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嘉宁璃王

第72章 大获全胜(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72章 大获全胜

南苑的陈氏不同于北苑的沈氏。

沈氏娘家,家大业大,是遥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户。而且沈家往上数三代,那也是出过高官,出过探花郎的。

根本就不是默默无名的陈氏母家可以相提并论的。

所以,陈氏才会想了法子,将娘家里聪明伶俐,听话乖巧,能够帮得上清雯的姑娘接到南苑住下,一同塞到书院里念书,也算是帮衬接济一下自己的娘家。

但沈家却不同了。

沈家虽远在遥城,但聘请的西席,也不是等闲之辈,若真的认真论起来,也是名满大夏的夫子。

故而,沈家的姑娘,就不用像陈家的姑娘,年幼离家,来到侯府,过着寄人篱下,依靠旁人的日子。

“你!你!”

陈思君一提醒,郁清雯终于明白过来了。

这丫头,不仅当着她的面,落了思君的颜面,更不顾尊卑,将她的母亲都拿出来说项议论!实在是可恶至极!

而且,最叫郁清雯气急的是,说了这番话的郁嘉宁,还轻轻一笑,就跟没事人一般,到自己的位子坐下。而她那个婢女,还极尽狗腿的为郁嘉宁摆好笔墨纸砚。

真是个讨人厌的臭丫头!

郁清雯咬着牙,几步冲上去,想给郁嘉宁一点颜色瞧瞧。

但是——

“你们在做什么?”

门外,一位穿着灰色衣袍,大约三四十岁的柳夫子走了进来。

屋子里奇怪而僵硬的气氛,叫柳夫子眉心一蹙。

目光再缓缓划过,柳夫子就瞧见她们一个比一个面色僵硬。

这是怎么了?

一个个的瞧着不对劲?

柳夫子的忽然出现,叫郁清雯不得不收敛情绪,“回柳夫子的话,今天四堂妹来了,我们在同她说话。”

“哦,郁四姑娘啊……”

便是时间已经过去一年,柳夫子还是记得那位郁四姑娘。

那个,在人前总是不自信,畏畏缩缩像只小瘦猫儿的郁四姑娘。

那个,在笔墨诗书这件事上,不开窍也学不会的郁四姑娘。

柳夫子忽然有些头疼,她教过的学生不在少数,但像郁四姑娘这样的,却……

不过……

罢了罢了,她既住在侯府,侯爷又特地吩咐,她还是多用点心,能教多少是多少吧。

“柳夫子安好。”

正想着,一道清脆的声音就将柳夫子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柳夫子垂眸,就瞧见一众姑娘里,一个较为矮小,身形瘦弱的身影,正目光清亮的瞧着她。

郁嘉宁朝柳夫子行了个礼,“往后还请柳夫子多多教导,若是嘉宁有什么不对的,柳夫子只管指出来便是。”

说话的少女,虽然还如柳如玥记忆中羸弱瘦小,但,柳如玥却敏锐发现,如今的郁四姑娘,似乎没了往日的自卑和怯弱。

尤其是那双清亮而透出熠熠光芒的眸子,莫名就吸住了她的视线。

甚至,柳如玥自己都没发现,她冲着郁嘉宁说话的声音都柔和了不少,“郁四姑娘不必这样,我既是你的先生,自然会好好教你。”

郁嘉宁福身笑笑,“嘉宁谢过夫子。”随即又站直了身子,眼眸一转,看向郁清雯和陈思君,“柳夫子,时间到了,咱们现在就该上课了吧?”

柳夫子却摇摇头,“时候还未到,你们且先坐一会儿,看看昨日我教的文章。”

柳夫子沉稳的话音一落,郁嘉宁脸上便扬起了狡黠的笑容,“哦,原来时候还未到啊。”

郁嘉宁上扬的声线,叫南苑两位姑娘的脸颊更红了。

方才,她们怪她迟了。但如今,柳夫子却说时间未到。

不费吹灰之力,就戳穿了她们故意要刁难她的小心机。

郁嘉宁在心底笑了笑。

大获全胜!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绝世妖孽
绝世妖孽
任你权势滔天,任你富可敌国,在我面前不要嚣张。 我是叶秋,能救你的命,也能要你的命!
狐颜乱语
重回故里:清纯的她怎会变成擦边女
重回故里:清纯的她怎会变成擦边女
【小甜文】【微量商业线】 陈友是个执行力极强,而且对未来很有规划的人。 他从大二开始就在大厂实习。 在读期间,他就已经是公司的技术骨干。 本硕连读结束。 刚毕业。 他作为公司的重要培养人才,被调到地方分公司历练。 好巧不巧。 分公司就在老家。 拖上行李。 重回故里。 莫名想起曾经那个初中,高中都是校花的同桌。 高考之后就再没联系过了,也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 记忆里的她。 学习好,性格也超好,外向
普通慕奶伊
天命顶香人
天命顶香人
有人曾经说我是天命出马仙,顶着老香根。 那个时候我是无神论者,不信,直到那天,我为姑姑出头,伤了人。 无奈之下逃到大东北,在那里,我认识一个道士,以及我的师父。 我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三灾八难,各种考验,顶香看事,各显神通。 仙家护法,左右随行,赐我神通! 你以为的出马仙呼风唤雨,言出必灵? 殊不知背后仙家付出了多少努力…… 我,出马仙,诸邪避让!
佚名
都市至尊医神
都市至尊医神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摸爬滚打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