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内蒙古坟墓出现尸体
“老头子,拿钱过来! 我明天还要去喝酒,打牌!”
见刘有福没拿钱出来,他就动手准备打刘有福,没想,一不小心被火炉绊倒在地,然后就睡了过去,还发出了鼾声。
望着小儿子的面孔,刘有福想起自己和老伴一直受他的折磨。他的内心升起一股厌恶之情。
其他三个儿子都比较懂事,也比较孝顺,从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而这个小儿子,就像来讨债的,一次又一次逼迫父母。
当时将他送人,也是因为当时家里实在太穷,口粮不够,是迫不得已。刘有福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将他掐死,就一了百了,也免得他以后祸害其他人。
刘有福有了想法后,就用手紧紧的掐住刘永洪的脖子,直到刘永洪的身体慢慢变得冰凉。
当他做完了这一切,心里也感到后怕。
事后,刘有福把其他三个儿子叫来,跟他们说了实情。说自己也是被逼得没办法,才下了狠手。
几个儿子也知道刘永洪如何对父母的,他们决定为父亲掩饰罪行。之后,他们商量趁着深夜偷偷将刘永洪埋了,为了将尸体带出去,不被人怀疑,他们将尸体分成了几部分。
然后装在一个麻袋里,趁着夜色将尸首带到坟场埋了起来。他们不敢挖新坟,因为新坟太招眼目,他们商议找一个别人的坟墓埋进去。
如果是老坟,突然被挖开,通过泥土的不同,很容易被别人发现。他们最终决定找一个去世时间不长的坟墓。最终,他们选定了郭父的坟墓。
当时,郭老汉去世才2年的时间。坟墓比较新。坟头的草长得还不高。第二天,他们统一口径,说刘永洪回山西养父母家里了。
村民们觉得他回到养父母那边,也是人之常情,也没再追问。当刘有福将这些坦白之后,这起悬案,终于水落石出。
对于杀害死者的凶手,村民们都感到十分震惊。一是因为,这起案件实际上是亲生父亲杀死了儿子。这在农村非常罕见。毕竟,血浓于水。
二是因为,刘有福这个人平时老实巴交,勤勤恳恳,根本不像是杀人凶手。最终,警方鉴于刘有福经常遭受刘永洪的威胁,加上暴力对待,他被判处10年的有期徒刑。
入狱前,有人问他: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你还会杀死自己的小儿子吗?
刘有福的回答令人动容:
“我只后悔将他送给别人领养,让他变成那个样子,如果他出生后,我们不将他送人,也许穷了点,他不会变成后来那个样子,不管怎样,是我对不起他。”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有福依然对这个儿子有愧。他觉得对小儿子后来变成那样,自己当年生而不养,是有责任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果不是dna 技术的发展,这个草原白骨案,估计很难侦破。毕竟去世时间已经5年了,尸体已经白骨化。无法辨认任何外貌特征。
当年埋尸时,也没有任何目击证人。另外,如果不是郭家几个儿子为父亲迁坟,他们也不会打开父亲的坟墓,也就无从发现坟墓里多出了一具白骨。
如果是这样,这具白骨估计就成了永远的谜。刘永洪的死,也会成为一个永远的秘密。
而悬案最终得以解谜,得益于dna 比对技术的发展。
当真相揭晓的时候,刺痛了很多人的心,也让办案警察非常吃惊。这其实是一起人伦惨案。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
一般来讲,父母生养了孩子,都是很疼惜自己孩子的。即使孩子犯了再大的错,即使儿子打自己,也很难下手去杀了亲生孩子。
但是在极端情况下,如果父亲长期遭受儿子的毒打、折磨,勒索,又无力改变现状,
那么,他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生很多变化,希望终结这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他极有可能做出一些有违常理的反应。
刘永洪的父亲应该就属于这类。刘永洪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他和老伴的生活,甚至也影响了其他几个儿子的生活。
身为父亲,如果有相应的经济能力,肯定也愿意拿出钱,帮助儿子娶妻成家。
但是,如果父亲年事已高,也没什么经济能力,而儿子此时一味向父母索要,甚至一言不合就动手打父母,拿刀威胁父母,这种情况下,父子关系已经剑拔弩张,毫无亲情而言。
父母帮助儿子置业(建房或者买房)娶妻,是中国长久以来的传统习俗。
很多父母觉得帮助儿子结婚娶妻了,才算完成了任务。从这点看,受传统习俗的影响,中国的父母比起欧美的父母,要累得多。
无论是那个时代,帮儿子置业娶妻,都是成本很高的一件事。这个成本甚至超过了孩子成年前的养育成本。
男大当婚,女大当婚。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将儿子置业娶妻的压力,全部转移到男方父母头上,对于男方父母来说,也是不可承受之轻。
案中的刘永洪,之所以如此骄横跋扈,对父母动辄动手打人,就是因为他认为父母没养他,也没为他建房子帮助他娶妻。
在潜意识里,他觉得父母欠了他。尤其是与几个哥哥相比,他觉得父母欠他的。
其实,他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现实,不愿意吃苦,不愿意脚踏实地的赚钱,好吃懒做,还喜欢赌博。没钱,就希望父母给他 。
他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巨婴。是贪图享乐。
是无视父母的辛苦劳累,无视自己的索要给父母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痛苦。
这种人,其实是自私到极致。
从法律层面来讲,父母有责任将生的孩子抚养大,但人到18岁就成年了。18岁后还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尽管按照民间习俗,男孩父母要帮助儿子娶妻,但这并不是法律责任。而且,父母帮助儿子置业、成家,也是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的。
很多有自强自立的男人,都是靠自己完成置业、娶妻这些人生大事的。
刘有福是一个牧民,身处偏僻的农村,他文化程度不高,在他屡次遭受儿子的威胁,甚至毒打时,他根本无法做到通过法律途径来让自己免受小儿子的折磨和勒索。
后来,他做出了离经叛道的事,将小儿子掐死了。当时可能是一时冲动,事后由于畏罪心理,以及顾及周围人的看法,他和另外三个儿子商议,决定偷偷埋尸,以掩盖自己的罪行。
这起父亲杀死亲生儿子的案子,差一点就沉入历史,成为永远的迷。这起悬案的背后,折射的是农村的残酷现实。
也反映了在某些情况下,父子之间的亲情,会荡然无存。也反映了:亲情的建立,除了靠血缘关系维系,更是要在相互陪伴中培养。
生而不养的父母,固然有不对的地方,而成年后,依然还对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也是不对的。
而这起白骨案,正是这两个问题猛然撞击在一起,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导致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