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全靠努力,面板锦上添花

第95章 收获和暴富(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95章 收获和暴富

“对了,还有完成宗门任务后的50贡献点。”

点了点头,张明大为满意。

“好,有了这么多灵石,补元丹的替代丹药,也要提上日程了。”

早在几个月前,张明就试图寻找过替代补元丹的丹药。

毕竟未雨绸缪的道理,张明怎么会不明白。

如此,张明成功找到一种丹药替代。

这种丹药是补元丹药效的100倍,售价却惊人的达到了130倍。

也就是一粒丹药130灵石。

算上内门弟子八折就是104灵石一粒。

当然,用贡献点购买价格另算,更加实惠。

只是当前张明根本没有多少贡献点,所以不作考虑。

“以我当前每天大约50粒补元丹的消耗。”

“在加上每隔一天就会上涨一粒的使用量,大概50天后,就是换丹药的最佳时期。”

身体的强大,修炼的消耗超出了张明的想象,

五个月前,张明自我预估,如今的丹药使用量,应该是25+。

但实力的飞速成长,还有【总经脉等级】‘套装’的巨大加成。

极大的拉高了这个数值。

如此,直接让如今张明每天需要消耗50粒补元丹。

而且这个数值还在飞速成长。

“幸好,补元丹只是一种中低级丹药,市场存量巨大,一点不用担心丹药不够。”

“不过”

张明皱眉,无法想象自己将来练气七八九层后。

自己又要使用什么丹药?需要多大的量?

“算了,到时候在说。”

“现在等大约50天后,用上补元丹100倍药效,售价104枚灵石的精元丹。”

“至于至于将来如何获取大量丹药”

张明皱眉,感觉自己似乎是时候了解一下技艺一道了。

“就这么决定吧,回去后抽一些时间,了解一下丹道和阵道。”

丹药能补充饱食度,而阵法能提升天地灵力浓度。

对于张明来说,两者相辅相成,两条腿同时走路,才能让仙道持续运转成长下去。

“好,现在还是先看一下另外一个收获,【五行魔功】和【五行阵】”

劫修五人组的阵法,其他的能力张明没看到。

也没什么感觉。

但诡异的五人生命链接共享,张明可是亲眼见过。

自然对其好奇不已。

甚至只是知道这种能力,张明脑海中就浮现诸多骚操作。

就这样,带着诸多的好奇,张明快速的进入学习中。

在藏书阁数月,在加上面板的亿点帮助,还有师父李彦珠玉在前。

张明对于学习术法,仙道知识等轻车熟路。

十几个小时后。

视线的另一边。

青云宗外。

瑞雅歌,李和光,薛宜年三人风尘仆仆,面有倦容。

但看着近在眼前的宗门,三人对视一眼,松了一口气,脸上同时露出笑容。

“终于回来了。”

“一路疾行,不敢有丝毫停歇,生怕出了什么问题。”

“呼,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就安全了。”

三人相视一笑,而后瑞雅歌道。

“走,宗门估计已经等在等着我们叙述报告。”

“嗯,走吧。”

在人未到宗门时,瑞雅歌三人已经通过传讯玉符,通知宗门沙海坊市之事。

对于沙海坊市薛家,疑似出现项州前任霸主邪王宗的影子。

宗门立即就作出反应。

只是为了不打草惊蛇,此事如今只有寥寥几人知道。

他们需要通过瑞雅歌三人叙述,进一步确定局势后。

在做决定。

咯是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丹田藏神碑:罪子涅槃镇群雄
丹田藏神碑:罪子涅槃镇群雄
家族突逢大变,我被发落到荒州十万大山挖矿。矿底寒意难捱,我拖着重伤的身体,在其他矿奴的指指点点中艰难下矿。正当我发愁该如何完成今日的任务时,我挖出的青灵石化作能量涌入我的丹田。这些能量被一块存在我丹田
佚名
爱错了人,醒悟后我改嫁权王你哭啥
爱错了人,醒悟后我改嫁权王你哭啥
在京城,有位大佬权势滔天,对谁都冷酷无情,却偏偏对一个女人宠溺至极。她对大佬一见钟情,苦苦追求了三年。然而,某天她突然成了全城人的笑柄,只因她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面对嘲笑,她怒火中烧,抽鞭痛打那些嘴
佚名
当心这个老头
当心这个老头
关于当心这个老头:一个年轻的异界灵魂和一个年过八旬已死的老头身体融合,不同的记忆相互交融,两种不同的人生经历,到底会生成一个怎样的人格,一个心善,胆小但有些猥琐,一个杀伐果断,但大公无私,究竟他是他,
稀泥巴
被贬后,我在远东建立魔女之国
被贬后,我在远东建立魔女之国
关于被贬后,我在远东建立魔女之国:[西幻领主+种田起家+魔女+多女主+多种族+男主长生种+后期魔能科技]因被众多贵族联合诬告,战功显赫的法拉·加戈本应被授予的伯爵爵位被剥夺了,国王如同打发叫花子一般,
雍名
融合葬神玉佩,我重临万界之主!
融合葬神玉佩,我重临万界之主!
五年前,我为救老丈人杀入万魔渊,却没想到遇到绝世奇宝——葬神玉佩。把老丈人救回来后,神魂开始与玉佩融合,期间我的心智也被葬神玉佩封应。这一融合,便是五年。葬神玉佩破碎之时,就是我神智回归之期。可一回归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