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914章 后羿射日?
曹冲很好的领会了刘章话语中的意思,无非就是告诉他不要太过于急躁,如今优势固然在我,但若是操之过急难免会导致对方输死抵抗,顿刀子割肉虽然慢了点儿,但却胜在可以随时调整策略,积少成多,方为王道。
“高筑墙,多积粮,缓称王么……”
曹冲独自坐在空旷的大殿上,喃喃自语道。
然后……
曹洪再次被狠狠的放了一回血……
只不过与历史上那个守财奴不同,现在的曹洪对掏钱这事儿就像是毫无所觉一般,也不知道是究竟是财来财去的习惯了,又或是他真的只是跟曹叡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曹洪钱掏得痛快,但也并不是没有要求。
比如说……
“某花钱建了这么多学舍,各个院校给个名誉校长的头衔不过分吧?等女学生们毕业了,我家的孩子优先过来挑媳妇不过分吧?”
这……当然不过分,不过前提是曹洪家里的娃不会强娶豪夺……
至于各地学舍的师资力量,确如刘章所言,并没有出现太大纰漏,与此同时,在官方两大媒体的火力全开之下,在女学问题上带节奏的世家也迅速的偃旗息鼓,并未造成太大的麻烦。
只不过,有些恼火的曹冲还是责令司马懿与新组建的稽查部门大张旗鼓的抓捕了一批为世家执笔的各地名仕直接丢了倭岛。
这倒不是让他们去充当亡命之徒,而是倭岛那边的肃清工作已经进行的七七八八了,偌大一片土地实实在在的缺少一批文人进行治理。
说实在的,若不是因为倭岛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曹冲与整个大魏朝廷还真不太看得上那破地方,看看魏延跟张苞传回来的消息吧,一年到头台风、海啸、地震之类的一直就没消停过!
鬼知道那些个猴子一样的倭人上辈子都是造了什么孽才会让老天爷给发配到这种“宝地”上去“享福”……
想到这里,曹冲忽然拿起刘章送来的书信,翻到背面皱着眉头看了起来,而那上面,写着一则出自《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记载的故事——《后羿射日》!
之前曹冲还以为这是刘章的疏忽,恰巧用了一卷给家中孩童讲故事用的绢帛给自己写了信,可仔细这么一琢磨,似乎他这位师尊是别有用心之举。
毕竟原本在《山海经》中射日的英雄名为羿,也做司羿,而后羿则是传说中夏朝时期有穷国的国君,并且还是因为造反身死的,那么问题来了,这究竟是刘章写错了还是刻意为之?
“后羿……后裔……极东之地有神树名曰扶桑,有大日夜栖其上,天明而出……”
曹冲反复念叨着,似乎抓住了什么,但似乎又缺少了点儿什么东西。
“错觉吗?还是师尊在用神话故事来试图缓解朕的压力?这可真是,将朕当成了小孩子么&”
最终曹冲苦笑着摇了摇头,放弃了深究的念头。
不过……
刘章还真的不是随便写写,在他看来,关于羿变后羿,很可能就是前人留下的示警讯息,而这个前人,或许是其他的穿越党,也或许是善于卜算之道的大能。
前者存在的证据恰恰是他刘章自己;而后者嘛,说实话,华夏传说中能够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载的人物并不在少数,故而……
本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刘章趁着手里有兵有权,免得后世麻烦直接就带人登岛把倭人给灭了,就像是后世很多人说的,能在当下解决的问题,就别丢给后人了。
至于后羿射日的传说为何是条示警讯息,后羿不就是后裔?而射日就更简单了,人类自开始学会使用工具以来,弓箭就是最古老的兵器,射本质上就等同于狩猎。
而日这个字,你当然可以理解成太阳,但换个说法,这是否可以代表某一个国度?
再加上故事里的描述,扶桑树生于极东之地,而现实中按照纬度来看,那几个岛恰恰就是最东边了,最东边的日,你说这故事里究竟写的是太阳还是某个小国?
继续展开的话,华夏一族早在明朝时期就开始被这个小国大规模的骚扰,甚至到了二十世纪,更是历经了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而罪魁祸首除了内部出现了问题之外,最大一定是这个小国!
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农耕时代还好,可到了工业时代,那几个岛屿的位置也实实在在的卡死了华夏向外扩展的方向。
所以啊,刘章以为,《后羿射日》的故事,讲得分明就是后裔要像狩猎野兽那样消灭掉这个东边的日!
至于这示警讯息究竟是在提醒这个“日”在将来有一天会给华夏带来灾难,还是言其会影响华夏的国运,那都不重要了,毕竟刘章已经把该做的都做完了。
嗯,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至于骂名……
至少目前捂得还算严实,至于以后暴露了?有人要是想骂那就随便好了,他倒是都不知道转世几回了,还在乎这个?没准到时候他自己都是跟着别人一起骂自己的一员呢。
嗯……自己骂自己,总觉得哪里有些怪怪的。
不过倭国啊,传说啥的都是小事,让我们言归正传。
却说这教育普及的安排上,实际上也是刘章推行教育分级制度的一种前期投入,毕竟学生教学生这种事,无论是从师资力量还是资源储备上来讲,彻底将其扩散到地方,投入与产出都有些不划算。
所以啊,按照刘章的设想,将来的许昌学宫、荆州农学院以及洛阳的政治与军事学院,都会成为各个行业的顶级学府,而下面的郡县学舍,则会成为向上输入人才的节点性学院,整体的模式有点像是后世的教育体系,但本质上又有所不同。
不过为了便于理解,基本上是可以一一对应的,比如说:乡学≈小学,县学≈初中,郡学≈高中,四大乃至后面可能建立起来的各类专业院校则相当于后世的大学。
当然了,这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儿,还需要时间的沉淀来最终定型,不过不要紧,刘章估摸着自己不出意外的话,至少还有三十年好活,应该是能在死前把这事盯着落实个七七八八……
挽歌行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