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慕容廆大霸棘城
说的是慕容廆和宇弈,两人都是鲜卑族人,原本居住在棘城。他们的祖先是熊氏的后裔,世代居住在北夷之地,在紫蒙野建立了名为东胡的部落。秦汉之际,受到匈奴的打击,后来分散至鲜卑山区,并因此取名鲜卑。曾祖父莫护跋,在魏朝初期率领族群入住辽西,他曾在司马宣帝的统治下打败公孙氏,因此被封为率义王,建立了国家在棘城以北。当时燕国多人戴冠冕,步播的冠帽最为著名,莫护跋看见后很喜欢,于是收起自己的发冠,因而众人称呼他为步遥。后来因发音的错误,逐渐演变为慕容,或说是慕二仪之德,继承三光之气,因此以慕容为姓,成为了他们的氏族名。慕容的名字是廆,小时候就显得非常高大,容貌美丽,英勇大度。安北将军张华雅善于识人,当廆还是个少年时,前来拜访他。张华非常友好,对他说:“你长大后,必然会是命运之器,能够扶持在时艰中的人。”于是他用自己使用的一个帷帐比喻将廆赠送给他,表示热诚的别离。
到了元康四年,廆领导着大部分人回到大棘城,即帝颛顼的旧址,与父亲涉一起定居,教导人民农耕,建立法制与中原国家相同。那时的镇北将军王浚政治法律不明,不能稳定治理,士民为了避乱,来回迁徙。听说慕容廆治理政事光明正大,善待重视人才,所以士民大多归附于他。廆选拔英俊之士,根据才能委以职责,人数逐渐达到十数万,威望日盛,逐渐在棘城地区建立霸权。
西戎吐谷浑,实际上是慕容廆的庶长兄。在父亲慕容涉归在世时,他率领部落的一千七百户来归附。然而意料之外的是,涉归去世后,慕容廆继承了他的大位。廆继位后,召集各部族议事。突然有人来报告,说着一匹马在河边洗澡,结果看到了吐谷浑所骑的马,于是各马相互争斗,结果皇帝的马腿折了,请求大王派人治疗。廆听了这个报告后,非常愤怒,对吐谷浑说:“先公分封有不同,为何不相隔远些,竟让马们打斗?”吐谷浑回应:“马是牲畜,打斗是它们的天性,何必对人生气?”廆的怒气转向吐谷浑,说:“隔离远离很容易,我会让你远离千里之外。”
吐谷浑听后说:“隔离远离很容易,只怕日后会带来困难。”说完,愤怒地离开了,带领家人西行。
于是,吐谷浑的怒火未消。忽然,长史楼冯进宫询问廆说:“大王为何发怒?大公子吐谷浑领着他的部众正在西行。”廆将马斗的事情告诉了他,楼冯说:“兄弟是手足,如果相互斗争,将其中的右手去掉,是否就一定能获胜呢?兄弟关系应该亲近,否则世间还有谁能亲近呢?岂可以因为马的斗争而疏远亲兄弟的血肉之躯?”廆后悔了,急忙说:“你可以去追请我兄弟回国。”于是楼冯立即前去追赶,对吐谷浑说:“大王令小臣请公子回国,不可草率离开。”吐谷浑勒住马,答道:“先公称卜筮之言,当有二子克昌,祚留后裔。我出身卑微,理应不会并吞大权。如今因为马的事情而分离,这或许是天意吧。如果诸位愿意让我回去,你们可以驱使我骑马往东走,如果马愿意往东走,我就会跟从。如果你们要我向西走,我就不会回来。”楼冯让随从的人牵着马往东走了数百步,马一直悲鸣,然后又转身往西跑,不肯去。吐谷浑对楼冯说:“我不回去。”楼冯跪下说:“这大概是天意,不是人力所为。”于是,吐谷浑策马西行。楼冯回见廆,将吐谷浑不愿回去的意思告诉了他。廆深感愧疚,想起兄弟吐谷浑被他当作阿千看待,便创作了《阿千之歌》,每年岁末的时候,都会唱起这首歌,悲伤得流泪不止。
吐谷浑到达阴山,就在那里安居,据有西零、西极、白兰等地数千里,周围的戎人多投靠他,成为他的部众。吐谷浑去世后,留下了六十个儿子,其中长子牡延继承了大位,他的体格威武,勇猛非凡,羌人和诸部戎人都敬畏他,称他为“项羽复生”。
牡延嗣性格独特,不与常人为伍。有一天,他坐着闲聊,激情澎湃地对他的左右说:“伟大的男子生来并非为了呆在中国,应该效法高、光之事,与韩、彭、吴、邓一同驰骋中原,稳定天下的雌雄,使名声传于竹帛之间。然而我却隐藏在荒凉之地,与世隔绝,虽然偷偷地看着日月,却独自感到心中愧疚。”于是羌族人都敬仰他的志向。只有羌族酋长姜聪,嫉妒他的才能,常想着害死延嗣。然而延嗣性格虽然多
起初,中国的士人因乱事纷扰多归附于段氏,但段氏的政治制度松散,经常被人避之。段氏兄弟专注于武勇,不尊重士大夫。只有廆修明政务,尊重英才,所以人们回归于他。廆以裴嶷、阳草为谋士,以游邃、逄羡、卦抽、裴开为要臣。宋该、皇甫岌,岌的弟弟皇甫真。还有封奕、封裕负责政务。裴嶷为人清正有才干,他的兄弟武曾任玄兔太守,去世了。嶷带着武的遗体回来,路过廆的地方,廆恭敬地向他行礼。当他们行将到达辽西时,道路不通。嶷想回到廆那里,武子开说:“寓居在段氏,慕容氏较为弱小,为何要离开这里去投奔彼处?”嶷说:“要寻找一个托足之地,岂能不谨慎选择其人?你看那些段氏的人,岂有远见,又能待遇国士吗?慕容公修身修德,怀抱霸业之志,加之国家富足人民安居,现在前去从他,可以建功立业,下面可以保护宗族,你为何拒绝呢?”说完,他又回到了廆那里。廆非常高兴,任命他为谋士。
早先,游邃曾躲避在蓟城,后来投奔了廆。王浚多次用信函招揽他的兄弟游畅,畅有意前去。邃却说:“彭祖(指王浚)必然不能长久,应该拖延时间等待。”畅说:“彭祖心胸狭窄多疑,现在信函殷勤而还拖着不去,将会拖累你。且在乱世中,家族应该分散以保留后代。”邃听从了他,最终与王浚同败亡。
五月,愍帝举行朝会,群臣上表请旨,封琅邪王睿为左丞相,南阳王保为右丞相,分别统领东、西两军,前去讨伐刘聪。帝采纳了建议,发布诏书说:“现在要剿灭众凶恶之徒,奉迎梓宫。命幽、并两州精兵二十万直接前往平阳,右丞相应率秦、梁、凉、雍四地的军队直奔邺城,左丞相率领自己麾下的精兵前往洛阳,共同前往对付大敌,完成伟大的功勋。”
另一封诏书命睿及时出兵,与梓宫一同除掉中原的恶势力。琅邪王睿召集群臣商议,谋臣们认为应当先平定江东,暂时没有时间北伐,建议推迟。于是睿以表辞表示不行,然后任命刁协为丞相、左长史,以及刘隗为司隶。刘隗通晓文史,善于观察人心,因此备受亲爱。当时的主簿能远见一斑,认为制定法律已久被废弃,于是上书给睿。他的大意是,自军事兴起以来,办事不依法令,即便采纳法律的人也不敢真正执行。每当发生问题,就紧急咨询,这不符合治国之道。我认为,对于提出异议的人,都应该引用法律经典,不可以直接用情感言辞,不依据法律准则,这会破坏旧有的规范。如果开展政策顺应情况,权变应对事物,这才是君主的可行之道,不应该由臣子擅自决定。
睿阅读了这封奏章,却未能采纳。
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