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5章 监察院
尽管赵夔被迫加入楚王一派,但他不是很害怕,大不了过几年自请外任,不再参与皇子的党争,那时就没有人会整他了。
现在,他的首要任务是帮皇帝治理天下。
夏国的官员体系盘根错节,官员与百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朝堂上都在争夺权利,完全不知道民间已经冲突重重,地方也不像国朝初年,有那么多清廉的官员。
这天早朝。
赵夔等旁人奏完小事之后,直接上前奏报。
“启禀陛下,臣位居吴州刺史多年,尽心处理政事,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然而只能让民众安居乐业。稍稍有了一点政绩,就被陛下破格提为丞相,臣感激不尽。
臣近来批阅各州奏章,全都报称地方安宁,百姓争相庆贺国运。没有一处比吴州百姓过得差。
照如此说来,不应该由臣来做这个丞相,而是各地的官员,他们功绩显著,臣自愧不如。”
赵夔这话一出,下面的朝臣瞬间沸腾起来,朝堂上嗡嗡声一片,像有千万只蚊子在飞。
不论哪个派系的官员,都不明白赵夔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要请辞?
左丞相也愣了一会,但很快就想明白。
赵夔肯定不是为了请辞,一定是有什么深层的目的。
先看皇帝怎么说,他等会随机应变,只要不脱离原定的计划,他都会照常行事。
“右丞相不必过谦,地方官员写奏折都爱夸大其辞,要是让他们当右丞相,朝堂还不得乱了套。”
众人听皇帝说话,自动安静下来。
赵夔听后拱手说道:“既然陛下看重臣,臣不能不为大夏尽力思虑。臣在吴州的时候,对附近州县情形有所了解。
就如扬州来说,那里雨水充足,也没有水患,很适庄稼生长。按道理那儿的百姓应当非常富足,可臣常听百姓骂扬州的官员,说他们加重赋税不说,还纵容地方豪强抢夺田地。
近年扬州风调雨顺,垦地增多,然而扬州交上来的赋税却在逐年减少。
还有其他州县,明明雨水不足,粮食减产,偏偏交上来的赋税与往年一样多,这些事陛下可听闻过?”
皇帝当然没有听说这些事,他光应付朝堂的争斗就头痛了,还要应对突发的动乱,就算知道了具体的情况,也没有精力与人手管这些小事。
“这些地方官员欺上瞒下,朕即便是知道了也难以处理,丞相既然在朝堂提出,想必已经有应对的办法?”
皇帝问道。
他也想改变当前的困境,可这是祖宗留下的坑,哪有那么容易填上。如果有人肯用心办事,帮他解决难题,他当然会鼓励。
右丞相品性不差,要是他肯出手,不管提什么要求他都会同意。
“回禀陛下,臣一回京就发现这个问题,慎重地想了许久。
朝堂百官如果举止失当,可以由御史台弹劾。天下州府的官员如果举止失当,却没有人可以及时知晓,当地的百姓也不敢来京举报。
臣以为应当再新开一个衙署,独立于内阁之外,也来朝堂参议大事。他们的职责就是在各地暗中巡察,一旦发现不平事,立即上报。
至于具体怎么处置这些人,他们不用管。”
以前全国的奏章都由内阁过目,过滤掉不足轻重的事之后再呈给皇帝,这样皇帝就会轻松很多。
如果新开一个巡察的衙署,内阁的地位就会降低。
左丞相听后仔细想了想,不在意这点权利,如果皇帝同意,他也会附和,给赵夔一些甜头尝尝,让他慢慢放松戒备。
皇帝仔细地想了一会儿,觉得这个办法也可以。
没等他说话,就有人站出来质疑。
“右丞相发心是好的,可是再创一个衙门不一定起得了作用,天下的官员那么多,他们善于隐恶扬善,如果巡察的官员没有能力,肯定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况且天下承平已久,百姓就算过得再差也比以前好得多,新开衙门不知道要费多少银钱,平白地给百姓增加负担。
臣以为右丞相这个办法太过冒险。”
皇帝听了官员说的话,没有直接表示,而是问赵夔。
“右丞相对此可有解决办法?”
“启禀陛下,朝堂之中有一些冗余的官员,不如抽调一些进入新衙门,另外再从民间取士。
我不吃蕃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