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70章 光华接受徽宗重托
别看章惇六十有五的年纪,可依然身板儿笔挺,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他从慈德宫出来,只觉得胸部发闷,脸上冒火,踏着沉重而快速的步子回到政事堂。吴卫看他的表情和脚步,知道事情不妙,就赶忙给他倒上水,放在他的座椅前面,然后自己便躲到门口,垂首而立,默默不语。这一次,章惇没有骂人,也没有摔东西,而是在房间里踏着沉重的步子踢踏踢踏来回走动。突然,他停下脚步,叫道:“吴卫,你去把韩忠彦和安惇给我叫来”。
吴卫答应一声就往外走。章惇又喊住他,说:“还有于立清,叫他来之后先在外面等着”。
很快,韩忠彦就到了。章惇开门见山直接问:“韩忠彦,你是吏部尚书,有个叫崔浩的官员,你知道他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吗?”
韩忠彦刚刚上任不久,所以他对官员的情况并不熟悉。即便是长期担任吏部尚书的人,也未必就能知道全国的官员。谁都清楚,宋朝的官吏多如牛毛,担任实职的一批又一批,还有很多虚职的、更有许多仅仅是荣誉称号性质的。而宋朝官员的名称也复杂的很,即使是长期在吏部任职、记性很强、脑子特好使的人,也记不了十之六七,只能查阅档案资料,所以韩忠彦就说:“没有印象啊。朝廷的官员这么多,谁能记得住呀?”
章惇接着问,“你敢说你不认识这个人?你真的不认识?”
韩忠彦说,“在我的记忆当中没有任何印象,我才到吏部不多久,还没来得及熟悉这些情况呢。”
章惇就说:“老韩你是吏部尚书,是要对宰相直接负责的。全国的官员都由你管,你回去马上给我查,这个崔浩是哪里人?干什么的?”
韩忠彦答应着走了。这时章惇才坐下来,对规规矩矩翻着眼皮只看他的安惇说:“反天了,反天了!”
安惇就问,“怎么了宰相?谁又在闹事儿?天下是咱的,还怕他们?”
章惇咬牙切齿地说:“还就是有人要反天,还就是有人要到虎口拔牙,哼!有个叫崔浩的,居然弹劾我,满纸荒唐言,胡说八道一大篇。这样,老安呢,你我是老兄弟了,明人不说暗话,知己人不说外话,你御史台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对官员进行调查。我让韩忠彦从吏部那边去查,估计他不会给我认真的办这事儿,只有靠你。你回去抓紧查。务必要查清这么几点,第一,他在朝廷里跟谁熟悉跟谁来往;第二,他在当地官声如何?名望又怎么样?只要他有蛛丝马迹的问题,就一查到底,抓到他的把柄;第三,要把他的直接上司拿下来,让他帮我们先把这个崔浩控制起来”。
安惇离开后,章惇又叫进了于立清。对于立清说得比较简单,只是说:“上一次,我让你写弹劾曾肇和杨光华的奏折,你写的不疼不痒,最后也没了动静。如果上次弹劾成功,这次的事就不可能发生。我总觉得这事跟姓杨那小子有关。这个事儿啊,早晚你要对我有个交代。不然,可别怪我手下无情。不要穿上棉袄就忘了雪天,吃饱饭就忘了饿肚子的时候。”
于立清低着头,只喏喏地说“是是,好。”他手里其实掌握着章惇的很多问题,只不过碍于章惇曾经提携过他,他不能多说,并且还要按照章惇的要求去做事。弹劾杨光华的奏折,不但没起作用,反而被曾布找到了头上,并且说这是太后的意思,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从此他便什么都不再说。而今章惇不冷不热不酸不甜的给他来这么一通,他也闹不清是怎么回事,只好这样应着,最后章惇告诉他说:“你这样,再准备一份弹劾奏书,至于弹劾谁,你等我的通知。”
于立清一听,背上就冒冷汗,不知道章惇又在搞谁。他知道章惇的手腕很辣,谁惹了他,他真要动狠的,会要这个人的命。于立清低着头鞠了个躬,匆匆忙忙的退了出去。
这么安排了一遍,章惇的心情略微好了一些。他想,一个小小的蚂蚁,还想扳倒大树,痴心妄想。我要让你知道,不知天高地厚会是什么结果!让你知道我老章才是大宋的当家人。哼!
徽宗和杨光华从慈德宫回到御书房,徽宗就说:“你看看章惇那个样子,气势汹汹,一点儿都不服气。你说他能收敛吗?”
杨光华说,“是啊,他不可能收敛。他只能更加猖狂,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此刻他肯定正在调兵遣将,安排人去查这个崔浩。”
徽宗一听,双眼立马瞪得又大又圆,说:“他查谁?他要查,那我就安排人查他。”
杨光华笑笑说,“没必要啊皇上。我们就按太后说的办,放着他,看他怎么着。官员是由吏部掌管的,难道你还信不过韩忠彦吗?韩忠彦会帮他查吗?即便韩忠彦是宰相的直接下属,可是韩忠彦是你和太后刚刚提拔起来的,再说韩忠彦本来对章惇就满肚子意见,怎么可能帮他?”
徽宗说:“这也不好说,有些官员滑得很又鬼得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你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想什么。”
杨光华听了这一番话,心想:这小皇帝真是在进步呀,独立判断力越来越强了,就说:“这也是事实,可是韩忠彦不会。皇上也不要以为,上一次李清臣在朝会上发言打了个头,韩忠彦也跟李清臣一样。其实他们两人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他俩品性不同,再就是他俩性格不同,这是其一;其二呢,上一次李清臣在朝会上发言的事儿,跟这个事的性质也不同,所以您尽管放心。如果真的章惇安排韩忠彦帮他查崔浩,韩忠彦一定会向您汇报的。不过,通过这个事呢,皇上你也得要想清楚,还是要抓紧培养选拔自己的人,培植您自己的势力。有了自己的人,并且自己的人越来越多,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才能够压住章惇,也才能最后让章惇在您面前真正规规矩矩服服帖帖。”
徽宗就说,“你说的很对。这样,我呢没有那么多时间,你呀抓紧时间找韩忠彦、曾肇、杨震和梁师成,你们呀,抓紧时间调查,朝廷上下,谁是对朝廷对皇上真正忠诚的,谁是能够培养出来的,分成几个档次和梯队,让韩忠彦有重点地着手选拔。你就代表我,担任这项重大任务的总召集人和组织者。”
杨光华觉得这个任务和使命是神圣的,也是很不简单的。这也说明徽宗是完全的充分的信任他,依靠他。这给他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定心丸是吃上了,但是杨光华心里很清楚,这个担子很重,做起来也很难。最为重要的,首先要弄清楚徽宗想要什么样的人,应该给他选配什么样的人。杨光华经过这几个月跟徽宗的相处和研究,他得出一个非常清晰的结论:徽宗是个玩家、艺术家,虽然他已经是皇帝,可是他不会、也当不好皇帝。
这是个对立的矛盾统一体。徽宗既想当一个好皇帝,又不想放弃他原来的那些爱好。在太后听政期间,徽宗既要学习圣主明君应具备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又要乖乖地听话,遵照太后的旨意去行事,去要求自己,去完善自己;可这绝不是他的本意。只要太后一旦还政,他独立执政的时候,慢慢就会回归原形。
杨光华作为杨家后代和南唐后主的合体,他的分析判断能力在整个朝廷,包括章惇在内,都已经是无人匹敌的。他对徽宗的这个分析和判断可谓准确到家。现在的问题是,在为徽宗选配忠臣和能吏的时候,杨光华既要落实徽宗的要求,又必须达到自己设想的标准。为此,他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
一条腿,他按徽宗要求,召集曾肇、杨震、韩忠彦和梁师成一起开了一个会。会上,大家都说,这事不能这么样集合到一块儿凑,还是回去各自从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先去查找去发现。杨光华觉得有道理,也就遵从大家的建议。
而他的另一条腿,就是自己做。他考虑主要是选拔能够让徽宗高兴、满意、喜欢,例如梁师成、王诜、杨震、还有杨戬这样的人。而在选拔这些人的时候,应该秉持唯一的一个条件,那就是能够忠于皇上,能够顺从皇上的意志,就象梁师成等人一样,让皇上整天高高兴兴,快快乐乐。慢慢的徽宗就会醉心于这种状态和环境中,那么,他治下的大宋王朝将会是什么样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文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