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97章 魏征去世,房杜二相辞官
李世民:“玄成,朕和皇后回来看你了。”
魏征打算起身行礼,同样被李世民阻止了,油尽灯枯,只是吊着一口气了。
魏叔玉:“父皇,家父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孙道长说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了。”
李世民:“玄成放心,朕一定会让孙神医治好你的,咱们君臣还要一起去广州城钓鱼呢。”
魏征:“太上皇,老臣自从归顺大唐,先随建成太子,而后又跟随您开创贞观盛世 再无遗憾,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李世民:“玄成,朕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是逼于无奈,一开始也只求自保,没想到能走到今天。”
魏征:“唉,太上皇作为兄弟的确对不起建成太子,但是作为皇帝功盖秦皇汉武,千古一帝,对得起大唐百姓,即便建成太子顺利登基,也不可能达到您的高度。”
李世民:“魏爱卿,有你这句话,朕也能放心去九泉之下面见父兄了。”
魏征开始不停地抽搐和咳嗽,也是吊着一口气见李世民最后一面,君臣相得益彰,同样是为君为臣之典范。
翌日清晨一代名相魏征与世长辞,追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陪葬昭陵。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依旧在世,只能先葬在魏家祖坟,李宽亲自为他撰写碑文。
李世民也是难过不已,悲痛感慨:“朕失去了一面镜子!”
李宽:“父皇请您节哀,魏相功在社稷,后人会铭记于心。”
李世民:“宽儿,老一辈的文臣武将逐渐老去,听说药师兄也卧病在床了,朕也去看看他吧。”
李宽:“嗯,上个月卫国公辞去了大唐军校祭酒一职,颐养在家,孙道长前去看病说是寒腿复发,难以下床。”
李宽心里明白,军神李靖得的是风湿性关节炎,即便是后世也难以医治。
李世民:“嗯,就把朕在岭南旧地得的金丝楠木拐杖送给药师。”
李宽:“父皇,儿臣打算再一次给朝廷重臣检查身体。”
李世民:“嗯,这非常有必要,时刻了解大臣的健康状况,毕竟朕的老臣们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从前了。”
不久之后李世民就去卫国公府看望李靖,府门紧闭,冷冷清清。
李世民让人前去敲门,李府管家认出来了太上皇,跪地请罪,而李世民也不怪他。
李世民:“药师兄,朕来看看你。”
李靖:“太上皇,老臣老寒腿复发,不能起身行礼,望您恕罪。”
李世民:“药师言重了,朕从来都不在乎那些虚礼,你我君臣不必多礼。”
李靖:“老臣恐不能再站起来行走了,身体早已不堪重负,早些下来为年轻人腾位置。”
李世民:“药师兄战功赫赫,大唐永远也不会忘记你,朕与你共勉,来人将金丝楠木的拐杖送给药师。”
李靖:“太上皇,老臣耗十年之功著有《六军镜》和《卫公兵法》二书。”
李世民作为马上皇帝,当然知道兵法的重要性,李靖用兵喜欢奇谋,通过自己的军事生涯总结前人理论,群臣二人相得益彰。
两人一同讨论兵法战策,炮兵和冷兵器相结合,多次谈兵的言论辑录,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军制、阵法、训练、边防诸问题,但主要讨论作战指挥。
对《孙子兵法》战略战术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和阐述,例如奇正、攻守、虚实、主客,着重探讨了争取作战主动权的问题。并对阵法布列、古代军制、兵学源流等一系列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因为李宽的存在第一次提出了特种作战理论,建立特种部队,重视部队的军事教育与管理。强调将帅要深晓兵法,“教得其道,则士为乐用;教不得法,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提出训练要由少及多、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还要根据部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
军制改革问题,府兵制度的优缺点,君臣二人讨论起来忘乎自我,不管君臣,只是大唐最顶级的两名统帅之间讨教兵法。
这就是闻名于后世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对大唐军事学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来李宽改革军政也是以他俩的问对为基础,军政分离迫在眉睫,府兵制转为职业军人制。
君臣二人不知不觉的讨论到了深夜,李世民意犹未尽,但是考虑到李靖的身体,只能告别李靖,回大明宫里。
李宽:“儿臣恭迎父皇,想必去卫国府上,别有一番收获。”
李世民:“朕和药师相谈甚欢,讨论兵法,废寝忘食,一时间就到了深夜。”
李宽:“嗯,那父皇您早点休息吧。”
李世民:“不必管朕,先去忙吧,朕要好好陪陪皇后了。”
李宽:“父皇,儿臣想将百骑司和黑衣卫合而为一,不知道您是否同意 ?”
李世民:“嗯,朕说过了,以后百骑司也交给你了。”
李宽:“儿臣多谢父皇隆恩。”
李世民:“君羡,从今天开始百骑司就跟随在宽儿身边建功立业。”
李君羡:“多谢太上皇恩典,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宽:“君羡请起,朕要将百骑司和黑衣卫合在一起,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君羡:“陛下,臣一定尽心尽力配合好席将军,重组百骑司。”
李世民:“嗯,你们二人出去议论,朕打瞌睡了,要休息了。”
李宽:“君买,君羡,你们二人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朕全权交给你们。”
这一日大朝会上,房玄龄和杜如晦一同上书辞掉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的职务,请求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李宽:“唉,两位爱卿,房某杜断,朕离不开二位大人的辅佐,朕不准。”
房玄龄:“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身体也垮了,还望陛下看在太上皇和面上,请陛下成全。”
杜如晦:“陛下,您就答应我们的请求,告老还乡。”
李宽忍不住叹息,最终还是同意了房杜二人的请求,魏征去世,房玄龄和杜如晦辞官,大唐的中枢就有了三个空缺,让李宽头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