迟迟没有进展,司马闻达对这件事完全不上心。”张若谷有些无奈,他知道当武帝命令他们把人拖下去的时候,这位皇子的命就算是保住了,司马闻达不会去调查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还得自己亲力亲为。
“我劝你这件事能脱手就脱手吧,当今圣上态度不明,又涉及皇子,如今让你当权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他找到替代你的人,我怕都没人给你收尸。”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顾默在这些事情上总是比张若谷通透得多。
“这不是还有你给我收嘛!我想过了,等我抽空去请教过姜老先生后,把最后一项改革完成,我就退隐山林。”张若谷无奈的苦笑了一声,他又想起了程潜言的话,这天下不过是他帝王一家之地,一家之臣,不知道为何最近他常常想起他。
顾默看了最近操劳过度,有些疲态的张若谷一眼,心想到他终于是想通了,位高权重,功高震主这些被杀一万次的头衔他都有了,急流勇退也许才是他最好的归宿。随即他说道:“但愿你能做到!说起司马闻达,他最近活跃得很,靖宁王失势后,他急于找靠山。”
“随他们去吧,黎阳安宁,百姓安定就行了,他们也就是贪婪了点,无伤大雅。”张若谷在官员贪腐这个问题上有些无奈,不知道为何在斩首周云礼过后,武帝对这个问题就格外宽容,致使许多官员又偷偷摸摸的开始了小贪小拿,也许是因为贪婪的官员不会谋反,不会犯上,武帝需要一批听话的人吧。
比起司马闻达,张若谷更担忧的是靖宁王,抛开皇子的关系,他一直认为靖宁王是一个可塑之才,如今萎靡不振,令人惋惜。
清明时节雨纷纷,张若谷来到了子君的墓前,他呈上了一些她平日里爱吃的糕点,他伸手轻轻抚摸着墓碑,每年这个时候,他总会想起这个天真无邪的公主。
“少主每年只要有空,这个时候都会来看子君公主,她若泉下有知,一定会很开心的。”石猛在旁一边打扫墓地,一边说道。
张若谷看了他一眼,突然想了什么,随即说道:“也该给你谈一门亲事了,你没事就往回乡楼跑,也不是长远之计。”
石猛听到这话吓得手中的扫帚都掉在了地上,扑通,他连忙跪下说道:“我要跟随少主一辈子!我,我,我不成亲!”他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出了这话。
“子君还在的话,只怕是已经给你寻了一个好人家,这也是她想看到的吧。”张若谷知道子君的善良,是不会允许石猛成为孤家寡人的,那么多年了,她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有些人真的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
石猛听到这话也有些感伤,一时间两人无言,将相思之情化作雨水倾撒在这里。
从子君墓前离开后,张若谷他们来到了国子监社稷楼,朗朗读书不绝于耳,如今黎阳朝堂,各地州的官员大多都出自这里。无数学子从这里走出去入朝为官,入军任职,社稷楼已经成为了天下学子心中无比憧憬的圣堂,能到这里就意味着功名利禄近在眼前,能到这里就意味着命运就将被改变,能到这里就意味着封侯拜相不再遥不可及。
“拜见姜老先生。”张若谷来到了姜望黎的书房,行了一个大礼。
姜望黎看了看他,又看了看石猛,说道:“若谷不必多礼,这些时日全靠你,才能再听见这悦耳的读书声。”
“在下不敢当,是我没护好黎阳,让先生担忧了。”张若谷面有愧疚之色。
姜望黎摇摇头说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那八州府首确实是从这社稷楼中走出去的佼佼者,但是你要知道人心是世界上最不可靠的东西。每个来这里的人,他们都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可是一旦进入宦海洪流,面对从未见过的美色财富又有几人能不动心呢?”
张若谷还没有说明自己的来意,姜望黎居然就能解答了他心中的困惑,眼前这位从不入朝的国子监首府真是非比寻常。他说道:“多谢先生为晚辈解惑,倘若如此,那该何解呢?”
“没有解,再完备的制度都是死的,人心则是变化无常的,你不必执念于此。你要明白这世间不会有一劳永逸的革新,因为事务总是会不断变化的。”姜望黎走到张若谷面前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算是安慰。
书房内熏香袅袅升起,让人心如止水,两人陷入了沉思,而石猛则是昏昏欲睡。姜望黎起身换香,他那磁性的声音缓缓而出:“你身居高位多年,是黎阳之幸,却是你个人之灾。水至清则无鱼,你偶尔要学会随波逐流,方能善终,这方面那位李大人可谓是权威。”
张若谷思索良久,起身又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在下悟了,多谢先生指点迷津,晚辈醍醐灌顶,心中豁然开朗。”
姜望黎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满意的点了点头,但眼里多了几分担忧,古往今来有多少像他这样的人不能善终。
皓月当空,一个内侍提着灯笼走在前面,张若谷紧随其后,武帝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半夜召见他了,他近日身体更是每况愈下,让人不由得有些担心。
等待戈多的梵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