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8章 飞鸿踏雪泥(下)
康合德十二年正月十五,景华城(京城)的大道上人头攒动,各色灯笼与万家灯火齐明,似漫天星宿坠落在这景华城,欲与苍生同游共欢,轰响的烟火是今日肆意逍遥的背景音。天华宫泰华殿内,为庆祝元宵以及年前战役大捷,钟济琮大宴群臣。
大臣们笑语晏晏,钟济琮满面红光,笑得是嘴角咧到了耳朵根,他面前酒杯添了一次又一次。只道是金斗金波邀金兔,金钗金钿奏金曲,宴饮之乐莫过于此。
酒过三巡,广陵王醉醺醺地起身。
“陛下,老臣…老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正值欢愉尽兴的时刻,加之酒精对大脑的麻痹,钟济琮也就不曾在意。”
“叔父但说无妨!”他手臂一挥,举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
“陛下如今三十…三十有九,后宫空置,后位虚悬,子孙凋零。愿陛下扩充后宫,册立皇后,开枝散叶,以固国本!”
刹那间,朝堂的冷寂与殿外的寒夜是那么相称,众人以惊诧的眼光看向广陵王,广陵王妃最甚,她的眼神中竟流露出憎恶的气息。
“死老头子,陛下给你个直言善谏的名号你就不要命似的往刀刃上撞,你活够了我还没过够!”广陵王妃小声嘀咕道。
再看龙椅上的钟济琮,杯中的酒洒在了桌上,他的眼睛直直的看着广陵王,笑容僵在脸上,金筷从手中滑落。
“叮当。”一声,众人齐齐下跪。
“陛下息怒。”
关于钟济琮不开后宫、不立后的事情群臣其实早已奏告多次,常常是惹得钟济琮龙颜不悦。没想到在这大喜的日子,广陵王竟会提及此事,怕是要惹了天威,牵连群臣了。有些大臣已是瑟瑟发抖,一跪不起,哪有胆子起身?只得静候“佳音”。
钟济琮借弯下腰捡筷子的间隙,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与表情。
“叔父的话固然在理,可社稷不稳、民生不安朕怎得安寝?既然叔父都这样说…那朕也不必隐瞒了。”
……
就在那一日,钟济琮借着广陵王这阵风,国本之事尘埃落定。事后广陵王非但不曾受罚,暗地里几车的金银珠宝也从宫里运往了广陵王府。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登基多年,自知无福于子嗣。齐王一脉,于朝政有功,奈何齐王夫妇早逝,遗留一子,特将齐王之子钟玉良过继于朕一脉,着册立为太子,以正国本。”
钟济琮看着跪在殿前的钟玉良,仿佛是又见到了当年的自己,而那时他心中的大康朝已经模样初现。
大雪纷纷御钟响,红灯耀耀国祚长。晨钟暮鼓,声声祝愿国家昌盛;黄卷青灯,日日祈福民众康宁。
……
康合德十二年七月初七,太师府、晋王府张灯结彩,钟济琮亦移驾晋王府。
“臣弟钟炳义拜见陛下,犬子今日大婚…陛下前来,荣幸之至。”
“既在你府上就不必如此拘束,快快起身,何况你如今身患消渴症,朕早就免了你的行礼不是吗?”钟济琮眼神中的怜意与歉意漫溢而出。
“我儿姻缘得成,少不了陛下的助益,是拜得的。”
钟炳义正欲行礼,钟济琮连上来扶起了他。
“朕亏欠你们的,父皇的罪过朕会尽力补偿你的。”钟济琮摇了摇头,搀着他坐下。
“当年阖宫夜宴,父皇酒醉竟然将迷路的晋王妃认作了母后……惹得已有六个月的晋王妃小产了。自此之后,父皇常常嘱托朕善待你这一脉。”
钟炳义默不作声,只是端起天青冰裂纹盏,拿起盏盖撇了撇茶汤上的浮沫道:“陛下,快品品这上好的雨前龙井。”
钟济琮笑了笑,端起了茶盏。
……
府外隐约响起唢呐的声音,钟炳义放下茶盏,“陛下…时候到了,该去前院了。”
“好,你慢着点。”
可他却头也不回的走了。
钟济琮高居上座,钟炳义居右座,钟毓母亲的牌位立于左座。
终于,迎亲的队伍入了府门。钟毓执着沐清的手,款步走来。沐清身着霞帔,戴着大红头盖,手持龙凤团扇,府上围观的众人未见其面,但见其婀娜的身姿与美人骨,都纷纷夸赞。
“一拜天地。”钟济琮高坐受礼,手执玉如意点过二人两肩。
“二拜高堂。”钟毓夫妻二人依次向钟炳义还有钟毓母亲的牌位行礼,沐清向钟炳义敬茶。
“夫妻对拜!”行礼的瞬间,透过头盖钟毓看见沐清的桃花面,清秀的眉毛言说着似水柔情,那胭脂唇、那端庄毓秀的脸庞令钟毓心跳如催。
“我的心从此即属于你,子清……”
“新郎宣誓词。”
“从兹缔结良缘,订成佳偶,赤绳早系,白首永偕,花好月圆,欣燕尔之,将泳海枯石烂,指鸳侣而先盟,谨订此约。”钟毓拱手作揖。
“兴!上香。”
二人同转过身,走到供桌前,钟毓抓起沐清的手,点燃了香并插入了香炉中。
“夫君。”
“子清,可是我弄疼你了?”
“不曾,妾身只是想你我一同对天地立下我们的约定。”
“好。”
“跪,夫妻同心,再拜天地!”
“我钟毓,与妻沐清一生一世一双人…”
“我沐清,与夫钟毓一生一世一双人…”
“再拜天地!”
入了洞房,饮过合卺酒,铜钱、红枣、桂圆、花生、玉米粒被众人掷出,祝贺着他们大富大贵、早生贵子、金玉满堂。
房外的龙凤花烛燃了一夜,大婚就此结束。
康合德十四年秋,匈奴再度大举来犯,此时的康朝在钟济琮的励精图治下,国威大振,兵力雄厚,只是可惜将才难觅,钟济琮决定二次御驾亲征。毫无疑问,战役大捷,只是日夜的操劳与巨大的压力早已刺向了钟济琮。回宫后,他开始大量用补药,药效初现,他就又投身于朝政中,朝乾夕惕。
康合德十七年八月,匈奴倾族而出。边疆告急,钟济琮为了他的大康,强撑着身子御驾亲征。夜间他的军帐中,传来的不是对军机的议论就是连绵不绝的咳嗽声。此战的胜利,耗的是钟济琮的心血,若是再晚几日,他怕是就撑不到回京了。自此,钟济琮一病不起。
但历史对得起他,史册上对他的三次亲征匈奴的评价是“胡笳凄幽箫鼓欢,华夏浴日瀚海黯。白刃直指狼居胥,马蹄飞沙踏清月。按节跋惊幽天,挽满拔刺慑北雁。”短短几句,就概括了他的一生。
十八年,钟济琮用他十八年的年华来陪伴大康,用他的心血浇灌了十八年的大康朝,现在大康终于变成了他心中所想所爱的模样,幅员辽阔,四海升平,八方来贺,万国来朝。现在,他终于可以像父皇那样,将大康放心的交给下一位编剧了。
这位哀愤“战火多少乱多少,江山浊污民浊污。”的有志青年;这位写下“相携风华绘锦绣,逐流万年兴名途。”的傲气才子;这位感慨“江水滚滚岂离去,浪花叠叠谁沉浮。”的贤明帝王……
有关钟济琮的这页历史,要翻页了。
秋以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